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品牌(四)——Arc'teryx & Mammut

聊了這麼多,有朋友在問,為啥你就不說說飛禽走獸呢?或許有些新驢還不知道這麼接地氣的稱呼是指哪兩個,這裡就給大家科普一下,飛禽:Arc'teryx——始祖鳥(下稱鳥);走獸:Mammut——猛獁象(下稱象)。論資歷,象估計是鳥的前輩,而這兩史前神獸,卻成為了戶外界的兩位頂級老大,過硬的產品、人性化的設計、功能性超強,在眾多戶外玩家心目中都佔有一席之地。

戶外品牌(四)——Arc'teryx & Mammut

Arc'teryx

縱觀鳥的歷史其實並不長,但它在戶外界,幾次創新的設計,改變了整個戶外探險的設計思路,與此同時,與面料商的深度合作,再到自主研發,加上出色的品牌運營,在新興品牌中一躍成為頭牌之一。熟悉鳥的玩家都知道,它家產品線比較清晰,不同系列中的定位也很明確,你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且適合的產品,近這幾年,鳥更開發出近乎極致的V系列與進軍鞋類,進一步補全了自己的產品線,至少在服裝類,已擁有全系列的產品線,做到了一站式服務,讓你一旦進坑,難以逃出生天。曾幾何時,作者也是個鳥迷,所以對鳥也是有一定的認識,例如:產品系列的變化(ar、sl、lt等小型號的含義、sigma的前身),設計版型的變化(簡約是主題,慢慢變更加修身合體是每年的小變化),與面料的一步步變化(此前一些款式用合作商面料,現在走向自主)等等。雖然依舊欣賞他的極致簡約與設計語言,但由於假貨橫行(說是假貨,其實有些還真假難辨,畢竟很多代工廠已經不是以前的小作坊了),即使前年已重拳出擊了一次,但tb上至今還是會有性價比極高的"好貨",但現在已退燒了,更願意去試試一些小眾品牌,畢竟有些還真不比他們差。

說起退燒,不得不說一下一個認識的朋友,他可以說是鳥的死忠粉,基本每天一套鳥衣出行不成問題,大家可能會想,土豪,做個朋友唄~但如果朋友們真的想做鳥人,又不怕買到假貨,更不想被當為水魚,買老貴的東西,請海淘!請海淘!!請海淘!!!重要的事情說三遍(ps:最近有很多好價~)。當然,有人喜歡享受被服務,或像lulumelon那種有無級調光及色溫變化試衣間的(很多人其實都不知道,所以實體店貴是有道理的),那就另當別論了。正因有這樣的死忠粉,你才會知道同一款產品,年份之間會有這怎麼樣的細節區別(見下圖)。這裡就不透露具體的型號和年份了。

戶外品牌(四)——Arc'teryx & Mammut

Mammut

猛獁象,戶外界的老大哥,幾乎全覆蓋的產品線,在全球有著很多追隨者,但在中國,熱度並沒有像鳥一樣高,估計一方面是價格,另一方面沒有專營的門店,只有代理加盟店,也不像鳥一樣,在電影諜影重重中的騷氣植入,最多就是吳彥祖帶帶貨,使其知名度總覺得好像沒有那麼高,更像是個默默耕耘的老大哥。而象的出眾之處,估計我也不需要多說,但其主線產品除了高端的艾格極限系列是比較明確之外,其餘的好像並沒有像鳥一樣產品分類那麼有條理性。也許是本人對其認知還沒更深入的認識,只知道幾個系列,如:Eiger Extreme、Runbold、Broad Peak等,但其上一級的類別分類卻不得而知,有了解的驢友可以賜教賜教。雖然如此,但象的特色還是很突出的,剪裁偏向歐洲人,用料豐富,因用途而變,除了自主技術的面料外,其餘功能性面料幾乎都能在象的產品中看見,例如:Toray、Pertex、Schoeller等等。而在版型來說,已明確的會分為亞版與歐版(亞版其實多為日版,更為修身,具體區分可以看下圖,AF:Asia Fit),聽說鳥也會分,但具體怎麼體現,還真不知道,所以各位小夥伴可以根據自己的身形特點選取適合的版型,更顯身材。還有一個方面需要說一下,那就是歐洲品牌的一大特色,環保,象的環保要求也很高的,藍標、無氟、可降解材料等的產品也是比比皆是,這一點是需要鳥學習學習的。

戶外品牌(四)——Arc'teryx & Mammut

網上其實除了飛禽走獸一說之外,其實還有鳥、象、鼠三大神獸這一說,其中的鼠到底是指攀山鼠還是土撥鼠,這個還真見仁見智,在我看來,土撥鼠雖然有幾樣特色產品,但品牌基調沒上升到一個檔次,可以說連Patagonia都沒達到,而攀山鼠(最近在嘗試中),毋容置疑的是它的環保做到了一個極致的高度,設計語言及基調也很有特色,但其細節與產品線卻還是沒法跟鳥和象一比高低,畢竟還是走一個小眾路線,Norrona(老人頭)估計比它更能成為第三把手。所以在芸芸的戶外裝備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管他在業內排第幾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