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古鎮裡煮雨

散文|古鎮裡煮雨

淨手,焚香,撫琴。

窗外滴滴答答的雨點,落在青石板上,落在翹角飛簷上,也落在我的心裡。這一落,便似停不下來了。

琴音在雨聲裡漸漸消歇,尚未燃盡的香在這有聲的靜默裡依舊嫋嫋。雖是淺夏,卻因為這雨多了一分寒意。我不滿足於只在空曠的屋子裡聽雨,索性離開琴案,甚至不及去倚靠平日裡愛極了的木頭門框,但把整個人都交給了雨。是了,古鎮裡煮雨,未必煮出火熱,卻極有可能是清涼。

不知道還有誰如我一般,看得見這雨水的蒸騰。霧氣氤氳出一幅絕美的圖畫,歲月便模糊在畫裡,濃濃淡淡,清麗且脫俗。

烹茶於壺,煮雨以心,同樣都有一縷清幽,讓人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裡多一份寧靜。然而,茶香透骨,雨氣入心,前者是品味,後者靠修行。只是這種感覺,別處不容易得到,惟有古鎮。古鎮也並非處處都能如此,當曾經的淡遠清高在繁華紅塵中被完全淹沒,沾染了太重煙火氣的那些古鎮,也便俗了。

我落腳的窯灣古鎮有大不同,她曾經被歷史遺忘過,而今也尚未洗盡全部蒙塵,看似已經朝著現代文明跨出了一小步,偏又一副欲拒還迎的樣子。就這個樣子最好了,正如我在另一篇文章裡說的,她不媚不妖,有七分書卷氣息,還有三分市井味道。這樣的比例分配也是剛剛好,讓她不至於過分離群索居,但更不至於流俗。

散文|古鎮裡煮雨

雖然誰也不能保證,有那麼一天窯灣終究也會淪落成一個只是供遊人拍照與消費甚至是豔遇的場所。不過那又如何?至少現在我可以盡情享受她的靜謐,她的高冷,譬如在向晚的清風裡發呆,譬如在漫無目的的閒逛中聽雨。

古鎮的老樹,或盤根錯節,或煢煢獨立,在我一路閒散的遊歷中沉默。皂莢樹上的果實長長的垂掛在雨中,陡一閃眼,還以為是一幅青紗。高大的棗樹上,綴滿了一粒粒綠色的寶石,因為雨水的浸潤變得更加透亮。古槐們恰似得了天地的靈氣,枝繁葉茂卻也罷了,還兼滿樹細碎的白色花朵,風過後,搖落一地繽紛。所有的樹木花草,都在這夏日微雨中,愈發挺拔或是清朗。它們想來也知道,這是天地賜予它們的玉露瓊漿,所以不遺餘力的盡情享受,也不顧一切生長的愈加繁盛,好似在向上蒼訴說心中的感激之情。我不曾看到狂風驟雨中它們的樣子,但想來就算遭遇上,過後它們依舊是要蓬勃出一股力量來,回饋這場大自然的肆虐或是恩賜。

人生如茶,紅塵如雨,茶有濃有淡,雨亦有疾有徐。能在微雨中從容,暴雨中安然,需要有一種心境。這種心境,是青山不厭三杯酒長日惟消一局棋的淡定,是名應不朽輕仙骨,理到忘機近佛心的超脫。恰如此時古鎮,不因你留戀人間紛擾便冷眼相待,亦不因你眷顧她的清冷而許你太多繾綣。

觸摸已經為數不多的古建築,老牆上的青苔似在訴說年代的久遠。其實,相較於秦磚漢瓦,它們還只算得是掛著紅肚兜的小娃娃,但此時卻在絲絲細雨裡,處處透出滄桑的味道。人生便略顯短暫了,譬如我現在,恍如花開半夏,匆匆告別花季,回首來路,有一半明媚,有一半惆悵。還好,這個時間已經足夠令我笑對人生聚散,歲月蹉跎。古鎮裡這一場雨,遼闊了我人生的銀幕,悠遠的不單單是時間。

散文|古鎮裡煮雨

“踢踏!踢踏!”小巷的盡頭,隱隱傳來好似木屐踩了青石板的聲音,偶爾還好像濺起了水花。我想象有個溫婉又俏皮的女子,正著一身民國時候的素衣朝我走來,挽著嫵媚卻不妖冶的髮髻,撐一把小巧的油紙傘,和四周的雨絲玩一場若即若離的遊戲。這樣的雨巷裡,真的只適合那些既帶著古典味道,又不乏摩登氣息的女子穿過。而我,或者你們,只需看她披一肩零落的凌霄花,淺笑間飄然掠過,留下香風一縷,醉了心田。

雨中的窯灣,也愈發的水波瀲灩。窯灣西邊依傍著黃金水道大運河,當年水運繁盛時節,曾經日過桅帆千杆,夜泊舟船十里,即便今日,陸路與航空的交通發達讓運河水道漸漸退出歷史舞臺,置身河邊,依舊可以看得見帆桅林立、舟輯相連的壯觀景象。運河岸邊的淺灘上,盛長蓮藕紅菱、薄草蘆葦,沿河風光帶更有各色花草嬌豔可人,伴著陣陣荷香,叫人流連忘返。

古鎮裡的水域雖然不甚遼闊,但因了幾處小橋流水,且是在雨簾掩映當中,倒是更多了一分江南水鄉的柔美。黑篷的小舟安靜的泊在水面,因為是雨天,也就少了遊客的青睞,很有些遺世獨立的味道。對岸的蘆葦叢裡,偶爾飛出一隻不知道究竟是鷗還是鷺的鳥兒,翅膀撲稜一下,在河面扇起道道水紋,一漾一漾的向四周盪開,美的叫人心顫。

這一刻,心靜如水。所有煩瑣的過往,都似隨點滴細雨落在這河裡,須臾不見。我微笑。這雨,才算是煮出了味道?

散文|古鎮裡煮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