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不止你瞭解的那些,還應該知道的更詳細一些

尿路感染不止你瞭解的那些,還應該知道的更詳細一些


我們所說的的尿路感染又細分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與其相對應的藥物也略有不同,下面是整理及彙總的一些有關尿路感染(上、下)的藥物治療方案,希望對需要的人群有所幫助。

上尿路感染的藥物治療:

對於輕度和中度的患者給予口服氟喹諾酮類藥物7日作為一線治療。如果不適宜應用此類藥物,可用三代頭孢如頭孢泊肟作為替代用藥。如果有革蘭陽性菌存在,推薦應用青黴素類加β內酰胺酶抑制藥。如果病情嚴重,患者需要住院治療。若不能口服,應該通過注射給藥,如氟喹諾酮類藥物、青黴素類加β內酰胺酶抑制藥、三代頭孢菌素或氨基糖苷類。病情改善後可改為口服給藥完成1~2周的療程

複發性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統感染(UTI)定義為過去的12個月中發生了3次或6個月內發生2次UTI。藥物預防建議長期有規律睡前或性活動後服用抗菌藥。起始治療為4~6周並且視病情進展調整用藥時間。但預防用藥並不能改變疾病的自然病程,停藥後,有60%的患者發生復發。

對抗菌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應進行全面泌尿系統檢查,如發現伴有尿路解剖畸形或功能異常,應予以治療。

複發性UTI推薦用藥(睡前服用)

標準用藥:

呋喃妥因一日50mg、磺胺甲惡唑/甲氧苄啶一日200mg/40mg、甲氧苄啶一日100mg、磷黴素一日3g。

暴發感染用藥:

環丙沙星一日125mg、諾氟沙星一日200~400mg

妊娠期間用藥:

頭孢氨苄一日125mg、頭孢克洛一日250mg。


下尿路感染的藥物治療:

如果懷疑下尿路感染,要進行尿常規檢查以確定是否存在膿尿和血尿。傳統診斷菌尿的標準是患者尿菌落計數超過10的五次方/ml。通常尿培養並不是十分必要,因為致病菌和藥物敏感狀況很容易預測。只有那些症狀不典型的男性生殖系統感染患者需要接受尿培養檢查,以發現一些非常見病菌。

推薦甲氧苄啶、磺胺甲惡唑甲氧苄啶、喹諾酮類、β內酰胺酶抑制藥、磷黴素和呋喃妥因等藥。治療期限方面,單劑量給藥清除菌尿的療效顯著低於長期用藥。長期用藥通常有更好的治療效果。但甲氧苄啶、磺胺甲惡唑甲氧苄啶、諾氟沙星,,環丙沙星和氟羅沙星給藥3日取得的臨床效果與長期用藥是一樣的。

3日磺胺甲惡唑甲氧苄啶治療方案被認為是標準治療。也有近期的研究顯示5~7日的療程效果更好。

3日喹諾酮類藥物治療方案取得的療效與TMP-SMZ相同。β內酰胺酶抑制藥在治療急性膀胱炎方面較上述2種藥物差。有研究結果顯示匹美西林一次200mg、一日兩次、連續七日的療效與諾氟沙星一次400mg、一日兩次的療效相同。

總體上,第一代和第二代口服頭孢菌素類不推薦作為治療急性膀胱炎的一線治療。但第三代口服頭孢菌素如頭孢泊汙一次200mg、一日兩次如同TMP-SMZ一樣安全有效。3~7日的磷黴素可以取得86.7%的清楚菌尿療效。建議5~7日療程的呋喃妥因治療急性膀胱炎。

尿路感染不止你瞭解的那些,還應該知道的更詳細一些

#藥事健康超能團# #人人關注腎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