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界的瑰寶《千唐志齋》的墓誌銘

千唐志齋博物館位於洛陽新安縣鐵門鎮西北隅是辛亥革命元老張鈁先生所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AAAA級旅遊景點、國家二級博物館、中國唯一的墓誌銘博物館,以珍藏唐及歷代墓誌石刻一千四百餘件而聞名於世,章炳麟曾用古篆為之題額《千唐志齋》。千唐志齋是研究 唐代 三百年文治武功和書法藝術的史料寶庫,因其豐富的內涵被譽為“ 石刻唐書”、“唐書法演變史”等。

書法界的瑰寶《千唐志齋》的墓誌銘

在北魏、宋、明和五代墓誌中,也多有精品的。而被譽為“近代三絕”的原齋主人張鈁之父張子溫墓誌,是由章炳麟撰文,于右任書丹、吳昌碩篆蓋,集近代文章、書法、篆刻名家之大成,尤為罕見的珍品。其他藏志,雖非全出自名家聖手,卻也塊塊晶瑩,字字珠璣,或遒勁雋秀,或風韻流暢,紛呈書藝之美。

這些琳琅滿目的志石上可以盡情享受唐人精美的書法藝術帶來的美感,由此更可以看到中國獨有的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但是,由於歷史的久遠和時光的流逝,有許多美好的藝術不復再現了,後人對這些流逝的東西不能有一個全面的瞭解,比如書法藝術,僅僅只能看到大部分大家佳構,但許多發展過程中的東西看不到了。今天,這些唐代墓誌銘的書法藝術使我們耳目一新,“一將功成萬骨枯”,每一種傳之後世的書法藝術都是集前人之大成者,這裡展示的書法藝術使我們看到了唐代書藝演變之全過程,她不僅可以打破許多人們對唐代書法的認知習慣,還可以提出許多新的命題,讓我們來認識唐人書法、唐代文化。此外,在專貯書法繪畫石刻的第十五號窯洞內,還可以見到宋米芾所書對聯,明清之際神筆王鐸所書的大幅中軸,清代王弘撰、劉墉、陳鴻壽、邵瑛、韓東籬等人所書的屏扇、對聯,以及近人章炳麟、李根源、靳志、戴傳賢所書的對聯、單條石刻等。在十一號窯室內還嵌有明代董其昌所書《典論論文》長卷,還有由蔣中正撰文、賀耀組隸書和國民黨眾多高級官員和社會賢達具名為張鈁母親慶祝七十壽辰的長篇壽序石刻。其他如元趙孟頫書丹的宣武將軍珊竹公神道碑等也彌足珍貴。

書法界的瑰寶《千唐志齋》的墓誌銘

至於繪畫方面,雖為數不多,但皆為稀有佳構。第十一室嵌有漢代線刻佛教故事,第十五室嵌有漢武帝夢景浮雕,有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所作風、雨、陰、晴竹姿四幅屏扇和名曰“醒”的單條竹畫石刻,第三天井西壁所嵌清代光緒皇帝引見官王純謙指畫蘭草等,無不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尤其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所作“風雨陰晴”竹畫,幽篁疏影,形神皆妙,我們站在石刻前,彷彿感受到鳳尾森森,疏影橫斜的拂面清爽,頓然領受到名家聖手的無窮魅力。

藏石窯洞和天井長廊,這裡的“蟄廬”的匾額及“聽香讀畫之室”的楹聯均為康有為遊陝過豫豫宿鐵門時撰書,而室楣橫額則為著名金石家羅振玉的高徒關百益所題;千唐志齋門廊楹聯為清翰林學士宋伯魯撰寫,相對東廊門楹聯為張人傑所書。凡此種種,莫不神采飛動,風格卓異,與齋內藏志書藝交相輝映,引人入勝。

尤其是“聽香讀畫之室”的楹聯,為康有為所書:上聯為“丸泥欲封紫氣猶存關令尹”,下聯為“鑿坯可樂霸亭誰識故將軍”。1923年,康有為被張鈁所邀請,在新營園林裡逗留數日,與張鈁在這石屋裡談書論畫,相敘悃城,康有為揮筆書聯,把張鈁比為當年在函谷關請老子寫道德經的關令尹喜,自翊為著書立說的聖人老聃,又對張鈁寄予厚望,把張鈁喻為漢代射虎將軍李廣,言喻張鈁辛亥革命有功,但受到不平等待遇,有朝一日,將東山再起,成就一番事業。時過不久,張鈁由蟄廬復出,在戎馬生涯中,開始徵集收藏墓誌銘,為我們中華民族保護了一大批珍貴的國寶,成了青史留名的功人。

書法界的瑰寶《千唐志齋》的墓誌銘

這些志石都是張鈁從全國各地,主要是洛陽一帶蒐集而來的。洛陽號稱是十三朝古都,自夏朝以迄宋、明,這裡都是人文薈萃之地。城北邙山,東西綿延百餘公里,雄渾逶迤,土厚水底,宜於殯葬,所以歷代達官貴人,富戶巨賈,皆迷信邙山為風水寶地,甚至有歿於江南塞北者,臨終還囑其後人,不遠千里還葬北邙。所以民間流傳有“生於蘇杭,葬在北邙”之說,以致“北邙山頭少閒土,盡是洛陽人舊墓”(見王建《北邙行》)。唐白居易有“北邙墓冢高嵯峨”的詩句,足證“北邙無臥牛之地”並非言過其實。也正是這些富豪的墓葬,誘致了盜墓之風的盛行,盜墓者重於劫掠殉葬品,笨重的志石則乏人問津,多散失民間。清末修隴海鐵路取線邙山腳下,掘出的志石被棄置於民間田舍。除此之外,還因年代久遠,山水更易,陵谷變遷,墓穴自然塌陷,裸露於野,或農人耕作,觸掘墳塋,致墓誌不斷出土,散及尋常百姓家,張鈁留意及此,遂廣為搜求,闢地建齋,妥為保存,因其事先曾與于右任達成協議,魏志歸於而唐志屬張,遂使千唐志齋成為全國珍藏唐志最集中的地方。而近三百方北魏墓誌,都由張鈁先生送歸於右任,於氏運至陝西三原老家,解放後收入西安碑林,西安碑林的碑廊展示的魏碑,皆為洛陽所出。

墓誌之作,起於東漢晚年,盛於北魏、隋唐,不過東漢、西晉墓誌記載簡略,僅題姓名、卒年、葬地而已。及至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推行漢化政策,促進民族融合,規定拓跋氏死後,不得“還葬代北”,於是貴胄勳戚,多覓窀穸於北邙。他們害怕朝代更異,陵谷變遷,難覓蹤跡,故墓多有志,以備後嗣覓蹤辯識。其墓誌大都有蓋,篆署朝代、官職、姓氏;蓋下為志,上刻志文,詳載死者官職、姓名、族源、生平事蹟、卒葬時地、配偶子嗣及對死者的讚頌言辭等,置於死者棺柩前,埋在墓穴中,後漸演成風,志多方形,遂成定製。墓誌銘文分為三部分,即志題,一般寫明朝代,志主職官、姓氏、籍貫等,如同文章的題目,第二部分為志文,記述志主身世,可以用十六個字來概括,即世系爵裡,生平事蹟,配偶子嗣,卒葬時地,即歌頌悼念死者的內容,如“彼蒼者天,曷其有極,造物忌才,人且奈何”,“一從長夜,萬載無歸”,“天道蒼蒼,幽路茫茫”云云,多為人生無常,天道不永的意思,來表示對死者的追念和生者的感傷。

千唐志齋所藏唐志上起武德、貞觀,歷盛唐、中唐以迄晚唐,其中包括武則天的改元,安祿山的僭號,無不盡備。志主身份有位極人臣的相國太尉,封疆裂土的皇親貴戚,雄踞一方的藩鎮大吏,職司守土的刺吏太守,官卑職微的尉丞參曹;也有優遊園林的處士名流,昧道參禪的真觀洞主,以及被深鎖內宮、淒涼一生,死而不知姓名、籍貫的宮娥綵女。這些墓誌記載著形形色色的人物及其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情況,提供了極為難得的珍貴資料,起著證史、糾史、補史的重要作用。千唐志齋的墓誌銘有兩大作用,一為糾史,一為觀書,千唐志齋可以說是一部石刻唐書,一部最原始的唐人檔案,一部波瀾壯闊的唐人生活畫卷,一部形神皆妙的唐代書法演變史,千唐志齋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她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