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 大變革年代,如何提升國際法的知識修養

法意導言

本文為一份經典的國際法學術地圖,首發於公眾號杜威法律公社,感謝劉洋老師及公眾號授權轉載。

劉洋 | 大變革年代,如何提升國際法的知識修養

緣起:

教師四分之一的工作是告訴學生應該讀書,四分之一是告訴學生該讀哪些書,四分之一是告訴學生怎麼讀這些書,最後還有四分之一是告訴學生不要只讀書。當然,說歸說,學生不一定當真聽。世上沒有空中樓閣,一個國際法老師不能預設學生已經認同國際法的書值得讀。所以書目的初始目的,恐怕還是要讓大家覺得書有意思,值得看。

本書目的主要讀者設定是已經修完國際法學博士基本課程,準備開題的學生。因為博士論文應當在所選題目領域內進行有深度的討論,所以本書目列出的是我認為他們在撰寫開題報告之前應該讀的理論面向為主的著作,同時兼顧了部分高質量的國際法教義著作。除了面對專業研究者,我認為書單的一部分也需要拆掉壁壘高牆。當下的時代要求我們思考和想象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國際法應當進入公共閱讀,成為公共知識的一部分。因此,我也分級列出了一些易於入門的讀物,討論了我認為適合初學入門、本科精讀以及優秀硬核本科生的書目。

書單多少有個人氣質,彰顯個人學術審美,包含價值指向。我希望盡最大的努力將個人的喜好隱藏起來,與大家討論一下一定水準的國際法討論共識應該建立在哪些著作上。另一方面,如果實在在選擇上帶有個人色彩,我會在註釋裡說明理由。

此處還有三個必要的說明:

第一,對於現代國際法的專題研究而言,總體而言期刊論文的重要性高於專著或者合編書籍。這是由於當前的學術激勵體制造成的。除了牛津、劍橋等大學還高度重視專著傳統,多數英語地區法學院以論文衡量為核心。有很多非常著名的學者的代表作是論文,但由於本書單主要關注專著,所以這些學者的名字沒有出現書單裡。此外,有很多非常重要的著作由於本人學力不逮,沒有讀過,因此也無法在書單中推薦。期待各位老師指教,我在學習之後再行修訂。

第二,教材不可替代。但指定博士生閱讀太多教材,對於專題研究而言不太適當。所以本書單沒有選入多少教材。此外,教材的作用必須與授課效果結合起來進行評價。

第三,書單是自己對知識和理論體系的理解。儘管我力求擺脫個人色彩,但公佈書單就是把自己的偏頗理解暴露給同行和公眾 。而且越是進階的書單,涉及的書目越多,就越可能出現重要的遺漏,也越會顯現出自己視野的狹窄。但琢磨再三,我還是認為寫得詳細一點利大於弊。畢竟書單的目的不是建構一個完善的自我形象。如果因為迴避批評而省略信息,那就失去了討論的本旨。書單討論在於拋磚引玉,通過各位老師與同學的批評來發現學界共識。因此批評越多,對我幫助越大,希望各位師友不吝賜教。

劉洋 | 大變革年代,如何提升國際法的知識修養

劉洋 ,普通大齡青年國際法愛好者。

劉洋 | 大變革年代,如何提升國際法的知識修養

編者按:書單中標紅的書目為2019年至2020年出版的新書。

零、不建議入門閱讀

Hugo Grotius, The Rights of War and Peace

Hugonis Grotii, De Jure Belli ac Pacis

格勞秀斯,《戰爭與和平法》

不建議入門閱讀。本書是傳說中的奠基級別經典,無論哪個語言的版本都需要相當的積累以及艱鉅的努力,才勉強適合作為大型專題研究的對象。對於入門者來說,不論是知識上還是文字上難度都是巨大的。很多老師都曾設想在國際法的導論部分用格勞秀斯開篇,然而幾乎每一位老師都會迅速夢醒。對多數初學者而言,這是部天書。當然,艱深著作總是大師的試金石。如果你是大師,千萬不要被我的胡言亂語所誤導。

一、快速入門

Vaughn Lowe, International Law: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Lowe教授的作品線條清晰,語言簡明,內容較新,語言難度不高。牛津導論適合對此有興趣的本科生甚至於優秀的高中生閱讀。作為興趣讀物可能趣味性稍有不足,不過這也是作者高冷氣質的自然流露——不論你看或者不看,牛津劍橋就在那裡。

二、極簡主義

所謂極簡,就是如果只能推薦一本。如果在本科只看一本較為系統的教材,以下任選其一。我的排序考慮了在國內購買的便利程度:

賈兵兵,《國際公法:和平時期的解釋與適用》,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年。

國內有很多非常優秀、千錘百煉的教科書,比如,我所在的人民大學法學院,程曉霞和餘民才教授的教科書就已經更新了好幾版,目前正在進行最新修訂。事實上選任何一本寫得有厚度的都可以。我之所以選擇這一本,是因為該書獨特的風格和理想。英國有國際法教科書傳統,教科書的作者會被廣泛視為該領域的權威。國際公法教科書的作者記載的不僅僅是經典教義,而且是自己的職業人生的記載——國際法院的出庭律師中,頻率最高的就是某一位教科書作者。因此,這種學者不僅親自寫就了教科書,也在一定意義上參與了現代國際法的塑造。賈兵兵教授的《國際公法原理》就在努力創造這種類型的教科書的中國版本:注重國際實踐,時時關照中國現實。“平時法”的限定暗示著還有下卷“戰時法”。因此這是一箇中國版本的《奧本海國際法》計劃。期待更新。

Malcolm Shaw, International Law,8th edi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7.

Malcolm Shaw,International Law,5th edition,影印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馬爾科姆·肖著,白桂梅、高健軍、朱利江、李永勝、梁曉暉譯,《國際法》第六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推薦Shaw的著作的重要原因是在中國曾經出版過原文版,也有中譯本,圖書館好借,二手網上也比較好買,價格相對親和。Shaw的教材內容詳實,篇幅甚至有些過大。但看了這本書,你就知道在世界的另一端你的同齡人所接受的國際法教育的底本是什麼。

Alexander Orakhelashvili, Akehurst's Moder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Law,8th edn, Routledge, 2018.

早年非常有名的教材,線條凌厲,開篇會耐心地討論國際法的概念以及國際法的歷史。這種導論方式比較適合大陸法傳統學生,可以幫助大家更輕鬆地進入到課程體系裡面。

James Crawford, Brownlie’s Principles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9th ed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9

伊恩·布朗利,曾令良、餘敏友譯,《國際公法原理》(第五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

中文版已經有了十幾年歷史了。第一到第七版是布朗利教授撰寫,第八和第九版由他當年的弟子,後來劍橋的講座教授、國際法院法官卡勞福德法官修訂。本書從問世開始就奠定了經典地位。從牛津的課堂到國際法院的辦公桌都可以看見這本書被翻到破爛。在當前的中文圖書市場價格水準下,英文原版的價格其實也不算誇張。如果你的一生只買一本國際法原版教科書,選這一本我相信不會有人反對。但這本書不算好讀。雖然可以用作本科教材,但布朗利教授的寫作密度很大,有些地方甚至接近隱微寫作,需要知悉某個學說爭議的背景才會明白作者用意。讀透這本書需要付出博士研究生水準的努力。

三、狂熱本科

很難界定一個狂熱本科生的上限。我認為優秀的本科生與合格的博士生在分析深度和想象力上沒有多少差別。他們的主要區別在於時間和積累,而這主要體現在具體規則和知識覆蓋面。下列書目主要考慮提供一定的深度,同時注重引導理論問題的興趣。

Andrew Clapham, Brierly's Law of Nation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Law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7th ed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J. Brierly, The Law of Nations, 6th ed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3.

安德魯·克拉彭著,朱利江譯,《布萊爾利國際公法:國際法在國際關係中的作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8年。

這本書是大道至簡的典型代表,甚至可能是這種著作的終極形態。不管你的語言水平如何,都能從中學習國際公法的寫作。本書是牛津國際公法的一個傳承載體。第一版出版於1928年,後續版本雖然由牛津的Waldock教授修訂,但著者仍保留署名為Brierly。直到2018年最新版本作者名稱才改為Clapham。新版更反映現實,但也有很多人推薦老的版本。

Gerry Simpson,Great Power and Outlaw States: Unequal Sovereigns in the International Legal Ord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辛普森,朱利江譯,《大國與法外國家:國際法律秩序中不平等的主權》,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是作者的博士論文,真正的出道即巔峰,出版即戰勝一眾資深教授,獲得最佳著作獎(他的導師後來的代表作甚至都沒有獲獎)。在這裡選入本書,意在給你一個直觀的目標:如果你是優秀而又熱愛這一門學科的本科生,你離你的第一本經典著作只有六年的距離。六年以後博士畢業時,你就應該可以拿出這樣的作品。從現在開始,你就要從樹立理想開始為此做準備。這本書處理了一個現代國際法的根本問題,而且這個問題在今後的20年中恐怕會越來越重要。作者也沒有使用太多的理論術語。

Malcolm Evans eds., International Law, 5th ed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這本教材的特點是強調理論思辨,適合狂熱分子深入思考。每一個版本皆有特點,版本之間有實質更新,有的章節全部換人重寫。當前來看第二版似乎影響力最大。第一部分的理論是特色,對國際法的某些根本立場有反思。後續各章作者幾乎都是一時之選。重點在於體會各章作者對這個領域的概括和定位。這是一本思辨訓練重於基礎知識的書。但即使當作教材,在基本知識上也毫無問題。入選在這個級別,是因為從這裡開始,你就需要對國際法的知識體系開始自己的反思。

王鐵崖,《國際法引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王先生宏大著述計劃的第一小部分。非常遺憾後續的《國際法總論》《國際法分論》未能完成。但即便只靠這一卷,王先生也還保持著中文領域相關論著的目前最高水準。史論兼顧,資料全面。閱讀時認真體會,你可以看到王先生在寫作時將其當成畢生代表作的雄心與決心。這可能是王先生要給後世學子傳達的最重要信息:照這個標準寫。

John H. Barton, Judith L. Goldstein, Timothy E. Josling, and Richard H. Steinberg, The Evolution of the Trade Regime: Politics, Law, and Economics of the GATT and the WTO,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6.

約翰·巴頓、朱迪思·戈爾斯坦、蒂莫西·喬思林、理查德·斯坦伯格著,廖詩評譯,《貿易體制的演進:GATT和WTO體制中的政治學、法學和經濟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這是一本國際經濟法題材的作品,但重點在於背後的政治學原理與方法。作者有很深的量化分析基礎,但這本書寫得簡明親切,幾乎沒有用模型和迴歸。更為關鍵的是它講述的不是具體國際貿易法規則的解釋技巧,而是從嚴謹的國際關係現實主義角度來解釋國際組織的形成原因以及控制機制。如果你看得懂這上半場的劇本,你就能看清當前下半場的戲碼。我推薦在進入狂熱分子WTO模擬法庭之前閱讀。你可能不贊同他的視角、方法或者結論,但這本書是定海神針,讓你不至於迷失到具體條款裡面浩瀚的案例中,若干年後才能回過神來 。

Richard Tuck, The Rights of War and Peace: Political Thought and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from Grotius to Ka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理查德·塔克,羅炯譯,《戰爭與和平的權利:從格勞秀斯到康德的政治思想與國際秩序》,譯林出版社2009年。

標準的國際法思想史討論班教材,進入可能有一定難度,因此也是衡量是否是真正優秀狂熱本科生的試金石。在目前來說仍然是最佳的單行本方案。從這本書開始,你可以建立起對國際法學史的感覺。

四、博士候選

其實為博士候選人開列基本書目屬於多此一舉。因為經過核心課程的訓練,博士生對本領域的重要文獻,至少對重要文獻的目錄應該已經有相當的瞭解。博士開題的重要工作就是給自己開書目,而不是等待別人來為自己指定閱讀資料。所以嚴格來說,這一部分的內容主要是與同行探討我自己在學科上的認知缺陷,各位博士生僅作參考。

碩士研究生的要求在理論上與博士相同。但在現有的學制安排和經濟社會壓力下,對碩士生做這些要求恐怕既不人道也不現實。

4.1學說展開

我在學說教義部分的書目比較簡略,覆蓋面也相對較窄。國際法的各個分支,比如國際海洋法、國際刑法、國際人權法, 我都沒有列舉書目,更不用說國際環境法、國際投資、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法、國際衛生法這些相鄰領域。因此這些領域中諸多國內外名家都沒有在本書目中列出。

這樣做主要是出於兩個考慮:

第一,在這個領域,首先應該去熟悉相關的條約和判例。在大多數情況下,二手文獻,包括論文和專著是第二位的。

第二,我不希望繼續強化國際公法是“一”個領域的錯覺。國際法的各個方向的實踐與研究都非常專門化。不靜下心來耐心地把基本功做好,就難以在實踐層面上與國際同行交流對話乃至競爭。每個領域中都應該單獨討論書目。在此列出的僅僅是我所理解的幾個核心問題的基本文獻,各位博士生在進入自己的子領域之前應該對此有所瞭解。

(1)概論

周鯁生,《國際法》(上下冊),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重印。

本書初版於1976年。目前還有商務印書館重印本。個人認為在獨著的中文國際法教科書中,目前還沒有出現超越周先生這兩冊書的作品。當然,本書已有年代,在部分具體內容上與當前實踐可能有些距離,但標杆的意義不可忽視。周鯁生先生的生平也十分精彩,諸位學人當藉以自勉。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條約法律司編,《中國國際法實踐與案例》,法律出版社2018年。

段潔龍主編,《中國國際法實踐與案例》, 法律出版社 2011年。

選入這兩本書不僅是資料意義。本書資料是官方打磨過的產品,不論是側重理論還是實踐,相關人員都應該具有解碼能力,能讀懂上面的案例資料,可以判斷具體表述背後可能的理論爭論以及立場。在資料意義上,《中國國際法年刊》以及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的相關部分也同樣重要。不過對研究者來說,熟悉中國實踐是最基本的要求,即使沒有現成的編纂,也應該有獨立整理公開信息的能力。

(2)國際責任

James Crawford, State Responsibility: The General Par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國家責任是國際法以及國際經濟法中最基礎的問題之一。碩士階段應該在條約解釋和國家責任上夯實基礎。這個部分需要進行專門閱讀的資料太多。如果只能選一本,這一本是代表。

James Crawford, Alain Pellet, Simon Olleson eds., The Law of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本書是牛津評註系列,本書既可以當做作品閱讀,也可以當做工具書查閱。某些條目寫得非常精彩。簡單來說,一流的主編集合了當時一流的作者。

Xue Hanqin, Transboundary Damage in International Law,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本書以薛捍勤法官的在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論文為基礎,討論的是國際法責任制度的發展。研究的問題與當前現實也有高度關聯。

(3)條約法

Richard Gardiner, Treaty Interpretation, 2nd ed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條約解釋的標準專著。長處在詳實,也展示了實踐的複雜性。

Christian J. Tams, Antonios Tzanakopoulos, Andreas Zimmermann, Athene E. Richford. eds., Research Handbook on the Law of Treaties, Edward Elgar, 2016.

本書的長處在於打破了《條約法公約》的體例而以問題為導向, 而且重點不在就條約而論條約,而是把條約放在整個國際公法的體系中來觀察討論其與其他部分的關係,的確堪稱研究手冊。也許你讀了之後也會首先覺得有趣,然後覺得有挑戰。

Anthony Aust, Modern Treaty Law and Practice, 3rd ed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安東尼·奧斯特,江國青譯,《現代條約法與實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非常流行的條約法教材。但需要注意,條約法幾乎佔據國際法實踐的一半左右,任何一本著作都難以涵蓋。條約法的專著起到的作用一半是導論,一半是指引揭示實踐中的複雜性。簡單地以專著為依據,直接引用來進行條約法分析是不夠的。

李浩培,《條約法概論》,法律出版社2003年。

李浩培先生國際公法與國際私法皆有造詣。他的《國際法的概念與淵源》也是很多人在國際法總論部分的研究必讀。《條約法概論》可能更能體現李先生學問的細緻程度。這也是條約法領域中文著作的代表。

張乃根,《條約解釋的國際法》(上下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

最近作品,卷帙浩瀚。張乃根教授展示的是一種罕見的學術雄心。他的目標是將國際法各個領域的解釋實踐進行整體觀察和評價融合。由於1990年代後國際法庭和仲裁庭的興盛,目前數量龐大的條約解釋實踐已經成為了一般人肉身難以承受國際法之重。作者的堅持令人起敬。同時,整體觀察的角度也反映了作者對國際法的某種總體立場。

(4)國際法院程序

Robert Kolb,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Hart, 2013.

Kolb教授簡直是人肉智能。本書由法文版翻譯成而來,英文版也十分考究。作者對國際法院的實踐和學說的熟悉幾乎達到事無鉅細的程度,是國際法院程序問題的重要參考。此書重在非常完整的實踐整理,也給大家展示了在國際法院面前進行辯論的基本知識水準是怎樣的。

(5)領土

Robert Jennings, The Acquisition of Territory in International Law, reissue,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17.

羅伯特·詹寧斯,孔令傑譯,《國際法上的領土取得》,商務印書館2018年。

這是一本經典的小書。詹寧斯教授擔任過劍橋大學講座教授,也擔任過國際法院院長。但他的著作精而不多。本書是受邀講座的講稿,雖然篇幅不大,但一直是領土問題的經典。中文譯本質量也很高。

Marcelo G. Kohen eds., Territoriality and International Law, Edwards Edgar, 2016.

本書是一系列經典論文的合編,可以單獨搜索論文。Kohen教授本身就是國際法上領土問題的專家,本書所選論文的確都是有志於研究領土問題的學者不能錯過的,同時也揭示了這個議題的複雜面向,與詹寧斯教授的著作正好互補。

(6)管轄

Cedric Ryngaert, Jurisdiction in International Law, 2nd ed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不少名家在管轄問題都有高見,比如F.A.Mann以及Vaughn Lowe,但這兩位教授的此領域代表都是論文。Ryngaert教授用一個十分清晰的框架釐清了現有概念中的某些混亂,最後一部分的討論更顯實證國際法傳統研究的亮點。

Stephen Allen, Daniel Costelloe, Malgosia Fitzmaurice, Paul Gragl, and Edward Guntrip,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Jurisdiction in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9.

本手冊與其他牛津國際法手冊風格類似,在歷史和理論的角度有較為豐富的討論,可以作為我輩深化學說教義研究的參考。同時覆蓋的話題較廣。之所以在管轄權部分推薦牛津手冊,是因為我認為在這個問題上研究方法的多元性尤其重要。

W. Michael Reisman ed., Jurisdiction in international law, Ashgate, 1999.

早期經典論文的合編。編者Reisman教授大名鼎鼎,甚至可以說桃李滿中國,不用多介紹了。

(7)武力

Christine Gray,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Use of Force, 4th. ed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使用武力問題是各路經典作家的必爭之地。Cray教授的著作是目前英語使用武力的研究中更新最快,也是最系統的單卷本著作。

Oliver Corten, The Law Against War: The Prohibition on the Use of Force in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Law, Hart Publishing, 2012.

Oliver Corten是法語世界中研究武力使用的代表之一,本書被納入哈特出版社的法國國際法系列,因而得以被更多讀者所熟悉。

Danesh Sarooshi,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ctive Security: The Delegation by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of its Chapter VII Power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這是一個國際組織和聯合國研究的經典題目,而Sarooshi教授寫得細緻而精彩。這是他的博士論文,出道即巔峰。

Tom Ruys, "Armed Attack" and Article 51 of the UN Charter: Evolutions in Customary Law and Practi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Ruys教授同時處理了國際法上的自衛權以及條約法與習慣法的關係這兩個基礎性的問題。他也是使用武力問題上的新一代專家。

Marc Weller 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the Use of Force in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在使用武力問題上推薦的著作已經不少,我之所以還要加上牛津手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編者Marc Weller教授別具一格的體例設計。他神奇地擁有政治學、法學以及經濟學三個博士學位(!),本手冊也更注重使用武力問題的多個面向。如果前面的專著長於實踐與教義的梳理,重在體系性,本手冊則強調開放性與多進路。簡單一句話來說,你很可能在看了這本書之後覺得使用武力問題非常地有趣。

黃瑤,《論禁止使用武力原則:聯合國憲章第二條第四項法理分析》,北京大學大學出版社,2003年。

黃瑤教授當年的著作仍然具有研究的參考價值以及寫作的示範意義。十多年來在使用武力的問題上各國實踐有了不少新的發展,有志者可以考慮寫一個更新的版本。

(8)國家豁免

Hazel Fox, and Philippa Webb, The Law of State Immunity, 3rd ed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國家豁免問題首先是一個國際法問題,但在實踐中也需要關注某些主要國家的國內法實踐。本書在兩者之間取得了平衡。而且繼承了牛津國際法文庫的風格,對實踐案例爬梳清楚。在篇幅長短上也拿捏恰當,一句話能說清楚的絕不用兩句。

Yang Xiaodong, State Immunity in International Law,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楊曉東博士在國家豁免問題上的研究目前仍然領先。這本書對國家實踐的整理所達到的細緻程度令人肅然起敬。

龔刃韌,《國家豁免問題的比較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本書初版於1994年。如果這部作品能夠在近期更新,可能會有更大的影響力。

(9)國際組織

Dan Sarooshi,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Exercise of Sovereign Power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這本書的篇幅不大,但問題很重要。本書的長處在於為複雜的實踐提供了一個相對簡明清晰的框架。這個框架在清晰性和解釋性之間的平衡就體現了火候與功力。

4.2 國際法史

嚴肅的國際法史研究需要從語言、史料和史論以及國際法理論等方面進行訓練。這裡列出的書目主要是面向非國際法史方向的年輕學人,專業研究僅僅看這些製成品是不行的。下列文獻主要依照主題排序,先後不一定反映重要性。

Arthur Nussbaum,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Law of Nations, Macmillan, 1947.

阿瑟·努斯鮑姆, 張小明譯,《簡明國際法史》,法律出版社2011年。

目前為止應該還是被閱讀書目指定率最高的單卷本國際法史。

Wilhelm G. Grewe, Michael Bryers trans., The Epochs of International Law, De Gruyter, 2000.

視野宏大,優秀的國際法史作品。你可能不同意Grewe的某些具體結論甚至於總體取向,對於你的具體論文也可能沒有直接幫助。但如果你希望與世界上任何一所學校的同資歷學生比拼實力,這本書可能難以迴避。

Martti Koskenniemi, The Gentle Civilizer of Nations, The Rise and Fall of International Law 1870-196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中文版正在準備中。平心而論,這本書可能是當前最有名的一本國際法學史作品,也富含很多信息。但恰恰因為如此,我個人認為這本書並不是那麼好讀。除了需要較多的知識準備以外,還需要很強的抽象能力才能把握這本書最核心的信息是什麼。

Anthony Anghie, Imperialism, Sovereignty and the Making of International Law,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本書在政治系和歷史系中也有廣大影響力。從博士論文完成開始到著作出版,Anghie教授打磨了十多年,事實證明這些努力和等待沒有白費。批判法學的某些著作在表達上個人色彩過於強烈,讀者不易抓住要點。而本書論點清晰,同時細節處理謹慎豐富。著作出版之後,批判國際法史迅速地圍繞本書形成了清晰的研究議程。新一輩學人在此基礎上發表了第二批著作,對Anghie批判、回應和補充。

Arnulf Becker Lorca, Mestizo International Law: A Global Intellectual History 1842-193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Becker Lorca這本書逆轉了Anghie關於國際法的故事,也獲得了成功。本書是一本關於邊緣地區對國際法貢獻的歷史,也可以看作反思和擺脫歐洲中心國際法的態度和立場。這本書對中國讀者提出的問題是:如果說Anghie的作品是第一代,Becker Lorca的作品是第二代,那麼第三代的國際法史寫作應該討論什麼問題?

Juan Pablo Scarfi, The Hidden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Law in the Americas: Empire and Legal Network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拉丁美洲學者在國際法思想領域作出了很多貢獻。對美洲國際法的理解,即要放在美國樹立西半球霸權的背景下,也要看到拉丁美洲國家的主體性。Scarfi教授的著作既有Anghi的指向,也有Becker Lorca的元素,從而呈現了一個豐富而具有啟發性的故事。

Sundhya Pahuja, Decolonising International Law: Development,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Politics of Universal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Pahuja是一個獨立思考者,本書的每一頁都都可能帶來閱讀衝擊。本書從總體的角度而不是國際經濟法的角度來看待國際法中的發展問題。應當注意這個總體的角度本身就顛覆了某些假設。在批判國際法的議程上,這本書也屬於第二代,是對Anghie議題的補充。

Philip Bobbit, The Shield of Achilles: War, Peace and the Course of History, Knopf, 2002.

用佩裡·安德森的話來說,保守派其他人中誰的學識能與博比特一戰?本書構思宏大,在旨趣和寫法上都有向經典致敬的痕跡。但作者容易沉浸在自己的博學裡,對部分讀者來說不一定好讀。

Philip Bobbit, Terror and Consent: The War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Knopf, 2008.

博比特在美國法學院教憲法,在倫敦教戰略。而且都是內戰內行,不是給法學教授忽悠戰略,給戰略學者普法的表面功夫。他在國防部和學術圈來回遊走,的確是少有的兩棲明星。他關於馬基雅維利的近著已經由商務印書館推出了中文版。但更早的這兩部著作同樣應該得到重視。他的個人經歷也是法學教授中的傑克蘇,小時候能在白宮玩耍。此外可能少有人注意到,他在很年輕時就合著了一本中國學者挺熟悉的名著《悲劇性選擇》。

Samuel Moyn, The Last Utopia: Human Rights in Hist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美] 塞繆爾•莫恩 著,汪少卿,陶力行 譯,《最後的烏托邦:歷史中的人權》,商務印書館,2016年。

Samuel Moyn是目前最炙手可熱的人權學者。他的著作要在議程設置的層面去理解:在他的第一本書出版之後,該領域的核心爭論就轉為圍繞這一本書來進行:人權究竟是不是美國在1970年代進行的政治構建?在第二本書出版之後,相關的討論迅速轉向了人權話語的缺陷。Moyn擁有紮實的社會理論訓練,但他寫作時卻在這方面節制有度。他理論的力量更多地體現在他所觀察到的問題和發掘到的深度中。他不是第一個提出這些問題的人,但目前的確是寫作最有影響力的學者。

Samuel Moyn, Not Enough: Human Rights in an Unequal Worl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Moyn不是第一個提出平等問題的人。對中國讀者來說,本書的對人權的批判這個觀點也不陌生,但能夠意識到兩個問題放在同樣的層次進行考慮,需要社會理論視角的洞察力。同時中國讀者也可能進一步批判:平等與人權的對話是否本身就體現了美國社會的深層意識?近年有不少討論平等的新著,這可能是與國際法學者最相關的一本。

Mark M. Mazower, No Enchanted Palace: The End of Empire and 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United Nation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9.

這可能是學界目前最流行的一本關於聯合國的著作。與Moyn的研究異曲同工,Mazower展示了聯合國當前的是如形象何被構建的。至於在這段故事裡讀到更多希望還是失望,這取決於你對我們當下世界的觀察和評價。對於技術流的國際法學者而言,這對於如何對《聯合國憲章》進行歷史解釋可能也有重要的啟示和警醒。

Jennifer Pitts, Boundaries of the International: Law and Empir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國際法的理論起點是民族國家還是帝國?這個問題近年在國內有廣泛討論。作者的第一本書《轉向帝國》就是位列自由帝國主義的核心書目。有不少學者認為Pitts教授在這本書中僅僅在重複主流觀點,但我認為如果仔細體會本書的題目:國際的邊界,你就能夠發現隱藏的題眼,而這可能是我們當前最需要思考的問題。

Lauren Benton and Lisa Ford, Rage for Order: The British Empire and the Origins of International Law, 1800-1850,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作者認為現代意義上的國際法是英帝國的產物,在一定程度上這也可以看作是反思(國際法)秩序和機制設計的故事。你不一定會同意她們的結論,但本書提出了一個值得去琢磨如何回應的問題。

Isabel Hull, A Scrap of Paper: Breaking and Making International Law During the Great War,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14.

本書在立場上明顯站隊政治正確,屬於同主題作品中完成度很高的一部著作。在大政治面前國際法有什麼用?也許在新的時代我們還會面對類似的問題。

David Armitage, Foundations of Modern International Though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阿米蒂奇教授最近有多本中文本在國內推出,國內學者應該已經很熟悉了。但我推薦這本早一點的作品,理由是對國際法學者更友好。其中有章節專門討論了國際法的問題。阿米蒂奇教授對法律問題鑽研很深,再一次說明只要夠努力,拿你的興趣來挑戰別人的職業是絕對可能的。

Anthony Pagden, The Burdens of Empire,1539 to the Pres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

Pagden教授的優秀著作很多,早年以研究西班牙法學家維多利亞揚名。這一本書可以當作國際思想簡史來讀。當然,作為專著,這本書又有比較鮮明的立場和視角。與通俗著作不同,Pagden教授精專於關於帝國的研究,強調清晰的概念邊界,反對囫圇地將“帝國”作為霸權的比喻。在這個基礎上,相關的思想史研究才能展示出帝國對現代世界的影響和糾纏,值得仔細品味。據說中文版正在準備之中。

Mark Mazower, Governing the World: The History of an Idea, 1815 to the Present, Penguin, 2012.

馬克·馬佐爾,胡曉姣、秦雅雲、唐萌譯,《誰將主宰世界:支配世界的思想和權力》,中信出版社2015年。

如果書目中只能選一本介紹相應的思想史,我會很掙扎,然後選這一本。Mazower早年的作品題材更具體,寫過好幾本現代希臘的作品,後來越來越宏觀。他本人的學術轉向其實也值得大家思考。早年的歐洲史專家現在轉變成為了全球史學者。那麼這個全球的背後有多少歐洲的影子?

Adom Getachew, Worldmaking after Empire: The Rise and Fall of Self-Determin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9.

這本書可能用期待已久和炙手可熱來形容。脫胎於作者的博士論文,用國際史的視野講述了一個有關種族和自覺的故事。其啟發意義不僅僅在於所處理的實體問題,她整合議題的角度和能力同樣值得借鑑。

J.C.Sharman, Empires of the Weak: The Real Story of European Expansion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New World Orde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9.

這本書是否能成為經典還有待檢驗。但入選理由並不完全因為其在研究議程上的關鍵地位。在論點上,這本書頗有啟發性,也提供了一個對國際秩序歐洲中心論的反思支點。除此之外,推介這本書還有教育意味:J.C. Sharman擁有不可思議的創造力:他在17年間寫了11本書,52篇文章。這種創作節奏對許多人來說意味著湊數與浮誇,但如果你讀了他的作品,你就知道他持續地保持了水準。你可能就會明白他創作過程中的隱忍與艱辛,以及在高強度節奏下的學術自持。對當下準備投身於學術的你,Sharman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即使你不是最幸運的人,憑藉自己超常的努力與勇敢的恪守,在這個數量管理至上、淘汰競爭殘酷的高等教育世界,你依然可能抬頭走到最後。

Or Rosenboim, The Emergence of Globalism: Visions of World Order in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1939–1950,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7.

我們現在所理解的全球化和全球主義有什麼關聯?本書聚焦於英美知識分子的相關討論,展示了這個問題上的複雜性。同時作為中國學者,我們應當思考全球主義的思想史中,第三國家思想家的位置在哪裡?

李明倩,《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與近代國際法,商務印書館2018年。

基辛格博士當年雄心萬丈的博士論文就是處理的維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相關歷史。儘管那部著作沒有為他帶來哈佛的助理教授職位,但歷史的視野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來說是關鍵功底。在中文世界,李明倩教授給我們帶來了關於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專題研究。

Philip J. Stern, The Company-State: Corporate Sovereignty and the Early Modern Foundations of the British Empire in Ind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以東印度公司進行政治治理的歷史。這既是一部歷史,也可以將其讀作一個試驗,討論主權、管轄、政府等概念的邊界張力。這本書的理論意涵非常豐富,對當下也可能頗有啟發。

Oona A. Hathaway and Scott J. Shapiro, The Internationalists: How a Radical Plan to Outlaw War Remade the World, Simon & Schuster, 2017.

國際法中的禁止使用武力規則不是自然而然產生的。本書沒有在學術出版社出版,而是選擇了面向更廣闊讀者的Simon and Schuster,出版之後也引起了反響。前半部分故事引人入勝,甚至具有原創性。最後的理論部分頗有爭議。如何理解這本書的學術價值,既是對讀者理論功底的考驗,在一定程度上也取決於讀者是否讀懂了作者的意思。

Benjamin Allen Coates, Legalist Empire: International Law and American Foreign Relation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史傳統出品,本書脫胎於其博士論文。美國在崛起時期對國際法的態度是什麼?Coates講述了一個在美國外交史領域並不新奇,但對國際法學者來說可能新穎而具有複雜性的故事。

John Fabian Witt, Lincoln's Code: The Laws of War in American History, Free Press, 2012.

約翰·範比安·維特,胡曉進、李丹譯,《林肯守則:美國戰爭法史》,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5年。

維特展示了將研究、理論和敘事融為一爐的範本。雖然在個別國際法學說的處理上可能存有爭議,但對跨界研究者來說有些要求過高。本書獲得了歷史學界的班克羅夫特獎,當時是第三本獲獎的法史著作。

倪徵燠,《淡泊從容蒞海牙》,增訂版,北京大學出版2015年。

倪法官是國際法院中第一位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官。倪先生的回憶錄有很多種讀法,也是讀者檢驗中國國際法史功底的一把尺子。你對那個時代瞭解得越多,就可能讀出越多精彩的內容。此外,《顧維鈞回憶錄》的相關部分也值得一看。

Xue Hanqin, Chinese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International Law: History, Culture and International Law, Brill, 2012.

本書是薛捍勤法官在海牙國際法學院暑期班上的稿本。也是目前海外討論中國對國際法態度的標準文本。正如薛法官在書中所言,本書續接王鐵崖先生當年的講稿:

Wang Tieya, International Law in China: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Collected Courses of the Hague Academy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 221, 1990.

多位中國學者曾在海牙暑期班的國際公法或國際私法班授課,有心的讀者都可以找來一讀。

黃惠康,《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與國際法外交理論與實踐》,法律出版社,2019年。

本書內容並不屬於國際法史,但我安排在此處,是因為黃惠康大在本書中討論的問題接續了王先生、薛法官的終極三問:國際法上的中國是什麼,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如果體會了這個邏輯,看完了黃大使的著作,再回頭看上兩本書,或許會有更進一層的感覺。

章永樂,《萬國競爭——康有為與維也納體系的衰變》,商務印書館2017年。

把《舊邦新造》和《萬國競爭》連起來讀,我認為作者傳達的一個重要信息是:如果把國際與國內秩序切斷處理,這其實迴避了最大的思想問題。國內與國際的邊界是被設定的。至於究竟是誰來設定,如何設定,則需要諸位學友共同思考。本書的格局段位超過了不少英文著作。用漫威迷的話來說,它可能會開啟一個章永樂宇宙。

Li Chen, Chinese Law in Imperial Eyes: Sovereignty, Justice, and Transcultural Politic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6.

陳立教授的獲獎作品在國內已經相當知名,說是當前英文領域講述晚清帝國面對西方法律衝擊的代表作品應當沒有異議。對國際法學者而言本書也有啟示,但讀者需要仔細閱讀,從作者精彩的分析中總結提煉。

賴駿楠:《國際法與晚清中國:文本、事件與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賴駿楠教授這部著作討論的是經典話題。這部著作的完成度相當高,在素材、文獻和理論修養上都為後來的研究樹立了很高的標準。我個人覺得本書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視為法史乃至公共學界在中國與國際法早期遭遇問題上的看法的代表。國際法學者或許可以帶著不同的問題意識進入這段歷史,從而做出自己的貢獻。

4.3 國際法理論

我選擇了不少近期作品,兼顧了流派和風格的多樣性。選擇近著的原因,從現實的角度來說,是有利於國內學人與同行交流接觸:這多數是活人的作品,說不定下次開會就見著了作者。更深一點的理由在於我認為這些近期著作體現了某些共同關注,值得國內學人學子思考。當然,如果以國際法理論或者國際法哲學為主領域,書目中的作品是不夠的。你需要能夠處理根本問題的工具。下列著作沒有列出經典作品。理由有二:一是最近十年相關的經典作家已經由政治學者和國際法學者做了不少譯介,大家並不陌生。我再開列這些作品,對公共閱讀沒有多少知識增量。二是因為我覺得部分經典作品不適合獨立閱讀,需要通過核心課程的訓練在合適的指導下進行。

Philip Allott, The Health of Nations: Society and Law beyond the Stat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Allott教授自成一派,在他的心中國際法只是文明的一部分。不少法學學者感到難以評價,因為從議題到風格上與其他專著都存在巨大差異。選擇本書是因為這可能是他最接近讀者閱讀習慣的一本著作。他更早一本著作已經翻譯成了中文。此外他把他關於改造世界的思想寫成了小說三部曲。

Jeremy Waldron, Partly Laws Common to All Mankind: Foreign Law in American Courts,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2.

Jeremy Waldron是當今知名的法哲學家,也樂於對國際法問題發聲。這本書表面上是在討論外國法在美國法庭中的地位,但熟悉這段爭論的讀者就會知道,像Waldron這樣為了討論這個小問題而從Jus Gentium這個大的框架出發開始討論,實在是充滿了深度和想象力。Jus Gentium本身也可能是對現代國際法的一種批判。關於本書的書評也十分精彩,讀者有興趣可以自己搜索。

Martti Koskenniemi, From Apology to Utopia: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Legal Argu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1989年在芬蘭出版,立即洛陽紙貴。國際法是脫離現實的空想還是政治權力的卑微奴僕?如果你沒有讀過,你也必須裝作讀過。否則難以聲稱自己是專業的國際法研究人員。但本書的奧妙很難一語概括。

Martti Koskenniemi,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Law, Hart, 2011.

Koskenniemi是國際法理論界的天王巨星。更恰當的形容可能應該是搖滾巨星,因為他在年輕人中特別深受喜愛。其實Koskenniemi有18年外交生涯,曾經擔任過芬蘭外交部條法司司長。他的成名作竟然是在外交部擔任官員時寫成的。由此可見,實踐、教義和理論根本不是相互排斥的關係,重要的是保持自信,保持開放。文集收錄了作者部分重要的論文。其中編者導言也值得一看。

David Kennedy, Of War and Law,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6.

戴維·肯尼迪教授是批判國際法的代表人物之一。因為最近常訪問中國,他的觀點學說也逐漸為大家所熟悉。對一般讀者而言,本書可能是他最好懂的作品。篇幅不大,觀點也比較集中。本書對技術規則的討論並不太多,主旨是通過戰爭與法律這個主題來揭示法律、政治與暴力之間的關係。

David Kennedy, A World of Struggle: How Power, Law, and Expertise Shap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6.

肯尼迪教授2018年在北京大學、2020年在中國人民大學都討論過本書。這本書是肯尼迪教授幾乎一半研究領域的總結,包括全球治理、專家知識、法律與世界的關係以及法律與經濟發展,所以這是瞭解肯尼迪教授思想的一條捷徑。這條捷徑並不好走,對沒有相關知識背景的讀者來說,要把握這本書並不容易。適合作為讀書會研討材料。

David Kennedy, The Dark Sides of Virtue: Reassessing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is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1.

中國讀者可能比較熟悉本書的某些觀點,但這會帶來簡化理解肯尼迪思想的危險。本書是一系列文章的合集,其中部分論文發表很早,當時美國學界對人權治世充滿幹勁,善意樂觀。如果回到當時的語境,你就可能更深刻地體會到其思想的深刻和觀點的銳利。如果理解到了這個程度,同時你就有可能對當今世界有更深的反思。

Susan Marks, The Riddle of All Constitu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蘇珊·馬克斯,方誌燕譯,《憲政之謎:國際法、民主和意識形態批判》,上海世界出版集團,2005年。

我可以找到的專門討論國際法與意識形態的著作其實並不多。我們應該回到90年代國際法的民主之問來理解本書的討論,為什麼國際法中沒有出現要求民主的規則?(為什麼又出現了關於人權的規則?) 馬克斯教授2019年的新書就討論了人權的問題:

Susan Marks A False Tree of Liberty: Human Rights in Radical Though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9.

Anthony Carty, The Decay of International Law: A Reappraisal of the Limits of Legal Imagination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reissue,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19.

原書出版於1986年。Carty教授怒目金剛,不僅有批判立場,而且有拯救方案。國內學人可能更適應他的入手點,他是從經典的學說開始,與主流教義從同一個起跑線出發。但競逐一段之後,你發現這個對手原來自帶體系,開始的教義討論是為了讓你上鉤。

Anthony Carty, Philosophy of International Law, 2nd edn.. Edinburg University Press, 2017.

以學派為經,以教義為緯。橫看成嶺側成峰,這本書的讀法很多。Carty教授就在北京理工大學執教,對於熱心於研究的學子來說這是珍貴的機會:只要一張高鐵票,你可能就可以與榜上作者面對面探討。但往往阻隔你與作者的不是物理距離,而是讀者在閱讀和思考上付出的功夫。

Jean d'Aspremont, International Law as a Belief Syst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7.

在這本小書中,d'Aspremont 呼籲大家反思國際法話語的本體論,並且他巧妙地將其總結為信仰體系。本書因為篇幅較小所以術語較多。初看門檻較高,但掃除這些障礙之後,讀者應該能對作者的論證策略進行反思:這種操作是不是讓我們接受忽悠?如果是,作者給出的接受忽悠的理由是什麼?

Fredrich V. Kratochwil, Rules, Norms, and Decisions: On the Conditions of Practical and Legal Reasoning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omestic Affai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毋庸置疑,本書討論了國際法與政治的根本關係問題,或者更精確地說是關於這個根本關係的原理。不過作者沒有完全採用主流的概念和表達,要貫通理解甚至批判運用的話,可能需要對相關領域有一定程度的總體理解。

Samantha Besson and John Tasioulas eds.,The Philosophy of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兩位作者別出心裁,設置了若干主題,找來英語學界的中堅力量,一正一反,兩兩互撕,上演一出國際法哲學的“跑男”。章節作者堪稱該問題的權威代表,主編的設計和組織極為成功,令人讚歎。同時,這個陣容也令人感嘆:本書的出版已經是十年前了,當時沒有中國人的身影。下一次學界再有此種盛宴,中國學者是出席還是缺席?

Jutta Brunnée, Stephen J. Toope, Legitimacy and Legality in International Law:An Interactional Accou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大多數國際關係學者在分析國際法問題時,總是從哈特的法律概念出發。Brunnée和Toope則呼籲應該重視富勒關於法律的概念。但問題是,國際法中導入富勒的法律概念需要哪些“基礎設施”的支持?國際的法概念之爭在根本上到底是關於什麼的分歧?

Jean d'Aspremont, Formalism in the Sources of International Law: A Theory of the Ascertainment of Legal Rul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在國際法理論逐漸被批判理論佔據的時候,d'Aspremont反其道行之,主張清晰區分法的邊界。他的志向是彌合實踐與理論,而在理論的部分則顯示了寬廣的視野。他的主要學術身份是國際法理論學者,但同時也在國際法院擔任過出庭律師。我甚至認為d'Aspremont所編著的文集更值得一讀,其更直接地反映了他對整個理論地圖的理解,很多選題十分精彩。

Fleur Johns, Non-Legality in International Law: Unruly Law,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Johns教授堪稱神奇女俠,哈佛SJD畢業完成的博士論文即為本書主體。之後擱筆回到澳大利亞當了多年全職媽媽。孩子上學之後她重新回到學界,然後迅速地煥發光彩。即使是在博士論文畢業之後多年才修訂出版,本書仍然對國際法總論具有很大理論衝擊,由此可見當年博士選題時她的想法領先了我們多少年。

Valentin Jeutner,Irresolvable Norm Conflicts in International Law: The Concept of a Legal Dilemm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Jeutner在國際法中討論了一個德沃金的經典問題:法律是否存在真實衝突(或者真實漏洞)?這部作品寫作上較為節制,某些重要問題,特別是由於國際法特點而可能衝擊法理學理論的問題沒有展開,但仍然是精彩的討論。作者還設計了國際法的卡牌遊戲。

Monica Garcia-Salmones Rovira, The Project of Positivism in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關於凱爾森國際法學說的研究有很多,但本書的視野可能是最廣闊的。其核心主旨在思想學界不算新奇:實證主義不是對現實的無視,而是在歷經風雨之後對現實政治的超越方案。如果不理解這一點,就很難理解實證主義的力量。作者分析了實證主義思想的興起背景,因而在眾多同主題的優秀著作中脫穎而出。

Anna Stilz, Territorial Sovereignty: A Philosophical Explor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9.

儘管不一定在中文學界中廣為熟知,但Anna Stilz提供了一個最接近國際法學者主流理解的關於領土主權的政治哲學基礎。

Christopher Rossi,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 Temptation: The Grotian Tendenc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7.

作者並沒有主流的學術職位,其敘述和寫作方式對於基礎一般的讀者也並不友好,但你不能因此忽略他的著述。

Ingo Venzke, How Interpretation Makes International Law: On Semantic Change and Normative Twis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法律的含義不是在立法完成的時刻所確定,更重要的是要看解釋實踐,這是實務界公認的觀點。但Venzke教授沒有止步於此,他認為這種現實對國際法的規範性基礎提出了挑戰,並且討論了應該如何有效地討論和分析這個問題。本書在理論和實踐兩端的處理都很熟練。

B. S. Chimni, International Law and World Order: A Critique of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2nd ed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7.

Chimni教授要一個打十個,對各大流派逐一批判,包括對批判法學學者也不留情面。學術老炮可不是開玩笑的。作者提出從馬克思主義出發的第三世界國際法路徑,而且討論了理論如何落地——這一點對於初學者來說尤其重要。檢驗是否看懂理論的標準就是能夠回答它有什麼用。

China Miéville, Between Equal Rights: A Marxist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Law, Brill 2005.

馬克思主義國際法學的專著,但需要注意,他對馬克思主義國際法的理解與國內的有所不同。博士論文的版本可以在倫敦政經學院網站上下載。作者是皮衣朋克的法學博士,打耳釘刺文身,更著名的身份是科幻小說家。

Hilary Charlesworth and Christine Chinkin, The Boundaries of International Law: A Feminist Analysis,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Press, 2000.

女性主義國際法是研究國際法中的性別議題嗎?Charlesworth和Chinkin教授指向了國際法更根本的結構。也向大家展示了理論學者在教義學說的上的功底完全不遜於任何人。

Karen Knop,Diversity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International Law,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本書是當時關於民族自決最好的著作之一,也是當時最好的女性主義路徑的國際法著作之一。本書的閱讀體驗也很有意思,前面關於民族自決的部分隱而不發,行文至第三部分批判的鋒芒畢露。堪稱學術著作版本的《殺出個黎明》。

Joseph Weiler, The Constitution of Europe: "Do the New Clothes Have An Emperor? " And Other Essays on European Integr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約瑟夫·威勒, 程衛東等譯,《歐洲憲政》,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4年。

入選的理由之一是曾經有中文本,比較好找到。本書的核心是第一篇同名論文,篇幅接近100頁,在數據庫中也容易下載。你可以學會看到怎樣把一個現象層層剝開,達到核心,然後重新整裝,尋找適合的概念和理論去處理這個困難而抽象的問題。這可能是改進大多數缺乏深度的博士和碩士論文的最好範本。同時這篇論文的寫作也代表著高發表壓力下的自我堅持。作者自述這篇文章的修改過程歷經十年:最好的研究值得最耐心的等待。

Oren Gross and Fionnuala Ní Aoláin, Law in Times of Crisis: Emergency Power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本書第一部分的理論與知識遠超一般國際法學者的視野,所涉議題對疫情中的世界也很重要。孟濤教授在關於非常狀態法的研究中曾介紹過本書,我覺得國際法學者從這本書中也可以得到很大的啟發。

Thomas M. Franck, Fairness in International Law and Institu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紐約大學是大家目前公認的可以比肩牛津劍橋的國際法中心。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為Thomas Franck教授的努力與投入。如果要在曼哈頓學派中選一部代表作,可能不少人會選擇這一本。某些批評者認為本書的理論價值可以商榷,但我個人認為大家不妨一讀。

Surabhi Ranganathan, Strategically Created Treaty Conflicts and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Law,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這本書是我認為的博士論文範本,作者從具體的實踐出發,在研究中發現了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進而挖掘出這個問題的深度理論意涵。不論是在實踐上還是理論性上都是優秀的作品。

Yee Sienho, Towards an International Law of Co-progressiveness, Nijhoff 2004, 2014.

易顯河教授兩卷本文集,其中部分核心論文已經有中文版發表。易顯河在實務相關的研究領域裡造詣很高。但本書中他超越了細節,嘗試在根本層面討論國際法的方向問題。他提出的“共進國際法”是對大時代的觀察,也可以認為是對國際法發展的願望。不少中國學者在多個國際法部門已取得了海外公認的成就,但在英文著作中專門討論理論問題的,目前主要代表還是易顯河教授。

Cai Congyan, The Rise of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Law: Taking Chinese Exceptionalism Seriousl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9.

這可能是近期西方在討論中國與國際法問題時常常會引用的一本著作。蔡從燕教授的文獻研究十分紮實,在一本書的篇幅內對宏大的問題處理得當。當然,由於篇幅所限,有的問題不得不點到為止。本書的出版會開啟一個研究議程,可以預見,相關的實踐梳理和更深的理論探討會在這本書的基礎上逐次展開。

何志鵬,《國際法哲學導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

何志鵬教授著作等身,我個人的閱讀體驗是需要把相關作品連貫起來讀,例如把本書和《國家利益維護:國際法的力量》(法律出版社2018年),以及《國際法治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放在一起參照閱讀,才會在某些問題和立場上看得更清楚。當然,在一個小書目裡列舉何教授所有的作品是不現實的,有興趣的讀者應該進一步查閱研究。

4.4 國際法與國際關係(政治科學)

政治是不是科學本身就存有很大爭議。一方面,不少學者視實證、量化研究為新的突破口,甚至認可這是一股潮流;另一方面,實證研究能有多少理論貢獻,有多少量化研究是自欺欺人,這些質疑從來就沒有停止過。這種方法論的緊張在國內法學界部分反映為社科法學與法教義學之爭。針對本書單,我簡單的處理建議是:如果認為這個路徑不值得花精力,以下部分可以忽略。

下列數目大致按照主題分類,先後順序並不反映重要性排序。

Beth Simmons and Richard Steinberg, International Law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Read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經得起時間檢驗的國際法與國際關係研究。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雜誌相關優秀論文的節選,題材覆蓋面也較廣。如果只看一本,我推薦這一本。意在正本清源,看完之後,可以大概明白此前國際法國際關係研究到了哪個程度,也就明白哪些研究不太嚴肅。

Judith L. Goldstein, Miles Kahler, Robert O. Keohane and Anne-Marie Slaughter, Legalizations and World Politics, the MIT Press, 2001.

這本書可能是當前討論國際法與國際關係所有書目中的必讀。要把這本書的框架轉化到自己的研究中,則可能需要一定的引導以及對此前相關討論的背景把握。否則你可能會覺得四位著名學者在浪費篇幅說大白話。卷內各篇論文在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上都發表過,可以在數據庫中下載。

Lisa L. Martin and Beth A. Simmons. eds.,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Reader, The MIT Press, 2001.

這裡的題目所指的不僅僅是實體的國際組織,而且包括廣義的條約等制度。其中包括了多篇經典論文。Lisa Martin和Beth Simmons曾經都在哈佛執教,後來由於學校政治的原因一個去了威斯康星大學,一個去了賓夕法尼亞大學,令人唏噓。

Abram Chayes, Antonia Handler Chayes, The New Sovereignty: Compliance with International Regulatory Agreemen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本書被尊為經典。柏林牆倒塌之後,國際法中某些深層爭議潛而不彰,美國學者的興趣集中於治理、規制和遵約。Chayes夫婦從社會科學的角度來看遵約問題,提出要從能力建設的角度來思考。這些觀點在現在來說可能已經是老生常談。但本書的無聲教義是:如果時代變遷,關於遵約的討論可能會重新回到義務與譴責的主題上去。讀者們需要警醒。Chayes曾擔任了美國國務院的法律顧問。他的另一項豐功偉績是在尼加拉瓜案中聯手Brownlie和Rechler把美國告上了國際法院,並且勝訴。

Roger Fisher, Improving Compliance with International Law,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 1981.

對談判研究的人來說,Roger Fisher的名字如雷貫耳,但他對部分國際法學者來則可能有些陌生。本書曾獲得過美國國際法學會最佳著作獎。

Stephen Krasner, Sovereignty: Organized Hypocris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

目前國際關係領域中關於主權討論的出發點和基礎。這本書可能不會讓你直達前沿,但可以讓你少走彎路。

Jack Goldsmith and Eric Posner, The Limits of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傑克·戈德史密斯,埃裡克·波斯納,龔宇譯,《國際法的侷限性》,法律出版社,2010年。

具有爭議的國際法著作中,本書可能是最著名的。兩位作者也因此登上國際法高被引名單。兩位作者用語簡練精確,適於作為淺白寫作的範本。更重要的是,這本書意味著一種讀法的訓練:你如果能還原作者為什麼從這幾個角度來挑戰國際法,你就會更加清楚作者的策略。同時作者的某些分析仍然具有價值。

Anne-Marie Slaughter, A New World Orde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

Slaughter教授是美國較早一批擁有國際關係PhD和法學院JD學位的學者,也是最早呼籲國際法-國際關係研究路徑的學者,影響力遍及整個領域。弟子遍及哈佛、普林斯頓、賓夕法尼亞、杜克、UCLA等校的法學院。但她的專著寫作卻不拘泥於技術細節,甚至於刻意迴避量化和模型壁壘。所以法學院學生初讀她的作品沒有太多困難,但要完全意識到其對整個領域的影響則需要更多的積累。她在本書中呼籲建立各國國內法院的網絡,所有主要的法律與全球治理的文獻綜述中都會提到這本書。

Anne-Marie Slaughter, The Chessboard and the Web: Strategies of Connection in a Networked World,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7.

Slaughter教授在2017年呼籲美國應該思考新時期的戰略。她當時給出的答案是(社會)網絡權力。不知道三年之後的國際政治現實是否會讓Slaughter教授改變觀點?

Ian Hurd, After Anarchy: Legitimacy and Power in the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

博士論文,獲獎著作。一看書名就知道作者在處理國際組織與國際法的核心問題,更仔細的讀者還可能看出作者的建構取向。作者是國際關係的教授,但近年寫了一本關於國際法的小書How to Do Things with International Law,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7. 走向了批判。

Martha Finnemore and Michael Barnett, Rules for the Worl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Global Politic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5.

國際組織只是主權國家的代理嗎?本書提出,要從科層制的角度來理解國際組織的自主性與身份的來源,以及他們為何、如何行使權力、制定規則。讀者需要將其與其他國際組織理論相互比較,探明不同理論的解釋邊界。

Katerina Linos, The Democratic Foundations of Policy Diffusion: How Health, Family, and Employment Laws Spread Across Countr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Linos教授雙修哈佛政府系PhD與哈佛法學院JD 。本書是她的PhD博士論文,既利用了民意調查數據,也推進了擴散理論,在實體法領域上關注了社會法與歐洲法。在方法和理論上都有新意。

Karen Alter, The New Terrain of International Law: Courts, Politics, Right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4.

這本書是近年關於國際司法政治的重要作品。國際法庭能夠影響國家行為,不是因為法律的名義,而是因為國際法庭將其行為放在國際和國內政治語境中去理解,從而獲得力量,同時國際法庭的這種理解也對自己造成了某些限制。

Julian Ku and John Yoo, Taming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 Law, the U.S. Constitution, and the New World Order, Oxford, 2012.

入選本書並非搞笑。不論政治立場如何,我們都應該嚴肅對待某些極端觀點的學者。他們的觀點中即使有錯誤,也可能有真知灼見。兩位作者以美國憲法為座標基準,對全球化與國際法對國家主權的侵入提出了批評。我推薦的關鍵是他們提出的三個法律對策具有反思價值。

Emilie Marie Hafner-Burton, Making Human Rights a Realit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3.

Hafner-Burton教授關於人權法實證研究。她檢驗了人權學者和法學家關於推進人權法的建議,提出了批評,關鍵還拿出了證據。某些學者甚至稱這一本書是唯一嚴肅的人權法研究。你可以不同意,但在這本書之後,你必須在實證研究的層面上來對其進行回應。

Beth Simmons, Mobilizing for Human Rights: International Law in Domestic Politics, Cambridge, 2009.

Simmons教授是最嚴謹的國際法-國際關係的實證研究代表之一。她的著作和論文都值

得高度關注。本書在理論上其實是借鑑了中國學者Dai Xinyuan的著作,Simmons教授對此也毫不諱言。但Simmons教授的貢獻是通過定量實證研究,驗證了國際人權條約的作用機制:國際法是通過在成員國內部實現社會動員來產生影響的。

Ryan Goodman and Derek Jinks, Socializing States: Promoting Human Rights through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兩位作者從助理教授開始就合著了一系列的論文,構成了本書的基礎。總體來看,本書是面向法學讀者寫作的,重觀點思路和應用闡發,在原理和論證上則稍顯簡略。但從當時的學界認識程度來看,從“社會化”出發來研究人權條約的遵約問題是很有新意的。本書出版之後, 作者似乎不再沿著這個方向繼續深化,但這並不意味著本書開啟的研究方向應當就此終結。

Barbara Koremenos, The Continent of International Law: Explaining Agreement Desig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6.

這本書業內期待已久,也可以說是姍姍來遲的著作。作者對國際法的作用有一個總體觀察,認為國際法的技術化使國際政治呈現了國際法的高密度化,成為了“國際法的大陸”。但我認為具體章節關於條約設計的討論對國內學者更有啟發性。

Barbara Koremenos, Charles Lipson and Duncan Snidal,The Rational Design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美國在21世紀初期對國際機制的設計的關注顯然是出於現實需要。同時這也催生了研究方法的革新。當前機制設計的風潮在美國學界稍有減退,而中國理應成為新的中心。本書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專輯的合編版本,相關論文也可以在期刊數據庫中下載。

Moshe Hirsch and Andrew Lang eds., Research Handbook on the Sociology of International Law, Edward Elgar, 2018.

近年來,以社會學方法研究國際法相關問題正在形成一個領域。如果能讀到這本書,可以作為入門的瞭解。它基本上囊括了老中青三代學者,在方法、路徑和主題上也比較多元。這顯示了這個領域的豐富性,也揭示了一定程度的內在緊張。也許在這個方向上,中國學者可以獲得彎道超車的機會。

Yves Dezalay and Bryan Garth, Dealing in Virtue: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Transnational Legal Order,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96.

這本書可能在一般的國際法課堂上不太被提起,但司法政治或者法律職業的研究者可能人手一本。兩位作者合作了一系列研究,都值得關注。

Paul K. Huth, Standing Your Ground: Territorial Disputes and International Conflict,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6.

目前幾乎所有主流領土爭議研究都在Huth教授這本著作的範式之內:蒐集儘量完善的領土衝突資料,以及假設變量的數據,通過統計分析驗證假設。

James D. Morrow, Order within Anarchy: The Laws of War as an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戰爭中法律有多大限制作用?不少法學學者可能會以修辭的方式來回答這個問題。如果你感到不滿意的話,可以看看這本著作。直面問題,回答硬核。同時也需要一定的入門知識。

洪濤 | 論康德的永久和平理念

《外交事務》| 新冠疫情是歷史的催化劑而非轉折點

劉天驕 | 帝國分裂的法理進路 ——以北美殖民地與大英帝國為例

責任編輯:Luna L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