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八)又失洛陽,急功近利吃敗仗,史思明命喪親子手

安史之亂(八)又失洛陽,急功近利吃敗仗,史思明命喪親子手

相州戰役後,魚朝恩趁機在唐肅宗面前進讒,將兵敗的責任全部誣陷在了郭子儀身上,郭子儀因此被剝奪兵權,而李光弼被派遣到洛陽,接替郭子儀的職位。

安史之亂(八)又失洛陽,急功近利吃敗仗,史思明命喪親子手

乾元二年(759年)八月,汴州節度使許叔冀叛降史思明,其後,史思明進軍洛陽,李光弼在對形勢進行對比後,決定撤出洛陽,移軍河陽,將一座空城留給史思明,至此洛陽第二次失陷。

安史之亂(八)又失洛陽,急功近利吃敗仗,史思明命喪親子手

乾元二年(759年)十月,史思明進軍河陽,李光弼身先士卒,他事先在靴內藏刀,表示自己寧死不降的決心。三軍為之感動,部將李抱玉、荔非元禮等率兵奮勇殺敵,大敗叛軍,斬首一萬餘級,生擒八千餘人,獲馬兩千匹,軍資、武器數以億計,叛軍大將周摯、徐璜玉、李秦授等都被擒獲,叛將安太清退守懷州。此後,唐軍在李光弼的指揮下,又攻下懷州,生擒安太清。

安史之亂(八)又失洛陽,急功近利吃敗仗,史思明命喪親子手

上元二年(761年)二月,肅宗輕信宦官魚朝恩,不聽李光弼正確意見,命李光弼冒險進攻洛陽,由於僕固懷恩不聽軍令,結果唐軍大敗,河陽、懷州等軍事要地又盡歸於史思明。

安史之亂(八)又失洛陽,急功近利吃敗仗,史思明命喪親子手

史思明趁機進攻陝州,但是被唐軍擋在姜子坂一帶,出戰不利,退守永寧。史思明下令築三角城,約期一個月時間築成,以貯備軍糧。其子史朝義率軍士苦幹,城築好後,未及泥抹外牆。史思明巡視到此,大怒,把史朝義、駱悅等大將召至面前,想殺掉他們以立軍威。史朝義戰戰兢兢,深知兇殘的史思明完全沒有父子之情,哀求說:“兵士太乏累,歇一歇馬上就上泥。”史思明喝斥道:“你愛惜屬下,就敢違我將命嗎!”立馬城下,目視兵士上泥,“斯須而畢。”臨走,史思明衝史朝義大罵:“等我攻克陝州,斬卻此賊!”史朝義大懼。駱悅等人也因兵敗懼誅,力勸史朝義先下手。史朝義不敢答應,駱悅等人就威脅說要投降唐軍。史朝義思慮再三,點頭示諾。

當夜,史思明宿在軍中,史朝義率領親信進入帳中,亂刀砍死史思明。至此,在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殺死後,史思明也被其子史朝義斬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