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紀錄片:這樣的孩子才有未來

01 高分紀錄片的由來

教育,不僅是中國各個階層共同焦慮的話題,也是全世界家長的共同難題。

提到孩子的教育,最常見的兩句話,一句是“少年強則國強”另一句是“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放眼周圍,每個中國父母幾乎都被圈在了應試教育的藩籬之中。

教育孩子是道思考題,而關於教育方式的討論,也一直層出不窮,只不過從來都沒有過明確的答案。

8月28日,紀錄片《他鄉的童年》剛一開播,豆瓣評分就已經達到9.0分,現在已經升到了9.2分。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紀錄片:這樣的孩子才有未來

這部紀錄片的導演+製片+策劃+記者,都是周軼君。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陌生,大部分人認識她可能還是通過《圓桌派》和《鏘鏘三人行》,除此之外她還當過,戰地記者,也是國際議題記者和寫作者,當然還有個身份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影片最初的創作動機,就來源於導演周軼君和自家孩子的日常。有一次她正要出差,出門前孩子央求媽媽不要走。這時孩子的外婆說:媽媽不工作怎麼有錢給你們買玩具和好吃的?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紀錄片:這樣的孩子才有未來

聽了這話,周軼君自己心裡感到疑惑:“咦,媽媽工作只是為了錢嗎?媽媽工作你們就可以不斷要玩具?這麼說是不是讓孩子覺得自己很可恥?我想擺脫“上一代”的語言,卻沒有新的詞彙。如何在十秒之內有力說明媽媽工作是為了什麼?”

這件事,讓她意識到,我們總是在以慣性教育下一代。也讓她開始反思:父母和孩子需要新的溝通方式。於是就有了這部《他鄉的童年》,導演走訪芬蘭、日本、印度、以色列及英國等五個國家,最後回到中國,踏上一趟關於教育哲學的思考之旅。

前兩集分別去到了日本和芬蘭,要知道,芬蘭向來崇尚個人空間第一,而日本卻是以集體主義至上而聞名世界。兩個國家的教育理念,包括從教育方式、學校的細節、老師的態度,都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紀錄片:這樣的孩子才有未來

看這部紀錄片,不僅可以對比日本和芬蘭的教育,更可以根據其他國家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反觀我們自己的教育,從而取其精華,融匯昇華成自己的一套教育理念。這部片子裡,有太多的細節,值得我們深思了。

02 日本的集體教育

第一集是日本篇,導演帶我們去了兩個日本的幼兒園。

日本是一個極重團體和規則的國家,所以幼兒園的學生,從著裝、儀表甚至到動作和聲音,都是整齊劃一的,一舉一動都好像是複製粘貼過的一樣。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紀錄片:這樣的孩子才有未來

幼兒園裡面有幾個小細節特別令人印象深刻。日本向來被稱讚為做事嚴謹且漂亮的國家,大概就是因為日常生活中的這些細節和行動,去培養孩子們,在意和照顧他人的感受。

①“壞了”的推拉門

孩子的教室用的是手動的推拉門,不像自動的門,打開關閉都跟孩子們關係不大。而且門上有個特殊的設計,故意讓孩子無法在第一次關門時就將門完全的嚴絲合縫,門沒關好,需要再關一次才行

如果孩子忘記了把門關好,靠近門的孩子就會感覺冷,這樣的設計是為了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很重要,避免因為自己的行為給他人帶來困擾。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紀錄片:這樣的孩子才有未來

②門口的鞋印

打開門,還可以看到地板上繪有拖鞋的圖案,提醒孩子在進門脫鞋的時候要把自己的脫鞋擺放整齊,這其實就是為了規範孩子的行為舉止。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紀錄片:這樣的孩子才有未來

③沒水槽的水龍頭

這所幼兒園的水龍頭也很奇怪,因為沒有水槽。而原因是,沒有水槽的水龍頭,如果一直開著,就會濺溼自己的鞋子,這樣孩子就知道要及時關上水龍頭,可以避免浪費水。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紀錄片:這樣的孩子才有未來

④不平整的草坪

幼兒園的活動場地,有一片草坪,看上去高高低低的並不平整,導演問難道草坪不修理嗎?設計者回答:校長會一年修理一兩次,但是會保留不平整的地方,而且草的種類也是不一樣的,有的還會開花。

之所以不去做得特別完美,是因為他們覺得給孩子帶來不方便更好。

面對不方便,孩子會開始思考,形成他們自己的理解。如果草是平的,孩子們不用操心,也就不會產生思考。

這就是日本教育的特色。在日本的社會里面,團體的行動、對周圍人的感情都很重要。因此,也會擔心孩子沒有自己的個性,活得太壓抑。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紀錄片:這樣的孩子才有未來

不過,日本的教育,並非只有整齊劃一,也有一些“脫線”的部分。

比如在日本幼兒園中,一般孩子們的一天是從晨練開始的,有固定的時間和場所,讓孩子們在土地上光著腳瘋狂地跑,瘋狂地跳,爬上爬下,大聲喊叫,就是為了喚醒他們的身體,從而更精神、元氣地開始一天。

幼兒園裡有樹,孩子們可以去爬,當然下面有保護網;還種植了“洋蔥”,供孩子們去聞味道、去觸摸、或者去品嚐。而且幼兒園還有馬,孩子們可以自己去餵馬吃草,生日的時候,還可以騎馬走一圈。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紀錄片:這樣的孩子才有未來

日本的教育,並非是要所有人都像機器人,做同樣的事,而是認同個體差異的同時,創造出能夠包容差異的氛圍和迴響。

03 芬蘭的無競爭教育

再對比芬蘭,就是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芬蘭這個被稱為教育第一強國的國家,有著全球最普惠的教育體系,最優秀的創意型人才儲備,並且總能在國際測試中獲得足夠好的成績。他們究竟有什麼教育的秘密武器呢?

最特別的應該就是,在芬蘭,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極其自由。小學和初中階段,他們沒有任何形式的考試和競爭。學校唯一評估的不是在學科中學了多少知識,而是如何學習。如何自己學習,如何搭檔學習,如何以小組為單位學習,以及面對任務時的責任感。

①跨學科現象教學

在芬蘭,每週五都會有一個跨學科教學,老師可以自己選定教學主題及所涉及的學科。比如拉妮老師上的課是“時間、年齡、我自己”,在一節課裡,涵蓋了藝術、數學、芬蘭語言文學、生物知識等。

在課上,老師會讓孩子拿出學校發的每人一部的ipad,在iPad上拍照或者錄音,記錄下現在的時間,錄音說出自己對時間的理解;還會讓孩子做出適合在芬蘭過冬的臉龐;甚至帶孩子去康復中心和老人相處……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紀錄片:這樣的孩子才有未來

②自然教育

芬蘭另一個沒有圍牆的課堂,就是在自然裡的教學。老師把孩子們帶到森林裡,會給孩子發一張色卡,讓孩子去找與色卡對應顏色的物品;還會給出一些形容詞,比如“可愛的”“噁心的”,讓孩子在自然中找到與相匹配的顏色。

老師說,森林裡什麼課都可以教,上一節他們就上的數學課。在課上,讓孩子們把嗅覺、觸覺、視覺等所有感官打開,利用自己的觀察力和想象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把他們描述出來。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紀錄片:這樣的孩子才有未來

導演問老師,帶孩子們到森林裡,是期待他們學會野外生存的能力嗎?老師回答:我想最主要的目的是培養孩子和自然的關係,好讓他們學會愛惜和保護自然。

③積極教育

全芬蘭最重要的東西是“積極教育”,即便有人不擅長數學,不擅長科學,不擅長文學,不擅長藝術,也不是什麼大事。因為他們仍然可以發現自己的力量。可能是為人公正、有創造力,有雄心、擅長團隊合作、或者很善良,有毅力、有好奇心、同情心,還有愛,愛是最重要的事。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紀錄片:這樣的孩子才有未來

在芬蘭,如果學生不擅長某個學科,老師們會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不是有什麼問題,而不會認為是那個學生有問題。

比如有孩子真的不擅長數學,老師會想辦法悄悄地把數學引進孩子感興趣的事物裡,如果孩子喜歡小汽車,就用小汽車來教學,如果喜歡樂高,那就用樂高來教學。然後數學就會變成他們的擅長之物,因為老師相信,他們本來就擅長。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紀錄片:這樣的孩子才有未來

④平等教育

芬蘭教育裡,最重要的一個關鍵詞是“平等”,孩子們不用競爭,不用因為考不上大學而大有壓力。因為即便高中畢業考不上大學,學生們還有其他可靠的生存選擇。他們所接受的教育是“任何工作都是好工作”。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紀錄片:這樣的孩子才有未來

每個國家都有貧富差距,但是在芬蘭,這種差距不會影響下一代的教育質量,芬蘭沒有所謂的貴族學校,不管家庭出身如何,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平等對待。

老師不會過問家長的工作和收入,只關心學生們在學校的歸屬感。所以在芬蘭學生的觀念裡,不存在“競爭”和“成功”,因為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都一樣好。

當你問一個九歲的孩子,什麼是成功,他會給出以下回答: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紀錄片:這樣的孩子才有未來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紀錄片:這樣的孩子才有未來

除此之外,芬蘭是完全不容許任何的暴力存在的、包括語言暴力。

有個華裔爸爸說自己曾經因為彈過孩子腦門,被老師報告給“兒童保護部門”,被安排了三四次的談話,每次兩到三小時。因為芬蘭的教育理念是,家長對待自己的孩子,要像對待成年人一樣平等,要尊重他們。

最動人的是,芬蘭人認為,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與別人競爭,而是為了自我提升。要避免給別人貼標籤、不要否定別人、貶低別人。

最後,在畫畫的時候,導演跟一個芬蘭的老奶奶聊天,得知她從來沒有學過畫畫也算不上擅長,只是從小就喜歡,所以就一直在畫,導演聯想到自己小時候,總是被否定,這個不行,那個也做不好,感動得哭了。因為她這才開始明白,為了生活而學習,到底是什麼意思。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紀錄片:這樣的孩子才有未來

父母必看!豆瓣高分紀錄片:這樣的孩子才有未來

我們的社會從來都沒有一所“父母學院”,養育孩子都靠自學。也許究竟該如何教育孩子,我們永遠都沒法獲得一個具體的答案。

但是這部紀錄片給了我們一個去反思的機會,也提供一些例子,讓我們去改善我們目前的教育方式。

或許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可以不那麼功利,只看成績和以後的收入或者職業體不體面,而是開始思考,我們究竟想要我們的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未來不止一個樣子。”

“學習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也許我們不能改變大的環境,但是作為父母,我們至少可以記住這兩句話,然後學習、反思、努力,在有限的條件下,幫助孩子成長為更好的更幸福的人。

---------------------

關注@芝士父母,育兒路上與你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