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活著》要告訴我們什麼,我們該如何接受生命賦予我們的一切

餘華是中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他的《活著》是最重要的代表作品。《活著》也是目前較暢銷的小說之一。當我們沉浸在這本小說的悲情裡時,當我們為一次次的死亡感到痛心時。不禁要思考這本小說要告訴我們什麼?

餘華《活著》要告訴我們什麼,我們該如何接受生命賦予我們的一切


苦難

餘華自己說:“《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他們相互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著是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活著還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當然活著也講述了我們中國人這幾十年來如何熬過來的。”

餘華《活著》要告訴我們什麼,我們該如何接受生命賦予我們的一切


《活著》裡的主人公徐福貴,從1945年的抗戰勝利到1985年的改革開放,福貴剛好經歷了中國現當代歷史上所有的政治運動,經歷了生活的種種苦難,尤其是歷經親人各種死亡的悲劇。

餘華說:“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這個力量主要來自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餘華《活著》要告訴我們什麼,我們該如何接受生命賦予我們的一切


富貴的一生都在忍受,忍受親人的一次次離開。忍受自己的無奈和平庸。但依舊要活下去,這是生命的力量。

福貴的一生正好為我們展現了中國人是如何熬過從抗戰勝利到改革開放這段歷史的。福貴僅僅是中國人中普通的一員。他始終苦熬著,為自身生存殫精竭慮,流血流汗。但依舊努力的活著,這是《活著》的意義。

餘華《活著》要告訴我們什麼,我們該如何接受生命賦予我們的一切


溫情

小說的第二個魅力是溫情,作者通過第一人稱敘述,讓福貴兒自己來敘述自己的人生。他不斷的經歷親人的離去,經受種種苦難。讓他在苦難中也感受到了最平凡的幸福和快樂。

妻子是最好的妻子,子女是最好的子女,女婿也是最好的女婿,甚至那一頭陪伴他的老黃牛。妻子家珍對他的不離不棄,一次次的原諒。父母對他的信任。子女的懂事可愛。女婿的勤勞樸實。但是這些溫情美好支撐著福貴活著。不僅要替自己活著,還要為親人活著。

餘華《活著》要告訴我們什麼,我們該如何接受生命賦予我們的一切


死亡

讀完小說讓我們無法忘卻的,在腦海中久久迴旋的是小說先後寫到的七次死亡事件,前三次死亡事件分別是富貴的父親,母親和兒子,後四次是福貴的女兒,妻子,女婿和外甥。

老爹死於從糞缸上摔了下來。

老孃則在他被抓壯丁兩個月之後病死了。頗有一種“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歸夢裡人”的味道。

有慶的死是最讓人無法釋懷的,他是被抽血抽死的。他的死是醫生對權勢的盲目崇拜。人們心中固有的特權思想。

餘華《活著》要告訴我們什麼,我們該如何接受生命賦予我們的一切


鳳霞是難產而死。家珍是在鳳霞死後絕望而死。萬喜被水泥板砸死,苦根吃豆子噎死。他們死的輕飄卑瑣,深化了中國人的苦難和無奈。

面對這些生命的無常,福貴依舊要活著。餘華把重複發生的死亡事件鑲嵌在日常瑣碎的生活裡,放大了“苦難”的廣度和深度,使渺小而軟弱的人物面對巨大的“苦難”形成的力量懸殊,從而產生一種強烈的命運感,最後福貴所有的親人都一個個死去,只剩下他一個孤零零的老頭和一頭同樣年邁的老黃牛相伴,並且是那樣樂觀豁達的活著,完全出乎人的意料,也更加彰顯了活著的意義和難能可貴。

餘華《活著》要告訴我們什麼,我們該如何接受生命賦予我們的一切


面對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現實,幸福和苦難。我們都要勇敢的接受。寬容隱忍,堅強著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