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大師已逝 精神永留

追思|大師已逝 精神永留

2月14日凌晨,人們還沉浸在新春佳節的喜悅中時,被譽為“中國高鐵拓荒者”的大師已經靜靜地離去。根據本人意願,陳應先大師後事已低調從簡完成。

少年立志當一名土木工程師

陳應先生於1932年9月17日,浙江餘姚人。

少年時代,陳應先因抗日戰爭爆發輾轉香港、湖南、貴州多地求學,深感國家之敗,往往在於技術落後。

高中畢業於長沙澤兌中學,受該校校歌中“篤志好學,奮發圖強”的影響,立志做一名土木工程師,用自己的一技之長,為振興中華作出貢獻。

大學時代,適逢新中國誕生不久,看到了國家的光明前途,他自覺接受共產主義教育,於195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更堅定了為祖國的發展強大而努力學習和工作的信心。

1953年,陳應先從上海同濟大學鐵道工程系畢業。1953年分配到鐵道部中南設計分局(鐵四院前身)工作。

追思|大師已逝 精神永留

1955年,陳應先(後排左一)和青年同事在東湖過團日。

獲評首批全國勘察設計大師

進入鐵四院,陳應先歷任站場處主任工程師、副總工程師,鐵四院技術室主任、鐵四院副院長、總工程師。1990年獲評首批全國勘察設計大師。

在被稱為國內鐵路心臟的鄭州鐵路樞紐建設中,先後參與或主持完成樞紐設計總圖、鄭北編組站以及樞紐續建三期工程。該樞紐總圖佈局合理、進路靈活、能力大、造價低,採用多項新技術,運營效益好,被評為國家優秀設計和優質工程項目。

陳應先對華東路網的建設作出突出貢獻。1986年提出“打通南北第二通道,加強第一通道”的建議,向鐵道部呈報了15000字的書面意見。1988年提出“逐步建設基本適應型的華東路網”建議,均顯示了遠見卓識。

追思|大師已逝 精神永留

1986年,陳應先向時任國務院副總理萬里彙報杭州樞紐設計情況。

兩度援越榮膺友誼獎章

1959年,陳應先在越南河內任中國鐵路專家組樞紐站場專家。因越南太原鋼鐵聯合編組站急於施工,他在到達河內的當天,就去現場察看,並親自動手,與越方設計人員一起加班加點,提前完成了平面圖施工設計。為此,越南政府給他頒發了友誼獎章。

1961年,陳應先再次赴越,在河內任中國鐵路樞紐專家組組長。他不僅堅持現場指導施工,同時還編寫講稿,為設計、運營人員和大學教師講課,以培養越南鐵路建設的技術人才。

追思|大師已逝 精神永留

1961年,中國駐越南鐵路專家組(右二為陳應先)


中國高鐵拓荒者

作為“中國高鐵拓荒者”,陳應先窮畢生精力,為中國鐵路交通事業發展,全心傾注了智慧和精力。

“高鐵最早讓我產生震動,是1964年日本新幹線建成通車。日本二戰戰敗,國內經濟遭受重創,卻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建好高鐵,實在讓人震驚!”陳應先說。

從那時起,已經做了10餘年鐵路人的陳應先開始關注高鐵。當時,陳應先既為中國鐵路現狀著急,又隱隱看到了希望,他堅信中國早晚會有自己的高鐵。

“搞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技術人員一定要眼光超前,適應國家宏觀經濟發展。”陳應先說。

正是這種理念和信念支撐,作為鐵四院總工程師,陳應先開始組織設計人員蒐集國際高鐵動態和高鐵領域的最新成果。1984年,鐵四院編譯出版了惠及眾人的《高速鐵路》。

20世紀90年代,高鐵建設開始在中國萌動之時,陳應先已退居二線,但他仍然關注著中國高鐵的發展,先後擔任廣深準高速、京滬高鐵、磁懸浮高速列車在中國應用等項目的技術顧問,並在高速鐵路相關設計參數展開研究。

追思|大師已逝 精神永留

2003年,陳應先作高速鐵路技術講座

80多歲高齡時,陳應先仍筆耕不輟,續寫自己的“高鐵夢”,完成了《高速鐵路車站設計》《高速客運站的圖型》等專著。

追思|大師已逝 精神永留

陳大師晚年筆耕不綴完成多本專著

在陳應先言傳身教的帶領下,一批批四院人勇攀科技高峰,勇擔歷史使命,續寫著高鐵事業發展的新篇章,讓中國的高鐵夢成為現實。言傳身教的不僅是工作經驗,還有陳應先大師對鐵路站場事業責無旁貸的熱愛和奉獻。

追思|大師已逝 精神永留

2017年,陳應先和王玉澤親切交談。兩代大師留下了寶貴的“同框”照。

一生堅守在鐵路勘察設計第一線

將一顆充滿率真和赤誠的心

全部奉獻給了祖國交通事業

斯人已去

精神永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