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8.7《寄生蟲》,四次計劃,探討向上攀援的壓抑與真相

提到窮人與富人,你會想到什麼?

這世界上沒有窮人,只有窮的思維。

影片《寄生蟲》講述了一戶窮人通過機緣和一系列設計混入到富人家做工,在窮人一家滿足溫飽之後,慾望卻越發膨脹。在富人樸社長全家外出露營時,開始覬覦樸社長家的房子。而此時被排擠出局的前任保姆返回了豪宅,又顯現出了另一家寄生於樸社長家的寄生蟲,而後雙方為了遮蓋自己的困境,發生了一系列悲慘的事情。

豆瓣評分8.7《寄生蟲》,四次計劃,探討向上攀援的壓抑與真相

《寄生蟲》是韓國備受喜歡的著名導演奉俊昊執導,這部影片上映後口碑大爆,剛剛獲得了9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電影長片以及最佳原創劇本,得獎得的盆滿缽滿。

電影中最令人驚歎的是窮人做各種計劃順利進入富人家,最讓人嘆息的是大人忽略與小孩的溝通。

1.計劃

這部電影裡每次都因為“計劃”使得劇情發生轉折。

第一次計劃:基宇來富人家做家教

基宇在去樸社長家面試前,先在家讓妹妹偽造延世大學(韓國頂級名校之一)的在學證明書。

做好大學在讀證明,同時計劃好一套說辭,從這裡開始就混入富人家庭。

第二次計劃:妹妹來富人家做家教

這次因為妹妹的條件比較好,除了查詢相關資料,幾乎沒有別的準備,就順利進入富人家庭。

豆瓣評分8.7《寄生蟲》,四次計劃,探討向上攀援的壓抑與真相

第三次計劃:爸爸來富人家做司機

基澤與基宇的臺詞排練過程,另一條銜接基澤如何在女主人面前扮演忠僕並告發管家。基宇指導的表演法則被基澤惟妙惟肖地實踐於真實的人物交流中。

第四次計劃: 基宇計劃改變窮人階級

在影片的結尾,基宇回到了下層社會,當他發現爸爸在豪宅的地下室時,為了讓爸爸能夠重見天日,基宇給自己做一份躍進富人階層的計劃。

豆瓣評分8.7《寄生蟲》,四次計劃,探討向上攀援的壓抑與真相


奧修在《奧修傳》說:“不要做任何計劃。只是繼續挖掘你自己。事情有它們自己的進程。計劃總是預示著挫敗。當你計劃,你就創造了挫敗的種子。”

無論計劃得多麼周全,笑到最後的也不會是做計劃的人,笑到最後的往往是最會生活的人。 所以翟鴻燊說,不要活反了,生活本身就是財富。


2. 與小孩也要真誠溝通

電影中小兒子多頌兩次說出了真相,卻沒有任何大人在意。

第一次是多頌在過生日的晚上,他偷偷跑去廚房吃蛋糕時發現了寄生在家裡的前保姆的丈夫。多頌在告訴媽媽在廚房看到了陌生人,大人們卻不相信小朋友看到的是真人,寧願相信是小孩子看見了鬼。


豆瓣評分8.7《寄生蟲》,四次計劃,探討向上攀援的壓抑與真相

第二次是小朋友說保姆、司機和家教身上有相同的氣味,可惜大人卻沒有當回事。如果他們從那時起對家裡新來傭人稍加留意的話,就會發現事情的真相。

小孩總是信賴大人,大人卻不會把孩子的話當真。小孩子因為雜念少對人對事物有著天然的敏銳感受力,如果我們能夠用心和孩子交流,會有不一樣的結局。

2004年印尼當時發生海嘯時,一位年僅10歲的英國女孩蒂莉看到“海水開始冒泡,泡沫發出噝噝聲,就像煎鍋一樣”。憑藉此前所學的地理知識,蒂莉預測出這是海嘯即將到來的跡象。焦急萬分的蒂莉就讓她的爸爸媽媽動員沙灘上的遊客們趕快撤離這個危險的地方,從而挽救了100多名遊客的生命。

如果你當時正在海灘上舒服得曬著太陽,突然有個小孩說這裡將要發生海嘯,請撤離。你會撤離嗎?

我們卻總是自詡什麼都懂,其實卻不懂小孩,即使我們曾經也是小孩。

我們作為大人比小孩唯一厲害的地方就是我們因為年紀增長帶來的經驗,如果我們能夠摒棄自以為是的驕傲,平等的對待小朋友,不知道會發生多少奇蹟。

豆瓣評分8.7《寄生蟲》,四次計劃,探討向上攀援的壓抑與真相

榮格說:“往外看的人,做著夢;往內看的人,醒著。”

向外看,對於生命中不屬於我們的財富無非分的想法,雲淡風輕,踏踏實實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向內看,真誠對待自己周圍的人,尤其是親人和朋友,他們才是和我們相伴終生,是使我們生命發出獨特光芒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