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歷史:科威特戰爭

科威特戰爭指的是1990年8月2-3日伊拉克對科威特發動的侵略戰爭,旨在推翻科威特政府並將之劃為伊拉克的第十九個省。

一、歷史背景

圖說歷史:科威特戰爭

兩伊戰爭期間戰死沙場的士兵

1980年到1988年的兩伊戰爭讓伊拉克經濟瀕臨崩潰,直接經濟損失超過3000億美元,不但耗盡近4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還揹負了約700億的鉅額外債。

圖說歷史:科威特戰爭

伊拉克的精銳之師“共和國衛隊”

但伊拉克的軍事實力卻迅速崛起,全國原有的常備軍從20萬一下子膨脹到了120萬,並且擁有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號稱“中東第一軍事強國”。

圖說歷史:科威特戰爭

科威特主要油田(深黃色區域)分佈圖

伊拉克如吞併富的鄰國科威特,則可謂一箭三雕:一可免除部分外債(科威特是伊拉克主要債主之一);二可擴大伊拉克的國土面積;三可獲取科威特豐富的石油資源和優良港口。

圖說歷史:科威特戰爭

富饒而美麗的科威特

二、戰爭起因

伊拉克方面宣稱:

1. 科威特違反歐佩克的規定,在1990年上半年石油日產量超標50萬桶,導致國際油價下跌,伊拉克因此損失了140億美元。

2. 科威特自古以來就是伊拉克國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應獨立存在。

3. 科威特長期以來一直在“蠶食伊拉克的領土”。

圖說歷史:科威特戰爭

伊拉克與科威特的地理位置圖

另一個不為人知的原因是伊拉克總統薩達姆非常憎恨曾結婚40次、生下70個孩子的科威特國王埃米爾•賈比爾。據說後者多次公開嘲諷平民出生的薩達姆,其高高在上的態度讓薩達姆很不爽。薩達姆被捕入獄後,曾親口承認策劃過暗殺賈比爾的行動,其中以80年代的一次暗殺最為有名。

圖說歷史:科威特戰爭

科威特國王埃米爾•賈比爾

三、戰爭進程

1990年7月31日到8月1日,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出面調解, 伊科雙方在沙特的吉達市舉行了會晤,未果。但雙方表示後續會談會在兩國首都巴格達和科威特城繼續進行。

圖說歷史:科威特戰爭

中東強人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

然而,1990年8月2日凌晨1點,伊拉克突然向科威特邊境發動了全面進攻。在350輛坦克的引導下,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的三個精銳師在空軍、海軍和兩棲特種部隊(共計10萬人)的配合下,如同潮水一般撲向了幾乎是手無寸鐵的科威特。

圖說歷史:科威特戰爭

行進中的伊拉克共和國衛隊T62坦克

儘管科威特猝不及防,但僅有五架戰鬥機的科威特空軍仍然英勇迎戰,結果全部被擊落,兩萬科威特軍隊只有5000人逃到沙特,剩下的被俘或被擊潰。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在空中和海上軍事力量的配合下,席捲了科威特全境。

圖說歷史:科威特戰爭

攻入科威特的伊拉克坦克部隊

短短的5個小時後,伊拉克的部隊就殺入科威特的首都,包圍了皇宮。在那裡,伊軍遭到了科威特皇室親衛隊的激烈抵抗,而帶領親衛隊的,就是國王賈比德的八弟法赫德親王。他的兩個兒子也和父親一起投入了戰鬥,全部壯烈犧牲。科國王埃米爾·賈比爾則率部分王室成員逃往沙特阿拉伯。

圖說歷史:科威特戰爭

英勇的赫德親王

四、戰爭結局

隨著伊拉克的後續部隊不斷進入,至8月3日中午,伊拉克已佔領科威特全境,戰爭結束。志得意滿的薩達姆隨即宣佈,將科威特劃為伊拉克的“第19個省”。薩達姆不僅把科威特的國庫和銀行存款洗劫一空,還將20萬大軍陳列在沙特邊境,繼續向世人昭示著他的慾望和野心。

圖說歷史:科威特戰爭

春風得意的薩達姆

五、後記

事實證明,入侵科威特是薩達姆犯下的一個戰略錯誤,這直接導致了後來的兩次海灣戰爭,導致了薩達姆政權的徹底垮臺,導致了薩達姆本人的悲慘下場。

圖說歷史:科威特戰爭

2006年12月踏上絞刑架前的薩達姆

後來薩達姆在獄中非常懊悔自己的貿然行動,說自己不該發動科威特戰爭,使得伊拉克陷入困境。然而,人類歷史的字典裡從來就沒有“假如”兩個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