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加上這兩味藥,可調理眩暈、胃下垂、氣虛自汗、發熱等症

作為養生界的一位“明星”,黃芪可謂是深受人們的喜愛,具有益氣固表、升舉陽氣、託毒生肌、利水消腫等奇妙的作用,我們總可以在它身上找到需要的功效。而在藥學的研究下,更是挖掘了它降血壓、保肝、提高免疫力等豐富的藥理作用,也讓它更受大家的歡迎。

當然,在中醫領域,對於中藥的配伍其實是十分講究的,而且裡面也有頗深的學問。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還可以將黃芪與其他藥物進行配伍,從而發揮出更多的養生功用。那麼,若是把黃芪同人參及升麻一起配伍泡水喝,能夠起到哪些養生之用呢?主要能夠調理以下三種問題。

黃芪加上這兩味藥,可調理眩暈、胃下垂、氣虛自汗、發熱等症

1.氣虛眩暈

眩暈其實是很常見的一個症狀,但其病機其實是很複雜的。除了暈車等特殊原因以外,最常見的便是由於肝風內動和氣虛而引起的眩暈了。頭目為清竅,而我們的脾氣則具有上升的特性,脾主升清,將飲食水谷所化生之清氣上注於頭目,從而使我們保持頭腦的清醒靈活。


若是脾氣虧虛日久,進而出現氣虛不升,則會出現頭暈無神,甚至多眠或者嗜睡等症。若平日裡大家發現自己總是無精打采,彷彿有睡不完的覺,同時還出現了食慾下降、時常洩瀉等症,則多需要考慮中氣下陷。人參、黃芪補益脾氣,黃芪、升麻固本升清,這時便可以使用黃芪、人參及升麻這一經典配伍。

黃芪加上這兩味藥,可調理眩暈、胃下垂、氣虛自汗、發熱等症

2.臟器下垂

在臟器下垂中,最常見者便是胃下垂以及脫肛,而在其中又以胃下垂更為常見。但目前針對於胃下垂,其實並沒有明確的西藥以及系統的診療方案以供我們選擇,因此其治療也是十分的困難,但中醫卻不這樣認為。中醫認為脾氣上升,還有維持臟器位置穩定的功能,若臟器下垂,則多從脾論治,證屬脾氣不升,故可用補中益氣湯進行治療。

而我們今天討論的這一養生配伍,其實就是來自於補中益氣湯中的關鍵藥對:黃芪、人參及升麻。而根據研究發現,補中益氣湯確實對於胃下垂有治療優勢,只是療程需長。因此,大家若是有胃下垂或是脫肛的煩惱,不妨試試用黃芪加以人參、升麻泡水喝。

黃芪加上這兩味藥,可調理眩暈、胃下垂、氣虛自汗、發熱等症

3.氣虛自汗、發熱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若脾氣不足,氣血失源,長期如此自然會導致氣虛。而氣虛不固,營衛不充,腠理疏洩,就會引起自汗;而清陽不升則下陷,陰火上犯,而致發熱。針對氣虛引起的發熱和出汗,也可以使用這一搭配。黃芪和人參固本益氣,而黃芪還可固表止汗。升麻則升提陽氣,使清陽以復。

其實黃芪、人參以及升麻這一經典藥對,本身就來自於中醫十大名方之一的補中益氣湯,其補中益氣和養生功效自然是非常豐富的。如果我們有相應的需要,也是可以將這三種藥物用來泡水服用。不過如果有上盛下虛、陰虛火旺或者麻疹已透者則不宜服用。

另外,這個藥對整體的用量不宜太大,黃芪與人參均為大補之品,過量容易使人的身體不耐受強有力的補性,且其中的升麻用量宜小,過量過大會出現頭暈、震顫、四肢拘攣等問題。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無常,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