互聯網醫療如何從“疫線”到“一線”?引智入勝需從3方面破局

作者:AVRIL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國家接連出臺了《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聯網診療諮詢服務工作的通知》《關於加強信息化支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強調了互聯網醫療的重要作用,催化了我國互聯網醫療行業的發展。

短期內,民眾需求和政策導向為互聯網醫療帶來了大幅度流量提升。但其想要長期發展猶如在新層次賽跑,要獲得入場券,還需創新思路,以可持續價值性吸引用戶,提高留存率和活躍率。這樣互聯網醫療才能不僅成為“戰時”急需,還能成為公眾的日常習慣。

MobTech認為,預計到2020年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將達到7千億元左右。但仍存在變現難、資源缺等痛點的互聯網醫療,如何帶來患者、醫生、醫院、藥廠、技術企業等多方多贏?

對於這道每位智慧醫療探索者的必答題,應該引智入勝,在聯合多行業盤根錯節地樹形發展的同時,促進創新轉化果實的成熟。這或將為行業帶來一縷春風。

互聯網醫療如何從“疫線”到“一線”?引智入勝需從3方面破局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大數據+算法:成為醫學科研加速器

2020年2月23日,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提出加快科技研發攻關,充分運用大數據分析等方法支撐疫情防控工作。

可見,充分利用大數據,不僅可以為科研加速,還可以補齊公衛管理體系短板,帶來醫防結合,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

人類難以把握數據規律,傳統醫學科研成本高、週期長,數據之間關聯性不易被發現。有了大數據作為支撐,科研人員無需“盲人摸象”,不僅能降低試錯成本,還能加速科研產出與臨床轉化,提升醫療行業的生產力。

互聯網醫療在數據積累的過程中進行數據治理,一方面可以幫助科研人員進行課題研究,如統計學分析、定製化數據應用和科研項目管理工具開發等;另一方面,在科研中,人工智能被比喻為“發動機”,其如同給了科研人員一雙“透視眼”,在數據呈現指數級爆發式增長後,使其有機會洞察到海量數據中的相關性,如疾病之間、疾病與用藥之間、藥物之間的關聯等,以此降低科研週期和提高效率。

牽手智慧硬件:醫療服務落入千家萬戶

全球在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隨著慢病、失能、失智等人群的增多,居家健康管理需求加大,優質醫療資源多集中在醫院內,社區、家庭場景下的護理需求亟需被滿足。

目前,以合理利用醫療資源為目的興起的互聯網醫療,可以利用大數據、5G、人工智能、雲計算等科技,在院內,提供預約掛號、導診、繳費、問診、信息查詢等功能;在院外,進行藥品配送、遠程醫療、家庭醫生簽約、健康教育、電子健康檔案、健康評估、健康管理等醫療健康服務。但是在疫情前,互聯網醫院並未深入人心,原因何在?

不破不立,破局是關鍵。行業亟待開發出一系列基於大數據應用的智能硬件,開拓新思路,打破醫院的院牆和跨過家庭的門檻。

互聯網醫療與互聯網零售有相似點,但更難落地,要深入用戶,必須巧落地、軟著陸。互聯網醫療的關鍵在於互聯的能動性,可以使醫療資源更加合理地調度,在分配中實現協同性和共享性。

在傳統線下醫療服務中,診療過程是基於患者的主觀描述和客觀院內臨床檢驗、檢查數據進行的。

醫療硬件,如手環、指環等,兼具小型、智能、連續和互聯等特點,使用戶在家庭、戶外、工作中產生客觀、真實的臨床數據成為可能,其實時監測的個體健康信息,可追溯、可比較、可分析,且通過授權,在不同的診療環節和主體間可進行共享。其配合醫生和護士進入家庭服務,可以進一步增加人群的預防性健康監測觀念,加強對自身健康的維護。

這種“醫療到家”的背後,使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成本的醫療,從實驗室走出,“隱身”地來到床旁、家庭和急救現場等場景,是院內醫療的延長版,為醫療帶來全方位、立體式的新機遇和新發展,真正實現“以健康為中心”的醫療服務,改變健康管理理念,讓用戶實現自我健康管理。

醫保入局:支撐互聯網醫療遠航

在三醫聯動裡,醫保支付是醫療、醫藥的動力樞紐,對互聯網醫療發展如同指揮棒。2019年8月30日,國家醫保局印發《關於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指導意見》,提出通過合理確定並動態調整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支持“互聯網+”在實現優質醫療資源跨區域流動、促進醫療服務降本增效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疫情後,隨著多地醫保部門政策的加速落地,互聯網醫療平臺的醫保支付開始落地,政府、藥企等支付方,可利用互聯網醫療數據優化對控費的管理。

醫保支付通道的加速實施,使得邁過了生死門檻的互聯網醫療迎來了彎道超車的機遇。

在未來發展中,平臺型互聯網醫療可與保險公司探討,既要充分發揮互聯網遠程醫療優勢,也要加快醫保信息系統建設,完成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經辦環節的優化整合,達到在為參保人員提供的常見病、慢性病“互聯網+”複診服務,實現線上診療和線下藥物配送上門服務的同時,實現參保人員就醫費用“一站式”即時結算,能夠網上辦的儘量網上辦,讓群眾享受更加便捷的醫保經辦服務。

在未來智慧醫療的藍圖中,行業期待達到一種線上“見大夫、見處方、見藥物、見健康”的局面,讓互聯網醫療真正推動健康,“成為core,呈現cure,帶來care”,滿足老百姓對於基本醫療服務之外的增值服務需求,使健康醫療體系進一步達到有效、安全、經濟。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