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吵鬧不可開交時:請不妨用戲曲腔拉長聲調,喊一聲“良人”

(本文文字由“涓語”獨家原創發佈,請尊重小編辛苦碼字燒腦的勞動成果,杜絕抄襲,如有侵權,雖遠必究!“涓語”潛心帶你領略獨一無二熱騰騰的生活情感!不虛編故事!只寫意生活!涓涓細語中,愛在流淌,生活在發光。)

涓語錄

讓得了步,擔得了責,幽得了默,

容得了事,寬得了心,

懂得了共情,過得了日子,

乃為良人。


Part 01

許地山的散文集《空山靈雨》中有一篇叫《香》的文章。文章中,他的夫人稱他為“良人”。原文如下:


妻子說:“良人,你不是愛聞香麼?我曾託人到鹿港去買上好的沉香線;現在已經寄到了。”她說著,便抽出妝臺的抽屜,取了一條沉香線,燃著,再插在小宣爐中。我說:“在香菸繚繞之中,得有清談。給我說一個生番故事罷。不然,就給我談佛."

看到“良人”這樣一個稱呼,心裡暖暖的感覺。彷彿身臨其境於香的氤氳繚繞中,看著這對恩愛佳侶翕鼻閉眼,長情陶醉,無法自拔。

她的“良人”在向她撒嬌呢,有“好香”,哪裡少得了“清談”。

夫妻吵鬧不可開交時:請不妨用戲曲腔拉長聲調,喊一聲“良人”

Part 02

“良人”就是“好人”囉,多麼動人的稱呼!當你溫婉的妻子稱你為“良人”時,說實話,你的內心琴絃有沒有突然被撥動而發出愉悅的空靈聲!別笑,你的妻子已經在竊竊地試著叫”良人“並且發出鬼祟的笑了。

古代稱呼丈夫為”良人“,我們彷彿已經看到古代丈夫們blingbling光輝高大的形象了。

其實古時對丈夫的稱謂有許多:郎、郎君、官人、老爺、外人、外子、相公、先生,還有現在的老公。

但是看來看去比來比去,還是最喜歡“良人”,其次就是郎了。不會像“老公”要麼嗲氣,要麼露骨,要麼缺少意境......

“良人”一詞顯示不出男女性別,妻子稱自己的丈夫為“良人”,丈夫稱自己的妻子也能為“良人”,後來更多用於妻子稱呼丈夫。

從這不分彼此的“良人”稱呼,我們可以看出那時男人和女人的地位好像還是比較平等的哦。

夫妻吵鬧不可開交時:請不妨用戲曲腔拉長聲調,喊一聲“良人”

Part 03

讓我們一起跟隨大師名篇,溫習一下古時女子對丈夫的“良人稱呼。


《詩.秦風.小戎》:“厭厭良人,秩秩德音。”《孟子.離婁下》:“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孟子·離婁下》:“ 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必饜酒肉而後反。” 趙岐注:“良人,夫也。”唐代李白《子夜吳歌》之三:“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唐代白居易 《對酒示行簡》詩:“昨日嫁娶畢,良人皆可依。”明代田汝成在《西湖遊覽志餘.委巷叢談五》中說道:“忽叩門甚急,婦人曰:‘良人必有遺忘而歸矣。’”夫妻吵鬧不可開交時:請不妨用戲曲腔拉長聲調,喊一聲“良人”

Part 04

詢問度娘一番之後,得到了一個更美好的知識:

東漢時,我國的許慎編著了《說文解字》一書。所以再後來就根據“說文解字”,在“良”字音義上加以區別;在“良”右邊加“阝”,變成“郎”;在“良”左邊加“女”,衍生成“娘”。 “郎”就代表丈夫了。

《長幹行二首》中李白寫道: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

簡言短語中,畫面感油然而生:

跨騎著竹馬的小男孩,給兩小無猜的小姑娘攀折她夠不到的青梅呢!小男孩賣力表現,小女孩傾心等待。

李商隱在《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中寫道:


“劉郎已恨蓬山遠,又隔蓬山一萬叢”。

明代唐伯虎的花間詞中有“問郎花好儂顏好” 。

“郎”多麼可愛親切的稱呼啊!

到了後來,“郎君”和“娘子”就逐漸成為夫妻間相互的雅稱或暱稱。

夫妻吵鬧不可開交時:請不妨用戲曲腔拉長聲調,喊一聲“良人”

Part 05

聽著這樣迷人的稱謂,想象著古時夫妻間舉案齊眉、夫唱婦隨、你儂我儂的美好場面,想象著如果下次你再和你的“良人”吵鬧拌嘴時,請試一試轉換頻道,用戲曲腔拉長聲調將“良人”、“郎君”、“娘子”喊出口,還有什麼矛盾吵嚷不能解決的呢,還有什麼值得吵呢,還有什麼能賽過這樣本身就甜似蜜、如軟化劑一樣的稱呼呢。

怕是喊完以後,兩人都會哈哈大笑起來。原來稱呼也可以是勸架消火的殺手鐧啊!現在的丈夫,不知願不願讓妻子叫他“良人”呢?有的真是良人,有的可能確實配不上了。

配不上的請繼續努力,向“良人”組織靠攏!組織需要你!生活邁向更美好更幸福需要你!

你來不來,組織都在,就等你來。

夫妻吵鬧不可開交時:請不妨用戲曲腔拉長聲調,喊一聲“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