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哲:人才流失率高,阿里的招聘出了這3個問題,許多企業都在犯

衛哲:人才流失率高,阿里的招聘出了這3個問題,許多企業都在犯

9成,一個近乎100%的數據,人才流動性大,或是疫情留給中小民企的另一道難題。

人才有出有進是企業的家常便飯,但流動性大,給企業帶來的成本也是巨大的。


如何從招選開始就減少流失率?前阿里巴巴B2B總裁、行動教育首席專家衛哲老師發表演講,並分享了阿里在高速成長階段,面臨人才流失率高的問題時,挖掘出的3大問題,以及相應的對策。


衛哲老師分享道:“這些問題,中國很多公司經常犯,不過糾正也快。”


衛哲:人才流失率高,阿里的招聘出了這3個問題,許多企業都在犯



2009年,馬雲帶隊去美國考察一些一流的公司,我們到了谷歌,問谷歌的創始人Larry Page:誰是谷歌的競爭對手?

答案特別出乎我們意料。Larry Page說:“NASA(美國宇航局),Obama administration(奧巴馬政府),是我的競爭對手。”我們問為什麼呢?他說,誰跟我搶人,誰就是我的競爭對手。

阿里巴巴是對人力資源特別重視的一個公司,但即使這樣,阿里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也走過很多彎路。

05,06年,我剛去阿里的時候,問人力資源部門工程師和銷售的離職率,同事告訴我離職率一個月10%。

員工流失率高,我們採取了一些措施:把流失率作為各級HR 、各級幹部的KPI考核。效果卻不如不定這個KPI。


為什麼呢?該留的一個沒留,該走的一個沒走。留下來的,都是該走的人。走了的,都是該留的人。

硬性制定一個流失率指標,並不能解決流失率問題。所以,我們做了一個診斷,為什麼員工的流失率這麼高?核心只有一句話:人力資源的源頭:招聘,出了問題。

招聘出了什麼問題,出了哪些問題?我來分享一下:

衛哲:人才流失率高,阿里的招聘出了這3個問題,許多企業都在犯


衛哲:人才流失率高,阿里的招聘出了這3個問題,許多企業都在犯

過早地下放招聘權利


在阿里400-500人的時候,公司招聘任何崗位,馬雲都要見,並且要親自面試。任何人,包括前臺接待,包括保安。所以,阿里誕生出一些傳奇性的人物。

阿里的首席人力資源官童文紅,她原來是軍嫂,從前臺接待做起,然後做行政經理,做人力資源,管業務,管客服,而後成為菜鳥的董事長,現在勝任阿里集團的CHO,首席人力資源官。

那麼,如果這個前臺接待,當初是行政經理面試的,那麼,她的出路,就是行政經理。而如果這個前臺接待,是馬雲面試的,她就有可能成長為副總裁。

馬雲面試的時候,誕生了這麼多奇蹟,而招聘權力下放呢?就出現了很多問題。

最極端的例子,我們有很多經理,自己入職才一個多月,居然他又可以去招聘。他自己並不瞭解公司的文化價值觀,甚至對於這個崗位有什麼要求,也不清楚。就有點像以前解放戰爭,國民黨拉壯丁,自己剛剛來當兵沒多久,又可以去發展,為自己的公司招人,這是多大的風險。

我們也碰到中小企業老闆,員工人數大概在100-200人,就說:我有人力資源部門,招聘是人力資源部門的事情,我不再管招人了。

我問他:你在忙什麼呢?

他說:開會、出差、做銷售、做客服。

我說:你在降級,做本不該你來做的事。為什麼你會做這些事呢?原因就是你沒有招對人,你沒有把時間放在招聘上,形成了惡性循環。因為招的人不行,你就要替他們去幹他們本該幹好的事情。

在跨國公司,至少是跨兩級招人,阿里一度恢復到跨四級招人。比如,廣東大區的總經理,下邊有城市經理,城市經理下邊有業務主管,業務主管下邊是普通銷售和客服。所謂”四級招人“,就是這個廣東大區總經理,要直接面試到銷售和客服。

所以,阿里的人力資源,面對人員流失,改進就是從招聘源頭開始,而改進招聘源頭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輕易下放招聘的權利。

中國很多公司,人力資源開始出問題,就在於下放了招聘權利。


衛哲:人才流失率高,阿里的招聘出了這3個問題,許多企業都在犯

只重視能不能幹活

不聞幹活人的味道

業務技能,很好判斷,但公司招聘人,只看業務技能嗎?

我們經常說,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味道。阿里在招聘的時候,經常聞味道,以此判斷我們是不是一類人。

因為人的分類沒有對錯,錯的是不同類的人天天要坐在一起共事,你可想而知,心情不愉快,工作效率低。

那麼,到底怎麼去聞味道呢?

很多人打聽阿里巴巴的面試問題,其實,我把答案告訴你也沒有用,因為有些問題是開放性的。

比如說,你招聘一個崗位,特別希望他能吃苦,你不能問他:同學,你能吃苦嗎?沒有人跟你說,對不起,我不能吃苦。不能這麼問。

應該怎麼問呢?我舉個例子,大家開放學習,多去開發一些這樣的問題:

能吃苦嗎?很簡單,換一個問法就是:“同學,你能不能跟我描述一下,你這輩子吃過最大的苦是什麼?”

我們有個面試者回答說:“沒有動車,從上海到無錫,我沒有買到坐著的票,我全程站著到無錫。”

這是他人生吃過的最大的苦。那你可想而知,他吃苦的能力很弱。

那你覺得這個人,適不適合你們的味道?肯定大部分公司都覺得不適合。

那這些,我把它歸類為非技能類因素。我希望大家能在招聘中,圍繞每個公司的味道,設計一些非技能的問題,來對人才進行判斷。

這是當年阿里犯的第二個錯誤:在招聘的時候,過度地強調技能,忽略非技能因素。

其實,這在跨國公司也經常犯,阿里也犯,不過糾正地快,糾正地很堅決。


衛哲:人才流失率高,阿里的招聘出了這3個問題,許多企業都在犯

降1-2級用人才

這個問題,跨國公司犯得很嚴重,阿里也犯。

舉個例子,你要招一個月薪你願意給10k的人,我們通常在期望薪資在8k-10k的人才庫裡挑。我們發現,這些人來了以後,流失率很高,因為他會認為:我原來掙8k,跳槽來掙10k很正常。

阿里有句話,叫做:平凡的人做非凡的事情,我們不追求精英文化。

什麼叫降級呢?你要招一個10k的人,從3k-4k收入的人裡找。

他來了之後,是不是有翻身做主人的感覺?成就感特別大,特別感謝公司給他機會。

當然,說來輕鬆。從8k的人裡挑10k的人容易,3k裡挑到確實不容易。可是我們要做的,就是不容易的事情。

我經常說,8k裡面挑10k的,大概面試3個就有1個,但你要在3k裡挑一個,大概要看40人左右。

阿里那時候,很少去清華招工程師。我去清華做校招,人家問我:衛哲你來幹嘛?馬雲怎麼不來,覺得我去都不夠格。我跑到華中科技大學,1000多人的場地,擠進來2000多人。


阿里很多優秀的工程師,都是來自武漢郵電,華中科技的,並不是大家心目中的北大清華這樣的名校。

那時候,清華北大,他永遠有比阿里更好的職位,而你到了武漢郵電、華中科技,阿里就是他們最好的機會,這就叫做跨級招聘人才,跨級選人才。

談阿里的人力資源管理,可以談很長時間,但今天只和大家分享,當年,我們在招聘環節,容易出的3個問題,以及後邊用了什麼方法來應對的。


來源:行動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