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雲會成為第三朵雲嗎?

華為雲會成為第三朵雲嗎?

在中國公有云市場上,阿里雲以超過40%的市場份額,牢牢佔據著第一的位置,後來居上的騰訊雲也基本站穩了第二名;但在各個不同機構發佈的統計報告中,第三名有時是亞馬遜的AWS,有時是華為雲、百度雲或金山雲。由於各個機構的統計手段,統計維度不太一樣,這也導致這個第三名有些爭議。這也正說明,公有云市場的競爭激烈和第三名的優劣高下難以在某單一維度下一決高下。

華為雲會成為第三朵雲嗎?

2019年,華為雲先後發佈服務器芯片鯤鵬920、AI計算處理器昇騰910,並基於此推出彈性雲服務器、裸金屬服務器、雲手機、雲遊戲管理平臺和智能雲操作系統。在一年之內,人們在華為的發佈會上看到了從芯片、服務器等硬件產品,到雲服務、解決方案乃至生態的全套產業。雖然華為雲未能公佈銷售數據,但是從其產業佈局來看,華為雲已完成了全產業的佈局,業務發展必將在2020年邁入快車道。

華為雲會成為第三朵雲嗎?


華為做雲有別於傳統互聯網企業做雲。華為雲必然依託其自身強大的硬件能力,服務器研發能力,實現雲計算從硬到軟的全面自主開發。雲計算的本質是主機虛擬化,互聯網企業大多都購買了大量主機硬件,平時業務用不完,放著也是放著。看到阿里雲做得挺好,就都跑來做這個業務,思路直接簡單。而實際這些年,互聯網企業中的雲計算這樣一個推進困難、且長期處於虧損狀態的業務,已經逐漸從之前的香餑餑變成了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反觀華為雲,服務器,處理器等核心能力不是誰想做就能做的。這種厚積而薄發的能力,必然伴隨產業佈局的完善而更加突出。

華為雲會成為第三朵雲嗎?

毅哥認為華為雲在當前的格局中最有希望成為“第三名”的一家。“華為雲有三個優勢,一個是投入大,擁有戰略地位; 其二是To B思維強,符合雲計算業務特色; 其三,華為開始日益重視產業生態的構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