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桂林人把朋友稱為‘狗肉’的傳說,故事原來那麼有氣節

作者:桂林人論壇網友 矮山堂

做為土生土長的桂林人,我對把朋友稱為‘狗肉’的方言,早習以為常。若不是某次一位外地來桂居住的朋友,問起這事背後的緣由典故,可能到現在我都還一頭霧水。--不過,民間口語方言本就難以考究,只能在眾多口口流傳的傳說故事中選其比較符合歷史邏輯做為記錄!桂林俚語的傳說眾多,這只是其中之一,如果還有其它


關於桂林人把朋友稱為‘狗肉’的傳說,故事原來那麼有氣節


故事的背景,定在明末清初那個外族入侵的年代。當時原是毛文龍部的孔有德投了清,為滿人打朝鮮、鎮壓江南後,出征廣西時封為定南王!孔有德入駐王城後,,新朝初建正是用人之際;為收攬人才,其特意恩准居住於桂的名士,可不拘一格入旗(八旗中的漢軍正紅旗)為官。這消息,在桂名士之間沸沸揚揚,有人辭官不做,有人連夜趕場;誕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而這把朋友稱為‘狗肉’的傳說,也緣生於此!
傳聞,當年為避戰亂,江南儒士雷鳴春(綽號:雷酒人),與同是名士的好友楊仁弩,定居於酒壺山下(現在七星景區的駱駝山)。定南王孔有德,特意恩准入旗為官的詔書,同時間不僅送到了雷鳴春處,也同樣送到了楊仁弩處。生性孤傲的雷鳴春,嗤之以鼻丟與一旁置之不理;而一心想要功名利祿的楊仁弩卻為此心動不已,整天捧著詔書,在院子裡來回的踱步思量!
眼看期限將至,又想要牌坊又不捨烏沙富貴的楊仁弩,終於決定賣祖求榮,連夜通宵達旦的整理行囊,準備第二天不告而別,直接過江(灕江)走水東門(現解放橋處)去王城覆命。但這一切又如何瞞得了,既是鄰居又是好友,且同樣收到詔書的雷鳴春。


生性孤傲的雷鳴春並沒如尋常儒生一般,去長篇大論的名正言厲的勸解。而是默默的親自炒悶了一鍋稻香狗肉,天不亮就命僕人挑著爐、肉、酒盞與座椅擺到飛來石下(七星景區花橋旁)等候著,他知道若楊仁弩要過江覆命,此是必經之地!
天剛矇矇亮,楊仁弩果然帶著包裹行囊趕去覆命,經過花橋飛來石下時,遠遠的就看到雷鳴春正獨自邊吃著爐火悶的稻香狗肉邊自飲,知道是躲不過了,只好硬著頭皮走上前!雷鳴春瞧見楊仁弩過來,放下筷子向其一抱拳拱手道:“老兄,若還是朋友,就坐下來同飲同吃--如若不然,就敬聽尊便了!”
同是儒士的楊仁弩如何不知雷鳴春的用意,狗肉是漢人傳統飲食,而為滿人禁止,現在要入旗做官,就得隨滿人的風俗--這狗肉是不能再碰了的;況且這抱拳拱手,也是漢人的禮節,而非滿禮(作揖打千),現在既然已決意入旗為官,這漢禮是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思索良久,終抵不過那高官厚祿的誘惑,仰天長嘆對雷鳴春說:“哎!--酒人!--你自己吃吧!--我陪不了你了!--你我以後分道揚鑣!”說完,頭也不回的走了!
雷鳴春瞧見楊仁弩不還禮、不吃肉如此說,知道其意已決。也不再囉嗦,而是自己獨自坐在飛來石下邀過路行人同吃同喝--直到酩酊大醉!

從此,以‘狗肉’喻‘朋友’的故事就在民間流傳!非滿旗的漢人,為了表示自己的民族立場與高風亮節,也就把看得起的朋友稱為‘拱手狗肉’。後來隨著時間的流逝,民國建立後拱手禮也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而大夥也就逐漸把‘拱手狗肉’簡易成了‘狗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