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中學開設歷史研究(探究)性學習課基本構想

【原創文章】中學開設歷史研究(探究)性學習課基本構想

拓寬教學途徑 提高創新意識

深化研究(探究)性學習模式改革

——中學開設歷史研究(探究)性學習課基本構想

論文摘要:研究(探究)性學習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或途徑,讓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索、發現和體驗,學會對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斷,從而增進思考力和創造力。“研究(探究)性學習”的學習方式在中學分初高中兩階段進行,在初中階段開設探究型課程,在高中階段開設研究型課程。“研究(探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在中學階段歷史學科中目前已進入實施階段並取得階段性成果,但還不夠 系統和完善。因此,在進一步深化研究這一課題仍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本文就開展研究(探究)性學習是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的必然;需要充分的依據和條件;對研究資源進行慎重分類和選擇;必然體現研究資源的主要原則;要求具備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進一步完善評價體系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

綜上所述,加強對研究(探究)性學習問題的研究,強化研究意識,提高認識水平,因地制宜地開發和利用各種研究資源,是每一位歷史教師和學生的重要職責,只有將廣大師生全部動員起來,真正投入到研究(探究)性學習的開發和利用之中,才能迅速提高中學歷史教學水平,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真正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關鍵詞: 教學途徑 創新意識 研究(探究)性學習 基礎教育

【原創文章】中學開設歷史研究(探究)性學習課基本構想

一、開展研究(探究)性學習,是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的必然

中學歷史學科在傳統教學中多看成是單純複述性學科,強調記憶性成為歷史教學的一大特點,教學中較少有研究(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維過程。教師較多的是將現成的結論交給學生,而不要求學生分析過程,也不要求學生了解除此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可信的、有參考價值的結論和觀點。

中學歷史教學要真正給人以智慧和啟迪,使學生成為有情操、會思考、有創新的人,就必須有效地改變以往歷史教學中重記憶輕理解,重灌輸輕思維的以接受為主的學習方式,形成並倡導研究(探究)性學習。

研究(探究)性學習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或途徑,讓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索、發現和體驗,學會對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斷,從而增進思考力和創造力。“研究(探究)性學習”的學習方式在中學分初中高中兩階段進行,在初中階段開設探究型課程,在高中階段開設研究型課程。“研究(探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在中學階段歷史學科中目前已進入實施階段性成果,但還不夠系統和完善。因此,進一步深化研究這一課題仍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原創文章】中學開設歷史研究(探究)性學習課基本構想

二、開展研究(探究)性學習,需要充分的依據和條件

“歷史(探究)性學習”是指在歷史教學中,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組織和引導學生用類似歷史學家研究歷史的方法,即收集歷史資料並運用歷史資料,去分析問題,作出合乎邏輯解釋的學習方式。研究中學歷史研究(探究)性學習主要有以下三個依據和條件:

1、現代教學理論依據和條件。

現代教學論突出思維教學,它著眼於學生的思維過程,通過教師的教學,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僅是熟知某些知識,而是要真正瞭解知識的產生過程。知識是前人經過無數次的反覆實驗、論證才得到的,教學有必要將這一過程告知學生,而不僅是教給他們孤立的知識。正如教育家心理學家布魯納所主張的:“我們教一門科目,並不是希望學生成為該科目的一個小型圖書館,而是要他們參與獲得知識的過程。學習是一種過程,而不是結果。”歷史研究(探究)性學習不是把學生當作被動的接收器,把現成的知識認識成果放在學生面前,而是把學生當作主動參加知識獲得過程的人,關注的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強調的是如何得出歷史結論的過程,而不僅僅是結論本身。它要求引導學生在收集、整理、比較、篩選、分析、歸納、運用史料的過程中,不僅掌握基本的史實、概念,同時瞭解歷史研究的基本理論、方法和過程。這種學習方式符合現代教學理論,是值得推廣的一種有效學習模式。

2、歷史學科自身特點依據和條件。

歷史知識是綜合的、多樣性的。從時間上看,貫穿古代、近代、現代;從空間上看,涉及世界各個國家、各個地區;從內容上看,涵蓋了政治、經濟、軍事、民族關係、對外交往、科技文化、社會生活、風俗民情等各個領域。歷史學科的多樣性、複雜性、綜合性,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研究和思維空間。

歷史知識的過去性表明,在認識歷史,只能憑藉前人以各種方式遺留下來的史料,如:歷史遺址、文物古蹟和文字材料等。這些反映和記錄了人類社會歷史進程的豐富史料,為歷史學科進行研究(探究)性學習提供了良好的獨特的優勢條件。所謂“論從史出”指的就是歷史學必須依據史料收集、鑑別和解釋才有可能進行。因此,歷史教學中引入研究(探究)性學習,讓學生廣泛收集、鑑別和解釋才有可能進行。因此,歷史教學中引入研究(探究)性學習,讓學生廣泛收集、接觸教材以外眾多的史籍、文獻和實物等史實,讓他們學會對史料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弄清歷史事件和現象是如何發生的,如何影響其他歷史事件的發生,教材的結論是如何得出來的,並初步分辨出哪些文獻和證據是可信的等等,使學生在研究過程中,學會正確把握歷史的科學研究方法。

3、中學生身心發展特徵依據和條件

中學生身心、智力發特徵分為初中、高中兩個重要階段。初中生的智力發展突出表現在以形象思維為主,開始向邏輯思維方向發展。他們對具有故事情節及具體形象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感興趣,初步具備探究問題的能力。高中生智力發展以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為主,歷史知識比較紮實,心理特徵和智力水平已初步達到研究問題的層次,特別是隨著信息科技水平的迅速發展,他們從各種媒體獲取的信息和知識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新,自發的探索求知慾已經相當強烈。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是認知的過程,也是滿足學習者心理需求的過程。因此,根據中學生的身心特點,創設問題情景,滿足其探索求知慾,激發和保持學習興趣,形成自學能力和探索精神,應當成為中學階段學習的主要任務。教育部也明確提出中學階段的自學能力和探索精神,應當成為中學階段學習的主要任務。教育部也明確提出中學階段的課程目標之一是:使學生具有正確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敢於質疑,有探索精神和初步的探究能力。研究(探究)性學習強調將學生引導到問題情景中去,促使他們去發現問題,自主探究,自主解決問題,這既符合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也是中學階段學生的重要學習目標。

三、開展研究(探究)性學習,必須體現研究資源的主要原則

研究(探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需以相適應的研究資源為載體。中學歷史研究(探究)性研究資源以教材為依據,既可以按照教材的編排選擇內容,如:《人類的起源》、《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等;也可以通過對教材的整合,以小型專題為內容,如:《中國古代政治改革初探》、《中國共產黨歷次代表大會研究》、《中外社會主義道路發展模式比較》、《美國對外政策及對現實的影響》等。在研究資源的選擇上,應注意以下原則:

1、瞭解學生的興趣與基礎。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瞭解學生是一切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因此,在研究(探究)性研究資源的選擇上,必須以瞭解學生為前提和依據。要了解學生已經具備的歷史知識,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對歷史的一些初步認識。因為新知識的獲得需要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作基礎。在當今社會,學生每天會接觸大量信息,而歷史又與社會、自然等方面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例如:由破譯人類基因的密碼,探究人類的起源;研究關於中國傳統節日風俗的由來等等。學生在課堂學習前,已經對這些問題產生了興趣,以此來選擇研究資源,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參與探究的熱情。

2、體現歷史學科教改的主要發展趨勢。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入開展,中學歷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集中體現在中學歷史教學內容改革上,主要改革發展趨勢包括:改革以往教學內容注重社會政治結構變更,構築以生產力發展為線索的文明史框架體系。按照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論觀點,在整個歷史發展過程中,推動歷史前進最根本的力量是生產力。其中,人是歷史的主體,是生產力中首要的能動要素;生產工具則是生產力發展水平的物質標誌。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文明的起點就是以生產工具為核心的科學技術發明。因此,通過對現行教材中有關內容進行整合,形成若干研究專題,作為研究資源,可以體現歷史學科教改的主要發展趨勢,使學生更全面地去認識人類歷史發展的客觀進程,從而提高學生理論素質和知識水平。

3、注重與現實社會的聯繫。

英國史學家愛德華·霍列特·卡爾在《歷史是什麼》一書中指出:歷史“是現在跟過去之間的永無止境的問答交談”。即從認識論的角度看,歷史知識是指過去發生的事情,實際上還包含人們對過去所發生事情的認識,而這種認識是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而變化的。這是因為人類歷史在水平不停息地發展著,過去、現在和未來是處於同一條不間斷的歷史長河中,過去了的東西總是或多或少,以這樣或那樣的形式,濃縮在現實之中。昨天是今天的基礎,今天是昨天的發展,其間含有繼承和發展的關係。例如:明末清初是中國古代與近代的連接點,研究其間中西文化的異同。聯繫日本明治維新的歷史,從近代中日兩國不同的發展步伐,比較中日兩國的不同命運。從“9·11”事件看美國的對外政策及與打擊“恐怖主義”的關係等等。這些都體現了學生聯繫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4、與人交流、合作學習的精神。

學會交流與合作是研究(探究)性學習的目標之一,為此,我們在學習中儘可能創設交流的機會。例如,讓學生交流各自制作的歷史小報、論文選題等。要求學生自己組成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選擇研究專題相關內容,上臺作主題發言。小組成員分工協作,有的負責收集資料,有了製作多媒體軟件演示,有的為檢測講課效果而設計調查問卷,進行統計分析,讓學生撰寫研究課題報告,體現學生與人交流、合作學習的精神。

【原創文章】中學開設歷史研究(探究)性學習課基本構想

四、開展研究(探究)性學習,要對研究資源進行慎重分類與選擇

研究(探究)性學習如何選擇研究資源是成功與否的重要環節。用不同的分類標準,研究資源可以分成不同的種類,這些種類往往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目前我們一般將研究資源分成三部分:一是校內研究資源,如實驗室、圖書館以及教學實踐基地;二是校外研究資源,包括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工廠、農村、部隊等廣泛的社會資源和豐富的自然資源;三是信息化研究資源,如校內信息技術的開發利用、網絡技術、遠程教育等。其中人力資源和物化資源相互交叉、相互滲透、密不可分。

(一)充分利用物化資源:

歷史學科,由於其獨特性質,使得它擁有極為豐富的研究資源,根據常用分類方法,我們可將歷史物化研究資源分為下列幾種,並應充分加以利用,取得應有效果。

1、充分利用歷史教材資源。

教材一直是研究資源的核心,是進行研究(探究)性學習的基礎。傳統教育觀認為歷史教材內容就是學科知識。其實,教材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主動研究探索新知、提高實踐能力、合作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一種重要載體。歷史教材應該遵循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選擇對學生知識、能力以及情感、價值觀發展有益的內容,從學生的興趣和經驗出發,展現全面而有特色的歷史知識。目前,在新的教育改革體制下,教材的編寫採取一綱多本的形式,充分體現人文思想、創新精神,以適應時代的需要及教學實際,使教材真正成為研究資源的核心,為研究(探究)性學習提供基本研究資源。

2、充分利用學校圖書資源。

它是歷史研究資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歷史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人文學科,較好地利用學校圖書館的相關資源無疑給歷史研究(探究)性學習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這些相關資源包括:歷史文獻、通俗歷史讀物、歷史期刊、歷史小說及考古、文學和旅遊等方面的讀物,通過研究和利用這些圖書資源,能夠豐富學生的社會、人文知識,加深他們對歷史課程內容的理解與掌握。

3、充分利用社區資源。

在充分利用校內歷史研究資源的同時,校外、尤其是學生身邊社區的研究資源也是我們必須積極發掘並加以研究的重要資源。這些資源包括:社區的圖書館、資料室、歷史古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社區中豐富的歷史人力資源,如歷史學專家、歷史教育學專家、離退休老幹部、英雄模範人物等。他們能夠在不同的層次,多角度地為學生提供歷史素材和歷史見解;家庭中以及長輩對往事的回憶與記錄等。在利用社區歷史研究資源時,可以廣泛地採取社會調查、小組活動等方式,這樣可以在鞏固學生歷史知識的同時加強其動手、動腦的能力,有利於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4、充分利用歷史遺蹟和各類博物館、紀念館資源。

中國悠久的歷史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蹟、遺址,蘊涵豐富歷史內容的博物館、紀念館以及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這些都能夠給學生直觀的歷史感受,是我們必須開發和利用的歷史研究資源。我們以前在歷史教學中對博物館和紀念館雖有一定利用,但力度不夠。我們應該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帶學生去參觀與研究課題有關的歷史遺蹟、遺址和各類博物館、紀念館以及歷史悠久的人文景點,要求學生將參觀感受與研究課題有機地結合起來,寫出參觀調研報告,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5、充分利用歷史音像資源。

這是一種現代化的研究資源,既包括真實的歷史記錄片、錄音,也包括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這兩者在實際使用上情況是截然不同的。前者的內容科學可信,真實地展現了某一段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對學生理解和掌握歷史有不同替代的作用;後者是現代人對歷史事件、人物的再加工再創作,雖然它們或多或少地能夠提供某一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風貌,具有一定可信性,有利於培養學生歷史的興趣和歷史理解能力,但使用要慎重,尤其是娛樂性的歷史題材影視作品,往往有戲說性質,如果作為歷史研究資源必須進行批判性地分析和辨別,以免造成誤導,形成錯誤的歷史認識。

6、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資源。

隨著社會的進步,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為歷史學習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和更豐富的信息來源,成為歷史課程的新資源。教師通過電信教育設施,指導學生製作歷史課件,可以在課堂上展示歷史資料與研究成果。通過網絡,學生可以訪問世界各地的歷史教育網站、歷史資料數據庫、圖書館、檔案館等,使歷史研究不僅僅侷限於課堂、侷限於學校,而是朝著更大的空間發展,從而開拓學生視野,提高學生信息檢索能力和宏觀把握歷史能力。

(二)充分利用人力資源:

前面提到的歷史研究資源基本上屬於物化研究範疇,受到普遍認同。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入開展,歷史教師作為一種特殊的研究資源即人力研究資源愈來愈受到大家的重視,成為研究(探究)性學習的重要研究課題。

多年以來,我們一直將教師作為研究資源的利用者,沒有作為研究資源的一種來開發和利用。教學實踐證明,教師不僅僅是重要研究資源的利用者,更是重要的研究資源,對這一觀點缺乏足夠認識。教師不僅決定了研究資源的鑑別、開發、積累和利用,是研究資源的重要載體,而它本身就是研究(探究)性學習課程實施的首要的基本條件資源。教師的素質狀況決定了研究資源的範圍、開發利用程度以及研究水平,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在自身以外研究資源十分缺乏的情況下,往往能夠化腐朽為神奇,發揮研究資源價值的最佳效益。因此在研究(探究)性學習中,教師和學生要將中學歷史教師素質納入研究視野,不僅要求教師自己要研究自身,更重要的是學生將其作為研究對象列入研究課題,從學生角度,以學生的眼光審視教師,研究教師,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師生互動,教學相長,互相提高,使研究(探究)性學習課程更具完整性,再上新層次,進入新境界,跨越新高度。因此,在研究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要始終把教師資源建設放在重要地位,通過對教師這一重要人力資源的開發,帶動其他研究資源的優化發展。

【原創文章】中學開設歷史研究(探究)性學習課基本構想

五、開展研究(探究)性學習,要求具備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中學歷史學科是一門綜合程度極高的人文學科,它要求歷史教師具有豐富的歷史知識和相關學科的知識,能夠在學生面前展現一種通曉古今中外、博識天文地理的人格魅力,這對教學效果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另外,我國的基礎教育改革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在完善自身學科知識的同時,還應具備相關學科知識及掌握必要的教育方法等。

教師對傳統的以接受性學習為主的教學方式已習以為常。但對開展研究(探究)性學習這一新課題感到比較棘手,無疑對歷史教師綜合素質是一個新的挑戰。因此,教師要有接受挑戰的勇氣和能力,必須更新教學觀念和知識結構,改革傳統教學模式,跟上時代步伐,適應現代教學發展趨勢和要求。

1、更新傳統教學觀念,掌握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教師要以新的教育理念來指導新的教育教學實踐。歷史教師要充分認識歷史教育的根本任務不僅是傳授給學生一些歷史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通過研究(探究)性學習方式,學會研究歷史的方法,培養歷史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2、提高終身學習意識,不斷增強知識更新的能力。

在當今知識信息急速膨脹、更新的時代,教師必須形成終身教育觀念,自覺去學習、擴充、掌握新的知識信息,不斷改善和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改變傳統教學模式,跟上教育改革發展的步伐,適應開展研究(探究)性學習課程的需要。

3、提高教師研究水平,增強指導和激勵學生研究(探究)能力。

在研究(探究)性學習中,教師能夠對學生從研究選題、設計方案,收集、處理、運用資料,到撰寫小論文或主持主題發言等,每一個環節都要進行指導。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發表不同見解的觀點,激發和保護學生的探究熱情,為學生營造研究(探究)性學習的寬鬆環境。

4、開拓研究視野,增強學生自覺利用校外教育資源的能力。

到目前到止,歷史探究性學習在獲取資料信息方面還侷限於校內圖書館和因特網。儘管圖書資料和因特網信息量很大,但畢竟是紙上的、文字的東西,而對實物史實則接觸較少。因此,要求教師要結合學習內容,組織學生走出校門,到博物館、展覽館、歷史遺址、名人故居等處,去貼近歷史,感受歷史,探究歷史,以進一步拓寬視野,增強對歷史的感性認識。

六、開展探究性學習,必須進一步完善評價體系

1、對探究性學習的評價,要注意探究過程資料的積累。

探究性學習的評價關注的是學生參與探究的過程、探究的軌跡,而不僅僅是結果。因而,在探究性學習的實施過程,必須嚴格要求學生認真寫好課題方案或活動計劃,記錄好每一次活動的內容,並注意及時整理和保存,這將與探究成果一起作為評價學生探究性學習的依據。

2、對歷史學業的評價,要有利於探究性學習的實施。

在歷史教學中,探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與傳統接受式學習並不矛盾,二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依存的。為了激勵學生積極參與研究(探究)性學習,在整個歷史學業的評價中,應作導向性的調整,即加大對研究(探究)性學習內容評價的比重。即使是接受式學習評價,也應減少單純的的記憶試題,增強思維能力題,或者嘗試採取開放性試題,使學業評價為提高學生的能力服務,並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指標。

3、對教師的評價,要關注其主導的過程及作用。

教師是探究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和指導者,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因此,對教師的評價應關注其主導的過程及作用,即關注教師選擇研究課題的創新性、設計學習任務的適度性、組織探究活動的條理性、指導學生的有效性等,以促使教師施展自己的教學智慧,使研究(探究)性學習真正成為富有創造性的活動,從而充分展示學生個性特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加強對研究(探究)性學習問題的研究,強化研究意識,提高認識水平,因地制宜地開發和利用各種研究資源,是每一位歷史教師和學生的重要職責,只有將廣大師生全部動員起來,真正投入研究(探究)性學習的開發和利用之中,才能迅速提高中學歷史教學水平,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真正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河北省中小學骨幹教師結業論文,2002年11月;《當代教育教學論壇》(中國文學藝術出版社,2003年6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