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與甘州名稱的由來

在河西走廊中部的南山之北、北山之南,武威(金昌)以西、酒泉以東的這個地方,歷史上既稱為張掖,亦稱為甘州。人皆知之張掖就是甘州,甘州也就是張掖。那麼,何時為張掖,何時為甘州,孰前孰後?又何名為“張掖”,何名為“甘州”?史志資料為我們作出了基本的答案。

先說“張掖”──

“張掖,位於河西走廊中部, 南依祁連山,北靠合黎、龍首諸山,中間為廣袤平川,境內自然景觀壯麗。”“張掖自古以來就是開疆定邊,保衛中原的前哨陣地,是通往中亞、西亞以及歐洲的要衝,也是‘絲綢之路’的重鎮。”“張掖在洪水時代,完全為一大湖,弱水(黑河)氾濫其中,無所謂大陸也。禹導弱水至於合黎,居民始有耕地。”……在眾多的古人文獻、今人文章中對張掖的地理位置和歷史地位,大都執此意之說。此說對此地今張掖而言,無可非議。然而,從“張掖自古以來”、“張掖在洪水時代”一說來看,似乎張掖從古至今只有今天這裡的這個張掖,而無他地的另一個張掖。史籍回答是:非也。

事實上,我們今天張掖的這個“張掖”,是來自於昨天武威的那個張掖,可說是“東名移西”或曾“東西同名”。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漢王朝為了趕走匈奴,統轄河西,遠通西域,於當年對河西地區實施了兩大戰役,一是春天派霍去病率騎兵一萬與匈奴激戰於焉支山,斬虜八千多人,大獲全勝;二是夏天又派霍去病率數萬騎由北地(今慶陽環縣一帶)出發西行二千多里,直抵居延,南進祁連山,殲滅匈奴軍三萬餘人,迫匈奴渾邪王殺休屠王后率四萬餘眾投降漢王朝,從而使整個河西走廊納入西漢版圖。漢武帝為了實施完全控制河西的宏略,於漢元鼎元年(前116年)派數萬人渡黃河修築了令居塞(今永登縣西北)及以西的長城,並從中原遷來數10萬漢民散居河西,開始大規模屯田。這一舉措為漢王朝從根本上佔領河西,打下了戰略性的軍事基礎和經濟基礎。接著又於翌年(前115年)選定走廊中部渾邪王故地角樂得城,設立了漢王朝統管河西的第一個行政建制——酒泉郡。郡名以角樂得故城“泉甘似酒”而得名。郡轄河西走廊全境。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漢王朝對殘留河西的匈奴窮追不捨,又派大將趙破奴率萬騎從令居出發,對匈奴進行了最後掃蕩,徹底消除了河西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在疆域擴大,移民驟增的情況下,於是年在酒泉郡空曠的東部,也就是今武威市,設立了張掖郡,郡治在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設置的張掖縣(今涼州區東南60公里處的張義堡)。轄域為東到黃河,西至焉支山。

漢宣帝地節三年(前67年),在駐今涼州區境內的張掖郡又分置武威郡,郡治武威縣(今民勤縣東北)。漢元帝建昭三年(前36年),西漢王朝在今永昌縣南者來寨設置驪靬縣後,對河西各郡的區域作了調整,郡治亦作了變動。酒泉郡治由今甘州區西城驛靬得縣城移駐今肅州區城區的祿福縣城;張掖郡治由今涼州區境內的張掖縣城移駐角樂得縣城;武威郡治由今民勤縣東北的武威縣城移駐今涼州區駐地的姑臧縣城。區劃變動後,武威郡轄姑臧、張掖、武威、休屠、揟次、鸞鳥、樸、媼圍、蒼松、宣武10縣;張掖郡轄角樂得、昭武、刪丹、氐池、屋蘭、日勒、居延、番和、顯美、驪靬十縣。此期的“張掖”之稱同時存在兩處,即東面今涼州區張義鄉的是“張掖縣”,西面今甘州區境的是“張掖郡”。 角樂得縣於西晉初改為永平縣,隋文帝開皇十七年(597年)又改為酒泉縣,隋煬帝大業二年(606年)改為張掖縣。西晉初,武威郡的張掖、休屠、鸞鳥3縣被撤併,由原10縣減為7縣。從此,武威郡管轄的張掖縣從西漢設立到西晉初,經370多年之歷,便從其走廊東部的版圖上消失了,把“張掖縣”的“帽子”從東邊拿過來戴在中部張掖郡管轄的酒泉(角樂得改永平,永平改酒泉)縣的頭上。“酒泉”之稱又送給西部的福祿縣。這樣,就統一了在同一條走廊同時存在兩個“同姓同名”的“張掖”之稱了,也便解除了張掖郡所轄10縣中沒有張掖縣,而武威郡所轄10縣卻有張掖縣的蹊蹺。

那麼,“張掖”何為“張”,又何為“掖”;“張掖”之稱緣於什麼呢?辭書雲:張,“使合攏的東西分開或使緊縮的東西放開”。掖,有兩種解釋,一為“塞進,把書掖在懷裡”;二為“用手攙扶別人的胳膊,借指扶助或提拔。”把“張”與“掖”連接起來的意思是,張開雙臂把物體“掖”起來或進行扶助、提拔。對“張掖”地名的含義有幾種解釋,1997年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梁新民著《武威史地綜述》中說:“張掖,治所在今武威市張義堡。《大清一統志》:‘張掖廢縣,在武威縣南,漢置,屬武威郡。’李鼎超先生《隴右方言》說:“武威城東南百廿裡有‘張義堡’,‘張義’,即漢武威郡之張掖縣。‘掖’從‘夜’聲,‘夜’從‘亦’聲,‘亦’音近‘義’而借用耳。”

“張掖”之名,在幾部權威史籍上都有明確記載,如《漢書》說:“張國臂掖,以通西域,隔絕匈奴、南羌,斷匈奴右臂。”《大明一統志》載:“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

“張國臂掖”,起先是從何地要“張之國”、“臂之掖”?最早是以哪個地方因名?居住在今張掖的人,外地人一問:“你們張掖的由來是什麼?”大都自信地脫口而答:“張國臂掖”!似乎身臨其地,古代就是從此地“張國”與“臂掖”。事實並非如此。前述資料表明,公元前111年首次設立張掖郡是在今武威市境,郡治也就在今涼州區張義鄉的張掖縣。那個張掖縣是西漢何年設置的,至今還未考證清楚。但可以說,“張國臂掖”最早指的是西漢武帝元鼎六年設置張掖郡以前的張掖縣,而不是“郡以張國臂掖”因名。也就是說,“張國臂掖”是以張掖縣因名的。

再說“甘州”──

甘州,何時何因此名?清乾隆《甘州府志》總編纂鍾賡起在序言開頭說:“甘州之名曷昉乎?肇於宇文周公之相魏,改西涼州為甘州。或曰本甘凌山,或曰紺峻之訛‘甘浚’,猶‘刪’丹之訛‘山’也。大抵山下出泉,以甘泉取義者近是。”《府志·世紀·上》說:“西魏廢帝三年改西涼州為甘州。或曰以甘浚山名,或曰以甘泉名。”這就是說,“甘州”之名始於南北朝時期的西魏恭帝元年,公元紀年是554年。“甘州”之稱,因地而名。本地以“甘”命名者有“甘凌山”,有“紺峻”訛為“甘浚”山;山下出泉,以甘泉取義。轄境幾處“甘×山”和其它文獻都有甘凌、甘浚和甘泉的記載,例:《府志·地理·山川》載:“甘浚山,城西南八十里。山下有泉,甘冽故名。”“甘浚谷,城西南八十里,俗名甘浚山口”“甘泉,城西南甘浚山下,有泉甘冽。又,城南門內亦有甘泉,清冽,北流出城。”“龍首山,城西北(山丹)三十里。一名甘凌山,又名甘峻山,山陰有泉。”此外,在有關史籍上還有“酒泉郡初治 得,因泉甘似酒得名”和“地多甘草因名”。

綜上所述,“甘州”稱謂的來由,不外是本地以“甘”字冠名的山、泉而成。

自554年設立甘州之後,以“甘州”為名的建制設撤頻繁,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甘州改為張掖郡;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張掖郡復改為甘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又改甘州為張掖郡;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復易張掖郡之名為甘州;唐德宗建中二年至唐玄宗大中二年(781-848年),甘州被吐蕃佔領;唐宣宗大中十年至北宋仁宗天聖六年(856-1028年),甘州為回鶻所據,設“甘州回鶻牙帳”;自北宋仁宗天聖六年(1028年)五月至南宋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的近兩百年間,甘州被西夏統治,期間設甘肅監軍司;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升甘州置甘肅路總管府,元至元五年(1268年)改為甘州路總管府;至元十四年(1277年),中興行省治所由寧夏府移至甘州,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為河西行省,旋改為甘肅行省,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撤銷;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在甘州設立甘肅行中書省;明代,在甘州曾先後設置甘肅衛、甘州衛、甘州五衛等;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明代甘州衛為甘州府,至清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為止,甘州府建制正式存在186年。整個中華民國時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52年間,再無以“甘州”命名的建制。2002年6月28日,隨著張掖地區撤改為張掖市,遂將原縣級張掖市撤改為甘州區。從而,此前銷聲90年的“甘州”又出現在社會變革的建制序列上。

過去在不少文字載體或口語交流時,常有這樣的話:“張掖亦稱甘州”,“張掖古稱甘州”,“古甘州,今張掖”等,在很多人的概念上,似乎甘州要比張掖古老。從史志記載得知,“張掖”之名早在公元前一百多年前就有了,而“甘州”之稱在公元五百五十多年之後才有的,兩者相差六百六十多年,誰前誰後,昭然若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