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換了5臺房車,生命在於折騰,我就是這樣漸漸入坑的

各位新老朋友大家好,由於疫情好轉,家裡呆不住了,東跑西跑的心靜不下來,好久沒在頭條號上更新圖文,對不住大家了。

讀過我的文章的朋友應該知道我前面的文章寫過我這幾年玩房車的經歷,可以說是五味雜陳,三言兩語說不清楚,今天重點跟大家分享,我是怎麼萌發玩房車的這個念頭,並逐漸實現這個的夢想的過程。


4年換了5臺房車,生命在於折騰,我就是這樣漸漸入坑的

在高爾寺山黑石城露營


可能我和大部分的車友的心理歷程比較相似,由於工作地點比較固定,工作和生活比較枯燥無味,所以我比較喜歡旅遊,那個時候基本都是參加旅遊團,我記得我第一次外出旅遊應該是2003年,當時是和朋友一起去九寨溝,從樂山出發,旅遊大巴拉著我們一路向北,到綿陽就進了一個購物店,當時沒有意識,買了不少的東西,晚上到了九寨溝又被導遊遊說著去看歌舞晚會,第2天是進溝遊玩,晚上被拉到川主寺住酒店,第3天早上出發,原本是去黃龍,旅遊大巴拉著我們又往九寨溝方向走,跑了估計20-30公里吧,就為進一個購物店,大半天的時間就這樣被浪費掉了,當時我們就質問司機和導遊,為什麼走回頭路就為進購物店,司機和導遊都很橫,當時還和他們發生了言語上的衝突,搞得大家都很掃興。

4年換了5臺房車,生命在於折騰,我就是這樣漸漸入坑的

登大相嶺觀貢嘎


那次跟團遊後,我對跟團遊就沒有什麼好感,但是又想出去玩,於是在周邊找組織,於是當地的一個戶外自駕俱樂部進入了我的視野,慢慢的熟悉後,我在2007年參加了第一次自駕遊的活動,當時是春節的一個自駕瀘沽湖的活動,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天時間,但是那次旅遊經歷很難忘,一同參加活動的好幾個都成為我的好朋友,直到現在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從此我便愛上這種旅遊方式,也成為這個俱樂部的活躍分子,基本上的活動都會參加,平時沒事也在俱樂部的論壇上寫寫遊記,因為是戶外俱樂部,經常也有戶外露營的活動,這種和大自然親密相處的生活方式也是非常的喜歡,慢慢的就從一個戶外的菜鳥變成經驗豐富的老鳥。

4年換了5臺房車,生命在於折騰,我就是這樣漸漸入坑的

當年攀登大瓦山活動隊員的合影


戶外露營,不是每次都陽光明媚,風和日麗,也有風霜雨雪,雷鳴電閃。我最記憶猶新的是在轎頂山的一次自駕露營,那一天是風雨交加,晚上還飄起了雪花。我們在帳篷裡住,還有一波騎摩托的車友,他們連帳篷睡袋都被被淋溼了,最後是在我的車上坐了一晚上。當我在帳篷裡,聽著外面的風雨聲,睡著潮溼的帳篷裡的時候,心裡就想,要是我這時候是睡在房車裡,那種溫暖和舒適,簡直是賽過活神仙了。

4年換了5臺房車,生命在於折騰,我就是這樣漸漸入坑的

在大風頂露營


有過那次的經歷,我首先做的是把自己的suv做了適當的改造,把第三排的座椅拆下後,做了兩個箱子,可以放置一些物品,把第二排座椅放平後,就成了一張長1.8米,最寬處有1.5米,最窄之處有1.2米的平整的大床。開始採用的是充氣墊,用了兩次後發現充氣墊睡到半夜會漏氣,舒適性不好,後來買了一張海綿墊子,並按照第二排座椅墊尺寸,分成了可以摺疊的兩塊,平時不用摺疊起來佔用空間也不大。床車露營,避免了睡帳篷帶來的溼氣,安全性也好很多。我開著床車也跑了不少的地方,川西高原,西藏都去了,床車的便利性是非常好的,行駛的時候也很靈巧,停車也方便,行動起來比較利落。


4年換了5臺房車,生命在於折騰,我就是這樣漸漸入坑的

黑石城拍攝的貢嘎群峰

一段時間的床車旅行,感覺還是沒有房車的舒適性好,於是心中的那個念頭就慢慢的生根發芽,始終還是夢想著能開上自己的房車出去旅行,一想到在漫天繁星的高原,如果是房車,就不要愁吃的愁住的了,住在風景裡,景在變,家不變的美好願望在心中一直念念不忘,於是開始收集各種信息,那個時候主要的信息來源於網上,身邊也沒有朋友玩房車,成天看網上的改裝案例,曾打算購買依維柯或者全順底盤迴來自己改,我還專門去4s店試駕過依維柯的得意車型,排檔桿在地板上,操作起來就好像大貨車,放棄了,後來又去成都試駕過福特全順17座的那款,價格又比較貴加上後期改造也麻煩,最後還是放棄了。後來在網上看到江鈴的五十鈴dmax改裝房車,自動擋四驅非常對我的胃口,於是我決定就訂這款房車,跟工廠聯繫後,廠家的又讓我聯繫經銷商,聯繫好了就直接去經銷商處訂了車。

4年換了5臺房車,生命在於折騰,我就是這樣漸漸入坑的

我和我的第一臺房車走318川藏線留影


這就是我慢慢的從喜歡旅遊到喜歡戶外,從帳篷,床車,房車第一步步入坑過程。關於預定五十鈴dmax房車,又改成江鈴考斯特房車的經歷,請查看我的頭條號置頂文章【4年換了5臺房車,這些年我玩房車,改房車,換房車的經歷】。


感謝你的閱讀,喜歡房車喜歡旅行的朋友請關注我,也歡迎評論,點贊,收藏,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