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和李逵有什麼同異之處 (上)

孫悟空和李逵,作為四大名著裡的兩個著名人物,看上去風馬牛不相及,似乎沒有一點關聯,可用心查找,總會發現兩個人物的異同之處。

首先看兩人的相同之處

能力超於常人,輕易就可以傷害到他人

孫悟空和李逵有什麼同異之處  (上)

孫悟空是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無法無天,本領高強。要對凡人下手,易如反掌,沒有辦法抵擋或逃脫;看孫悟空有限的幾次出手,無論是打山賊或滅獵戶,都很輕鬆,不用什麼力氣。打山賊,一棍一個;滅獵戶,更輕鬆。孫悟空惱怒跑到花果山抓猴子的獵戶,只是略施手段,幾堆碎石,吹一口氣,上千獵戶便被打得粉碎。

而李逵,雖然不是神話中的人物,但也一身本事,戴宗常被他連累,雖然有些抱怨,但也稱讚他的本領。

專一路見不平,好打強漢,以此江州滿城人都怕他。

孫悟空和李逵有什麼同異之處  (上)

李逵輕輕用指頭一點,歌女捺倒在地,昏了過去,照實來說,李逵確實不知道歌女經不起他的“一擦”。金聖嘆戲言,李鐵牛已經是手下留情了,“饒他三個指頭,已算惜玉憐香矣。”要不是看見是個嬌娘——鐵牛可不知道美不美,李逵早就一拳蓋在臉上。

而在江州劫法場時,當李逵手握兩把板斧,更加勢不可擋,百姓逃命都來不及。

他們兩人的本領,雖然有所差別,但對於常人來說,都是不可匹敵的巨獸,遙不可及,就像富豪在世界上的排名,每年總會上下波動,而對大多數人來說,位置總是很穩定,不受任何影響。

擁有超出常人的能力,用的好,就是造福一方,走上了邪路,就是作惡多端。

本性懵懂,不能分辨是非

客觀的說, 在最初的時候,孫悟空和李逵都沒有善惡觀念,不辯是非。就像天真無邪的兒童,對他們好,就滿心歡喜,一不高興,就大發脾氣。

孫悟空和李逵有什麼同異之處  (上)

孫悟空剛從五指山出來,跟隨唐僧西行,路上遇到六個毛賊,悟空通通一棍打死,毫不遲疑。在唐僧看來,完全不可接受。

三藏道:“我這出家人,寧死決不敢行兇。我就死,也只是一身,你卻殺了他六人,如何理說?

孫悟空和李逵有什麼同異之處  (上)

而孫悟空卻嘻嘻哈哈,根本不當一回事。對此也非常好理解,從沒有人告訴過他,不能傷害人類,他也不會想到要大發仁慈,純粹出於天性。

我老孫五百年前,據花果山稱王為怪的時節,也不知打死多少人。

一開始在江州,李逵就不是良善之輩,靠著蠻力,專治各種不服。不過仔細看他做的壞事,無論是強搶賭資,還是白拿漁夫的活魚,不算非常惡劣,而且照戴宗的說法,李逵還會路見不平。

孫悟空和李逵有什麼同異之處  (上)

不過,按照李逵的心性和做事風格,他既不會知道自己一貫做得都是壞事,也沒有善心去特意做一些好事。搶別人的錢,用謊言騙錢,他都覺得理所當然,心安理得,絲毫不覺得哪裡不對。在這個時期,看李卓吾對李逵的評價,會覺得有一些道理。

李逵者,梁山泊第一尊活佛也,為善為惡,彼俱無意。

在最早的時候,孫悟空和李逵一樣,不知道對錯,也不知道收斂,他們的本性無所謂好壞,就像握著核武器按鈕的兒童,只把它當作玩具,兒童本身難以評價。

個性率直,不懂得掩飾,沒有心機

孫悟空的性格直率,沒有豬八戒那麼多心眼,也學不會那種八面玲瓏的性格。

孫悟空剛跟隨唐僧,就照著以往做事,隨手打殺了幾個山匪,被唐僧數落個不停,他頓時覺得不快,不能剋制情緒,不高興了就隨意撒氣,當面頂撞,一言不合,撒腿就跑,也不去取經了。

孫悟空和李逵有什麼同異之處  (上)

套了個緊箍咒,雖是悟空的不幸,但也可以說是由他的性格造成,為何八戒和沙僧都不需要?

而且,孫悟空和唐僧的關係一直磕磕絆絆,他沒有像八戒那樣,一來就先表忠心,一路上討好師傅。只有在兩人經歷了許多磨難,一起患難,才生出感情,唐僧才看到悟空的忠心和重情重義。

往好裡說,粗魯無禮、生性莽撞的李逵也是性格耿直,初見宋江,他張口就不是什麼好話,

李逵看著宋江問戴宗道:“哥哥,這黑漢子是誰?”

李逵做事不講究禮儀,更不懂什麼叫做餐桌文化,用小資的眼光看,簡直粗鄙不堪。

李逵嚼了自碗裡魚便道:“兩位哥哥都不吃,我替你們吃了。”便伸手去宋江碗裡撈將過來吃了,又去戴宗碗裡也撈過來了,滴滴點點,淋一桌子汁水。

孫悟空和李逵有什麼同異之處  (上)

李逵做事、說法粗魯無禮,喜歡的會認為他性情直爽,不拘小節;不喜歡的則以為鄙俗、粗陋。

而在《水滸傳》故事的中後期,李逵不想聽到宋江屢屢說起招安,當時就發作起來,大鬧會場,不考慮會激怒宋江;當誤解宋江強搶民女時,李逵二話不說,先砍杏黃棋,再衝向宋江準備動斧,隨後當面痛罵宋江畜生,不考慮後果,也沒有想過是否存在誤會。

李逵那裡答應,睜圓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黃旗,把“替天行道”四個字扯做粉碎,眾人都吃一驚。宋江喝道:“黑廝又做甚麼?”李逵拿了雙斧,搶上堂來,逕奔宋江

孫悟空和李逵有什麼同異之處  (上)

李逵的暴怒,都算不上一時衝動,他一向如此,而這就是他的做事風格。即便如此,李逵的行為仍然有時會讓人出乎意料,超出人們的想象。

孫悟空和李逵在做人方面,都不擅長——雖然悟空本來就不是人,熟悉了他們的率真性格,不會感到過於反感。不會成為非常親密的朋友,但也不需要時刻提防。

忠心耿耿,死心塌地,重感情

孫悟空對唐僧可謂情深義重。

在唐長老中了白骨精的離間計後,發狠要趕走悟空,氣憤之餘,什麼過分的話都說,在唐僧看來,可以說恩斷義絕。可即使聽了唐僧那麼多絕情的話,悟空仍然要拜別師傅。

孫悟空和李逵有什麼同異之處  (上)

唐僧對孫悟空也沒有多麼特別,悟空不聽管教,自有“緊箍咒”伺候。悟空對唐僧的深厚感情,找不到根源,可以找到的解釋,一是唐僧從五指山下解救了悟空,另一個是剛跟隨唐僧時,唐僧把自己的衣服改了後給悟空穿,還幫他縫虎皮襖。

而在黃袍怪抓住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和尚無計可施,又想去請回大師兄,雖然八戒能言善辯,說動了孫悟空,但如果他真的情斷義絕,也不是八戒一番話就能讓他回心轉意,馬上動身去救唐僧;而且,悟空還想到先洗淨身上的妖氣再去見師傅,更可見他的一片真心。

李逵對宋江忠心耿耿,很聽宋江的話,為人重感情。

孫悟空和李逵有什麼同異之處  (上)

江州劫法場救宋江,李逵沒有人商量,一副血性,單槍匹馬就衝了出來,也沒有考慮到勢單力薄,如果他身上只有類似的優點,真不愧是條好漢。

在柴進失陷在高唐州監牢的枯井裡,也是李逵第一個應聲去下井救人。李逵雖然比較糊塗,也知道是自己連累了柴進。

李逵眼裡只有宋江,認準了他做領頭大哥,每一回宋江玩虛席以待的把戲,李逵都會跳出來,高聲反對,無形中幫宋江做足了功夫。在宋江是演戲,在李逵則是忠心。

悟空對唐僧,李逵對宋江,都是一片忠心,做得讓人沒話說。

小結

雖然兩個性格不完全相同,故事背景完全不同,在對孫悟空和李逵兩個人物的深入分析中,還是可以找到很多相近之處,也是兩人都具有的優點。

只看到優點,還覺得李卓吾所言不虛,李逵的本性不壞,稍加引導,也會走上正道,但隨著故事發展,兩人之間的差異也越來越大,究竟如何,且看下篇。


〈未完〉

孫悟空和李逵有什麼同異之處  (上)

—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立刻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