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查輯“疫”線揚青春


  4月25日晚10時,結束晚班的西雙版納邊境管理支隊大開河邊境檢查站民警王衛正和同事們聊著晚班勤務情況。由於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護目鏡和口罩成了她們重要的裝備,較之疫情爆發時的侷促,現在的她微微地舒展臉上被護目鏡深深壓出的印痕,從容地整理著自己的執勤裝備。

王衛:查輯“疫”線揚青春

  堅守,並不輕鬆

  1月20日,當天王衛是下午執勤,執勤的時候她還對身邊的戰友說,再過三天就可以回到家了,就可以和家人見面了,媽媽肯定做了很多好吃的。

  話音未落王衛就收到疫情防控的通知,不久醫護人員穿著防護服來到執勤現場,此時的王衛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假期泡湯是小事,可這疫情來得也太迅猛了。

  接下來的日子,王衛忙開了。她所在的查緝點主要擔負著禁毒緝私、緝槍治爆、反恐維穩等邊境保衛任務,採取的是“三組四班倒”勤務模式,也就是每三天就得執勤一個通宵。工作任務本就不輕鬆,疫情一來,更多了份職責,人手派不開,王衛主動申請加班,一班接著一班連軸轉,每天王衛帶頭對過往人員、車輛進行排查,體溫測量。

  冬天,北方還是冰雪覆蓋,而冬日的西雙版納早已成了夏天模樣,身穿執勤服再加防護服的王衛,每活動一下就覺得悶熱難耐,汗水順著護目鏡瞬間就遮蓋了眼睛。“那種滋味,你都想象不到,又癢又難受的那種,你還不能摘。”王衛這樣說。

  比起執勤的辛苦,讓王衛更難接受的是一些人的不理解。“你們憑什麼登記我的信息啊?離我遠點,別把病毒傳染給我。”每每遇到這些情況,王衛都會耐心地向過往旅客解釋,用熱忱和真心深深溫暖著過往旅客。“大部分都是理解和支持我們工作的,我還記得曾有人給我們留下一袋橘子,上面寫著‘警察同志,你們辛苦了!’這句話激勵和鼓勵我很久。”

  截止目前,王衛檢查過往車輛8萬餘次,核查登記疫情重點地區人員1820人次,核查疑似感染症狀人員42人。

王衛:查輯“疫”線揚青春

  危險,無時不在

  每天堅守在查緝點,爬車頂、鑽底盤、拆車體、查物流,大家都習以為常了。疫情期間,苦一點、累一點大家都能克服。但是對於平常每天人流量過萬的查緝點,危險還是像“病毒”一樣潛伏在空氣當中,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降臨。

  大年初四上午9點,王衛在開展執勤時,發現一名旅客發低燒,進一步瞭解其還有武漢旅行史。王衛沉著冷靜向單位領導報告,單位及時向衛健部門報告,衛健部門對該名旅客採取隔離措施,隨後王衛也被隔離觀察。

  14天隔離期滿后王衛一切正常,她這才深深鬆了一口氣。事後有人問她當時緊張嗎,她說:“緊張啊,誰知道當時是什麼情況,但這是我的職責,比起那些戰鬥在湖北一線的醫護人員,這算不了什麼。”

  隔離恢復後,王衛幹各項工作更賣力了,張貼宣傳海報,發放疫情防控宣傳單,對容易滋生病菌的場所進行全面徹底的滅菌消毒,在執勤現場隨時都能看到她的身影。身邊的人和過往熟悉的旅客見到王衛都說她黑了瘦了,臉頰凹下去了,像變了個人似的。她說:“疫情防控不是一個人的事,需要我們每個人參與,只要能有效防控疫情,比做什麼事都有意義!”

王衛:查輯“疫”線揚青春

  較量,一決高下

  穿上警服,她是守護邊境的衛士;帶上口罩,她是抗擊疫情的勇者。王衛所在的查緝點在疫情防控的嚴峻態勢下,既要防止“病毒”的蔓延,還要防住走私、販毒等“毒瘤”的入侵。

  疫情期間,查緝點過往的人員車輛雖然少了,但違法犯罪的行為卻不減,她們變得更加隱蔽,更加難以發現。

  2月26日11時37分,王衛在檢查一輛客車時,發現客車的一個角落裡擺放著一個軸承,王衛不動聲色地對旅客進行體溫查驗、身份登記。結束後,王衛詢問駕駛員軸承是誰的,駕駛員說是一個人託他帶到昆明維修的。王衛看著這個鐵疙瘩越看越不對勁,經驗告訴她這裡面很可能有問題,於是她將鐵疙瘩搬進X光機進行掃描檢查,發現裡面藏有毒品,經進一步破拆,從軸承裡查獲冰毒2.8公斤。

  3月11日7時20分,王衛在檢查一輛集裝箱冷櫃車時,詢問駕駛員說不出準確的目的地,再詢問時駕駛員渾身哆嗦,王衛覺得這個人有些反常,遂將冷櫃車通過CT型車輛檢測系統進行檢查,通過圖像分析,王衛從冷櫃車裡查獲走私凍品1.9噸。

  當問起王衛是怎麼查獲這些違禁物品時,她說:“並不是我聰明,而是我在這個查緝點工作時間久一點,總結的方法多一些,這些是我們每名查緝點民警都具有的本領!”(雲南長安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