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排雷丨不論跳不跳槽,求職越早明白這幾點越穩


  “我該離職嗎?”這一話題已經上了脈脈職言討論熱榜。每個想跳槽的人,背後都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崩潰。


  本期特別策劃:程序員職場問題大排雷。不管跳不跳槽,求職越早明白這幾點越好。


  01


  進大廠還是進小公司


  職場問題一:到底改進大廠還是進小公司?


  職場排雷:條件允許的話,儘量進大廠。


  進大廠:


  1.有機會接觸海量數據,雖然你是在擰螺絲釘,但是在大廠,擰螺絲釘的規範也是很多的,每一個規範後面都是血淚的教訓,只要你搞明白這些規範的原因,就少走很多彎路;


  2.有機會接受大數據量的洗禮,會讓你對底層數據結構,存儲,事務,線程安全這些都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實戰。


  3.有機會接觸牛人,不是說小公司沒有牛人,多跟牛人接觸,你才能變得牛起來。


  4.規範的流程。流程的摸索,需要要花大量的時間。大公司有規範的流程,在實際操作中你會慢慢領悟出各方面的權衡和選擇的精髓,這個東西靠看書是看不到的。


  小公司的優勢在於,可以從頭開始跟著公司一起成長,接觸到的面也比較廣。


  02


  入門選擇什麼語言


  職場問題二:入門選擇什麼語言?


  職場排雷:看清自己的需求,選擇簡單的語言。


  越是複雜的語言就越極客,所以要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入門簡單的語言。


  學C語言,那你很可能是要搞嵌入式開發;


  學Java,那你是做Android開發,電商服務器開發或者Hadoop開發;


  學PHP,那你是要做Web後端服務器開發;


  學C#,那你很可能是要做遊戲開發了;


  學Python呢?那可能是Web全棧開發,大數據分析、爬蟲開發,人工智能開發,自動化運維工作,雲計算工作。


  03


  學技術選深度還是選廣度


  職場問題三:學技術選深度還是選廣度?


  職場排雷:要看能力和興趣。


  如果對技術感興趣,對業務和管理興趣不大,那就選深度。


  如果選深度,那麼對底層的原理一定要吃透,不要只選擇掌握一門語言的深度就可以了,要跳開一門語言去思考總體性的問題,這往往是操作系統,網絡,算法這些更底層的層面,語言只是你涉入這些領域的入口而已。


  如果對業務和管理更感興趣,那就選廣度。


  如果選廣度,除了基礎的技術能力(技術能力是根本,即使管理崗,技術能力也不能太弱),管理,業務之外,還要多瞭解一些運營,產品,甚至學習一些金融學的知識。


  如果走上綜合型或者管理型的崗位,在一個公司的人脈積累是很重要的。


  比如,你得搞清楚你的系統需求為什麼是這樣的,各個環節之間是怎麼配合的,為什麼能夠運營成功,後期的維護流程是怎樣的,技術上是怎麼配合的,獨立的服務之間是怎麼組合的,這就需要除了完成技術功能,瞭解技術構架,還得多跟產品,運營人員溝通。


  04


  要不要996


  職場問題四:要不要996?


  職場排雷:儘早搞懂產品線的所有業務和技術流程,剛入職不要介意 996。


  之前我們發過一個討論帖:該選擇15k的996還是10k的8小時工作日。


  事實上,工作中不要只滿足完成手頭任務,業餘時間多學習核心的代碼庫,不要太在意此時的工資和加班時間,只要能多方面的學習和了解就去做,爭取在 1-3 年之內至少把你所處的產品線的所有業務和技術流程都搞明白,對使用的中間件技術也儘量的吃透搞明白,總之就是多學習,只要能學到新知識就不要錯過。


  05


  未來的職業規劃是怎樣的?


  職場問題五:未來的職業規劃是怎樣的?


  職場排雷:要看清自己的綜合實力,要不你有別人不具備的技術能力,要不就是你有綜合的業務和技術整合能力,根據自己的特點而定。

職場排雷丨不論跳不跳槽,求職越早明白這幾點越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