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溝通,是爸媽給男孩最好的禮物

低聲溝通,是爸媽給男孩最好的禮物


01

前幾天和孟姐出去吃飯,她的兩個兒子吃完飯,看了一會手機,就在店裡玩起追逐打鬧的遊戲。

“不要到處亂跑!聽到沒有?”孟姐大聲警告孩子。

倆孩子好像沒聽見,玩得更歡了,弟弟更是跑出了飯店。

孟姐大喊:“快去把弟弟喊回來,我看不到他了。”

大兒子愣愣地站在門口,望著越跑越遠的弟弟,不知道該怎麼辦。

孟姐只好自己跑出去把弟弟抓回來。

不一會兒,兄弟倆又拿起扇子,對著門口蒸包子的水蒸氣狂扇。越玩越起勁,弟弟還從煤氣罐和蒸箱的縫隙中間鑽進去。

“你想燙死自己是嗎?”孟姐生氣地大吼。“叫你們不要搗蛋了,到底聽不聽?!”

兩兄弟好像有發洩不完的勁兒,永遠沉浸在打鬧的世界裡。

好好的一頓飯,孟姐吃了倆小時,吼了無數次。

好多父母都有過相似的體驗,尤其是家裡有男孩的,他們往往生性活潑好動,總是調皮搗蛋,似乎不吼幾嗓子,根本沒有一點反應。

家長更容易無意識地提高音量,以為只有聲音足夠大,才能把那些話傳入孩子的耳朵裡,要足夠生氣,孩子才會停下來聽你的。

可是過不了幾秒,孩子又故伎重演。

為什麼孩子總是不聽話?

或許我們應該想想,是不是我們和孩子的對話出了問題。

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在《高效能家庭的7個習慣》中說道:

“我們習慣於對家人大喊大叫,指責而不去理解,命令而不去溝通,我們都忽視了最關鍵的一點:有效溝通。”

從心理學角度上看,男孩的情感表達能力比女孩弱,但是男孩的心思比女孩更敏感,男孩其實更需要父母的關愛和注視。

你越大聲吼,他越皮,越想引起你的注意。

比起大喊大叫,低聲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溝通方式;

和聲細語的溝通方式,才更適合對付情緒激動的男孩。

02

曾經看過一個心理學實驗:實驗人員將媽媽超過85分貝的說話錄音,放給10名7-10歲的孩子們聽,然後讓孩子們寫下錄音的內容。

結果,只有13.3%的孩子寫對了。

實驗結果表明,說話的聲音越大,孩子的注意力就越無法集中,教育的目的更無法達成。

網上曾經有一段很火的視頻,一名小女孩被批評後,反過來教育媽媽,“能不能好好批評?”

小女孩說,媽媽“總是在那裡罵人,嗷嗷嗷嗷嗷地喊!誰想聽你們的?!”


“動畫片裡面的家長,他們都是不罵孩子,不打孩子,只是批評讓他改正,他們不也改正了嗎?”


小女孩稚嫩的話語,讓人捧腹大笑之餘,也引起家長的深思。

孩子其實大多數時候,都知道自己錯了,也願意去改正。

但是聽到父母“嗷嗷”地衝他們大叫,不僅傷了孩子的自尊,更把憤怒的情緒傳染給了孩子。

這樣的情況下,孩子當然不願意配合。

最溫柔的話語,才最具有感染力。

好的教育,都是潤物細無聲的。

低聲教育,降低不僅是你說話的分貝,更是那顆愛孩子的心。

敏感的孩子在和你交流時,看重的不是你說話的內容,而是你說話的語調。

低聲說話,傳遞給孩子的是愉悅、平靜,那他就會跟隨你的引導;大聲嚷嚷,讓他感受到的是壓抑、恐懼,他只會離你越來越遠。

教育的本意,是愛還是嫌棄,都藏在你說話的音量裡。


03

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

只是,讓孩子體會到嫌棄和指責,卻不是父母教育的本意。

我們要學習使用更好的溝通方式,讓孩子明白我們對他的期待和要求。

1. 深呼吸,放低音量,平和說話。

心理學研究發現,情緒往往是瞬間急劇攀升,並在短時間內到達一個頂點,然後慢慢回落。

而這個時間是平均7-10秒。

當你面對一件事,內心產生很多情緒時,先叫自己暫停7秒。

深呼吸讓自己按住在那個當下,什麼都不要做,過了7秒後,你的情緒可能就不再那麼強烈。

再有意識地告訴自己,降低聲調錶達自己。

2. 使用描述性詞彙,代替情緒性表達。

我們很多時候,喜歡帶有情緒性地描述一件事,藉以表達當下的憤怒和失望,不小心卻觸發了孩子的自尊心。

“你怎麼這麼笨,一點小事都做不好。”“別來煩我!”“滾!”

這一個個情緒化的詞語,就像一把匕首,深深地插進孩子的心。

這些評價性的詞彙,只會給孩子帶來挫敗感和無力感。

《非暴力溝通》中教我們最重要的一個溝通要素,就是描述事實。

“你的作業幾乎都寫對了,就差這一點。”

“媽媽正在工作,你在我身上動來動去會打擾到我。”

明確告訴孩子,他的哪些具體行為給自己造成了影響,請求孩子的配合,比起武斷地拒絕,更易於獲得孩子的支持。

3. 換個角度,側耳聽聽孩子的聲音。

有時候,我們不妨問問孩子,發生了什麼。從孩子的角度看看世界,也許答案又會不一樣。

昨天吃完飯後,我在廚房洗碗,客廳靜靜地,感覺有點不妙。

回頭一看,孩子在客廳玩水。

孩子正要把杯子裡的水倒到地上,正好看到我探出頭來,定住了。

我忍住怒火,問他:“你在幹嘛?”

“我在洗手。”

原來,孩子的手髒了,我深吸一口氣:“到廁所去洗。”

孩子聽了,低頭看了看地板,似乎才發現地上的水,回過神來,小心翼翼地拿著杯子,走進廁所洗手。

有時候,我們以為孩子在搗蛋,其實,孩子只是太過於沉浸他自己的學習和活動中,沒有發現自己給別人帶來的困擾。

而當我們降低聲調後,會發現孩子也更願意聽我們的道理,更容易去注意低聲教育的內容。

04

你永遠不知道一句無心的回答,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最近,臺灣的一個視頻,就做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測試。

他們讓媽媽回憶平時對孩子發火的場景,重現當時的情境。

房間另一頭,不知情的孩子給媽媽打了兩個電話,詢問媽媽什麼時候到。

媽媽模擬以前回應的聲音和語調,在電話裡不耐煩地大聲說道:

“你要幹嘛?我在騎車快到了,等一下”“怎麼樣啦?煩耶,一直打幹嘛”“煩耶”

當孩子聽到媽媽最後一句“煩耶”時,委屈感一下子湧上心頭,小女孩捂住眼睛,忍不住地傷心落淚,沉浸在失落、沮喪的情緒中,久久不能自拔。

那一頭,媽媽在屏幕前看到孩子的表現,驚訝地張大嘴巴,難以相信自己無心的一個回應,孩子竟然這麼快就落寞了。

媽媽走過去,心疼地抱著孩子,內疚不已。

媽媽決定換一種語氣、語調,去和孩子好好溝通:“再等我一下下,我2分鐘後就會到。你可以去找找老師。”

而不是把自己焦躁、不耐煩的情緒傳染給孩子,讓孩子替她承受這些負面情緒。

因為有愛,每句話要輕聲說;

因為有愛,每句話要好好說;

因為有愛,每句話要靜靜聽。

願家長都能用心傾聽孩子的智慧,低聲把愛傳遞給孩子。

低聲教育,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