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掉你的二手人生

總有人抱怨說,自己委屈,活的沒有自我,活的累。累是正常的,大部分人的生活本來如此,這本是無可厚的;但卻不能沒了自我。

扔掉你的二手人生

身邊有個朋友,單身,三十歲了,有自己的工作,但和父母住在一起,這倒也正常;但問題是,父母的管控慾望的強烈已經完全超出了她的承受範圍,每天幾點起來,幾點睡覺,每頓飯吃什麼,每天穿什麼,今天可不可以出去,和誰出去,出去做什麼...都要事無鉅細的一一過問;戀愛了,男朋友今天和你去哪裡,做什麼,吃什麼,說什麼... 也要問個仔細;甚至應不應該和這個男孩子交往、今天應不應該和男朋友出去,也要她父母來定奪,身邊的親戚每每坐到一起,聊的無非就是,你都三十歲了,人家都抱上孩子了,跟誰過不是過啊,你為什麼還不結婚?

是建議還是命令?

這些人往往卻也很“機智”,他們最習慣說:“我們只是建議,你自己決定”,看似你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但如果你沒有按照建議去做,等待你的將會是無盡的嘮叨和洗腦,直至你崩潰妥協為止;而他們的機智就在於,這句話可以讓這些人即不用為建議的後果負任何責任,也不會落得專治的罪名。

扔掉你的二手人生

如果你按照他們的建議做了,落得個好結果,他們會洋洋得意的向你展示他們那超人的睿智;相反,如果落得個不好的結局,他們也大可事不關己的告訴你:“都說了,我們只是建議,你自己拿主意嘛”,是呀,自己做的決定,又怎麼怨得了別人。

如此這般,弄的這個朋友天天煩惱不已,卻又無可奈何,因為不想讓這些“關心”自己的人們不開心,不想被嘮叨到崩潰,便每天都過著自己不喜歡的生活,選擇著自己不喜歡的選擇。

這樣的生活,怎麼會不委屈,怎麼會有自我?我們可能或多或少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很多人對生活的定義其實只是他們自認為的“生存規律”罷了:你到了相應的年齡就要做他們認為到那個年齡就應該做的那些事情,如果你沒有做到,你就是異類,就是有問題的。

扔掉你的二手人生

如果你三十歲了,那麼你應該結婚了,如果你還沒結婚,甚至還沒有對象,那你一定是有問題的,你要趕快想辦法結婚,趕快過上他們認為的“正常”的生活。

如果你結婚都2年了,你就應該有孩子了。如果你沒有,那麼,你有問題,你得趕緊生孩子,過上他們認為的“正常”的生活。

如果身邊的人都在玩抖音刷快手,而你不玩,那麼,你有問題,你不合群,你不正常甚至怪異...

什麼是所謂的正常生活?

筆者在很多國家生活了多年,他們的生活理念和我們是截然不同的,那裡每個人都得到了很好的尊重;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

一個人在三十歲的時候其實還很年輕,還在邁向穩定的階段,還可以做很多事情;但在國內,如果你在三十歲的時候還沒有穩定的工作,沒有結婚,那,你就是有問題的;家人會質疑你的心理,社會會質疑你的能力。

可這一切,就好像你忽然落進了精神病院,正常的你反倒成了最不正常的那個人,每個人都認為你有問題,你甚至開始懷疑自己,開始苦惱並質疑自己的選擇,甚至開始嘗試改變自己,讓自己瘋瘋癲癲地迎合著一大群瘋子的品味。

當你最終獲救,從精神病院出來的那一刻,你才發現,你真的瘋了,瘋的那麼徹底,你再次變成了和大家格格不入的人,甚至開始質疑自己,懷疑人生。

其實,我們生活在社會中,難免或多或少地為了別人而活,但卻不能丟掉自我;因為無論如何,你的人生只有自己走完,沒人會為你的決定負責,也不會嚐到你錯誤決定的苦果。所以,要學會說不,學會按自己的思想走自己的道路,這樣你才不會過上別人走過的二手人生。

筆者真心建議,有條件的話,一定要多出去走走,看看。也許你會發現,人生也許還可以那麼多樣,那麼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