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註冊制方案出爐:日漲跌幅改為20% 投資者門檻也變了

創業板註冊制方案出爐:日漲跌幅改為20% 投資者門檻也變了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邸凌月 深圳報道

4月27日,備受市場期待的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方案 “出爐”。據悉,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後,新上市企業上市前五日不設漲跌幅,之後漲跌幅限制從目前的10%調整為20%。深交所官網顯示,截至4月27日,創業板上市公司共有807家,總市值6.78萬億。

“創業板註冊制改革不會造成新股大規模擴容和資金明顯分流。從科創板經驗來看,其沒有對大盤造成資金分流,而創業板開通時同樣未對A股造成明顯資金分流。”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日漲跌幅調整為20% 門檻:10萬元資產+2年投資經驗

4月27日,據央視新聞報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

據悉,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後,新上市企業上市前五日不設漲跌幅,之後漲跌幅限制從目前的10%調整為20%。

證監會透露,這次改革將重點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在科創板的基礎上,擴大註冊制試點,為存量板塊推行註冊制積累經驗;二是增強對創新創業企業的包容性,突出板塊特色。

縱觀改革方案,改革將把握“一條主線”和“三個統籌”。“一條主線”,即實施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股票發行註冊制,提高透明度和真實性,由投資者自主進行價值判斷,真正把選擇權交給市場。“三個統籌”則是統籌創業板改革與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統籌註冊制試點與其他基礎制度建設、統籌增量改革與存量改革。

改革後的創業板將進一步升級,主要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支持模式創新、服務創新、業態創新,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模式、新業態、新應用的深度融合。

從發行上市條件看,創業板改革根據新證券法,制定了更加包容多元的股票發行條件。值得關注的是,創業板改革方案明確再融資與首次公開發行同步實施註冊制,程序基本一致。創業板上市公司併購重組涉及發行股票或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實行註冊制。

改革後創業板的投資者門檻會有什麼變化?方案明確對新開戶投資者實行“10萬元資產+2年投資經驗”的門檻。已開戶投資者簽署新的風險揭示書後,可以繼續交易創業板股票。

改革方案還在持續披露、公司治理、股權激勵、股份減持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具體規則,同時重點壓實發行人和中介機構責任,簡化退市程序等。

創業板改革仍存兩核心問題

晚間,新華社發文稱給予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方案高度肯定。

楊德龍表示,這將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完善發行上市、併購重組、再融資等基礎制度,進一步增強對創新創業企業的制度包容性。

“我國註冊制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改革會注意市場承受能力,把握好節奏。創業板註冊制改革不會造成新股大規模擴容和資金明顯分流。從科創板經驗來看,其沒有對大盤造成資金分流,而創業板開通時同樣未對A股造成明顯資金分流。”楊德龍指出。

2009年10月30日創業板正式啟動。經過十餘年的成長,創業板誕生了多家明星企業,據深交所官網顯示,截至4月27日,創業板上市公司共有807家,總市值6.78萬億。

對於利好的行業,楊德龍認為在創業板上實施註冊制,有利於促進中小市值股票更加活躍,而券商、創投公司等將明顯受益於創業板註冊制制度紅利。在當前疫情對經濟負面影響較大的背景下,推動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有利於推動更多優質新興科技類企業登陸資本市場,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向《華夏時報》表示,創業板改革有兩個核心問題,一是與科創板是新市場增量改革不同,創業板是存量市場改革,有既有公司和既有投資者,所以是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承前啟後的關鍵一環。

“二是幾個板塊之間分工競爭關係怎麼擺的問題。今天是新三板精選層開始收材料的日子,創業板、科創板、新三板如何適度錯位競爭?理想狀態是既有重疊相互競爭,又各有特色各有側重,方便發行人、投資者和中介機構根據需要進行選擇。各板塊之間比學趕幫,才是整個市場發展的動力。”王驥躍提到。

責任編輯:麻曉超 主編:陳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