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也有高級黑?聊一聊清修《明史》

明代一直是如今歷史愛好者最為津津樂道的時代,也是為現代人最容易誤讀、戲說、撕逼最多的朝代之一。為什麼呢?

談及對明朝的第一感覺,一部分讀者會想起“暴虐朱元璋、篡位朱棣、木匠皇帝、短命皇帝、宦官專權”的混亂,另一部分人會想起“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慷慨。造成民眾如此差別印象的原因,第一是明代距今較近、本身就具有話題性,現代影視劇以及網絡小說對於部分細節進行了誇張(這部分我就不贅述了,看這篇文章的知識水平我是相信的),第二也可以說是清朝修《明史》的原因。

清修《明史》,字面意思就是:清朝編修明朝的歷史。這實際上是一場耐人尋味的百年政治事件,是清朝作為少數民族政權為自己建構合法性的過程。倒不是說清朝的史官對於《明史》有多少不正確、不客觀的評價,而是因為清修《明史》過程裡的種種小動作,讓一切關於明代的史實在普通人眼裡,都顯得晦暗不明。

一、清代為什麼要編修明朝的歷史?

清修《明史》這本不算什麼稀罕事,我們現在看到的二十四史基本都是後朝給前朝修的,宋代寫《新唐書》、元代寫《宋史》、明代寫《元史》、清代寫《明史》……一般修史的目的是為了捋清前朝歷史興亡,給本朝治理留下寶貴經驗。

古代也有高級黑?聊一聊清修《明史》

但是修《明史》這件事對於清朝朝廷來說,與前人相比,是格外不一樣的,也是必要和迫切的。

因為清朝入關伊始,便面臨政權的合法性建構問題。

如何解決政權合法性的問題,歷朝歷代都有自己的辦法。

清朝屬於少數民族入關,所以不敢用、也不能用民族主義去凝聚社會,而神化的本民族的歷史對於當時的清朝來說,又完全缺乏漢族社會的認同。

所以,當時清朝面臨的合法性問題,必須靠修《明史》來解決。


第一,南明政權的相繼存在,當時是清朝合法性的現實挑戰。

李自成為首的大順軍在1644年攻入北京,崇禎皇帝(明思宗)自盡,不久,南明弘光朝廷成立於南都,與清政權呈南北對峙之勢。

五月十五日登上帝位的弘光帝是正經明代皇室,為“神宗之孫、光宗猶子,而大行皇帝之兄也”(見下圖的族譜),很受江南民眾擁戴,駕臨南都之日,“萬姓夾道歡呼,聲聞數里”,其轄領區域仍為大半個中國(在當時人看來,南明至少算南宋吧。)弘光帝即位那是相當的名正言順,遠非滿洲可以比擬。

古代也有高級黑?聊一聊清修《明史》

且弘光政權周圍聚集了一批相當數量的官僚、士人,他們對光復明朝的願望強烈,堅決抵抗清政權的南侵,以維護民族文化為己任,是當時的一股強大政治力量。

弘光政權被顛覆後, 此後陸續出現的魯監國、永曆等政權,皆為明之餘緒,承擔著明朝士民復國的期望。 這些政權的存在都是對清政權合法性的嚴峻挑戰。

古代也有高級黑?聊一聊清修《明史》

明末清初的歷史地圖

第二,漢民族本身對清政權缺乏文化認同。

從明代的漢族服飾變成少數民族的服飾,當時清朝的漢族百姓反應是非常強烈的。

因為衣冠、髮式是一個民族的重要特徵,也是民族文化的主要內容之一。因此“改章易服”不僅是生活習慣的改變,也包含深層次的文化衝突,還涉及到漢民族的民族心理和倫理道德。滿洲統治者以征服者的姿態,將其“落後”的少數民族文化強加於中原社會,直接挫傷了民族尊嚴。尤其“薙法令(剃髮令)”的施行,不從者斬,漢族社會的反應更是空前強烈,以致形成全國性的抗清高潮。


古代也有高級黑?聊一聊清修《明史》

第三,大批明人殉國,給中原士人帶來強烈的心靈震撼。

心懷亡國之戚的明末士人,生逢易代之變,面對家亡國破的無奈,“死節”就成為他們中很多人不二的價值選擇。

左都御史李邦華,投水自殺。
左都副御史施邦曜自殺,
兵部右侍郎王家彥自殺,
大理寺凌義渠上吊自殺。
庶吉士魏學濂自殺。
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全家投井自殺
……

退一步,遁隱山林、志不仕清也是當時士人抗拒新政權的普遍方式。

八大山人是皇家世孫,明亡後削髮為僧,成了亡命之徒,後改信道教,住南昌青雲譜道院。
傅山入道教,自號朱衣道人。
熊開元,汀州陷落,棄家為僧。
方以智於順治十年(1653)披緇為僧。


金堡在桂林為僧……

他們的行為無疑也是對清政權合法性的間接否定。

在君主體制下,忠君就是愛國,他們的“死節”也就超越了所謂的“對一姓之忠”的狹隘內涵,是歷史記憶的創痛感,與家國破滅、親人離散的現實、民族征服的屈辱交織於一起的巨大哀慟,“死節”的行為無疑也是他們對民族精神的最後堅守。清初, 像這樣自殺、遁隱山林、誓不為新政權服務的明末人士不在少數。他們的行為無疑是對清政權合法性的間接否定。

在這種情況下,纂修《明史》是一個突破口,為明清易代的合理性作註腳,建構其政權的合法性。所以清朝才這麼重視這件事。


二、清修明史有失實之處嗎?

清修《明史》有失實之處嗎?

答案肯定是:有。

清朝在康雍乾時期,對明史的編撰進行了多次嚴格的增刪、政審,深究到細節的歷史真相和具體情節有很多隱晦不言

。另外此期間清朝不但嚴禁民間修明史,否則一律殺頭,還同時焚燬了大量明代的原始史料,並對有關蒙古、清的各種明朝原始資料做了系統的銷燬和篡改,對"皇明""甲申"等字頭之類的書籍,更是全部進行銷禁、焚燬。

但是失實之處有多少呢?恐怕沒有一般網友想得那麼多。

這本書編得挺好的。

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編到了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基本是一百年寫一本書。《明史》是中國歷史上纂修時間最長的一部官方修訂的史書,是明朝編寫元史時長的九十多倍(元史編撰不到一年)。編出來的成果呢?確實是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讚揚。清朝史學家趙翼曾在《廿二史札記》中評價明史編纂得體、材料詳實、敘事穩妥、行文簡潔:

近代諸史自歐陽公《五代史》外,《遼史》簡略,《宋史》繁蕪,《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潔,敘事簡括,稍為可觀,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

總體來說,清修《明史》有以下幾個不實之處:

古代也有高級黑?聊一聊清修《明史》


第一,自賦“天命”來證明其“得天下之正”。

“天人感應”說認為,當上天對一個政權不滿時,就會通過自然災害的形式發出警告,乾旱、洪水、地震、瘟疫等紛沓而來,此時下一個王朝接替上一個就順理成章了。《明史》對明晚期許多歷史事件的書寫,就人為地、主動地給明代末期染上了一些天命色彩。

崇禎元年七月壬午,浙江海溢,漂沒數萬人”。
崇禎十一年六月,安民廠災,傷萬餘人;十三年,兩畿、山東、河南、陝西、山西旱蝗,“人相食”。
蓋天命有歸,莫之為而為者矣。

事實上,明代晚期的諸多問題,無不因起於遼東(滿清興起)。 自萬曆後期以來,明朝以傾國之力加強遼東防務,頻繁的軍事活動給明朝社會增添沉重的社會負擔。雖然明朝晚期社會諸多問題的產生,有其內在的緣由,但滿洲禍亂遼東,催化並加劇明末的社會危機,《明史》不提。

第二,妖魔化宦官。

明代宦官作為一個整體被妖魔化,發生於明代遺民對失國的反思,他們認為明代封疆壞於宦官,以致“明祚不可支矣”。

《明史》對宦官的書寫,並非想通過對史料的挖掘、 整理和辨別,再現歷史的真相,而是出於政治目的,著重於彰顯其惡。它暗示了明朝政治革新的必要性和改朝換代的緊迫性,為清之入關,繼統明朝編造理由。


古代也有高級黑?聊一聊清修《明史》

明代宦官魏忠賢的影視形象

第三,隱匿“遼事”,隱匿對清廷不利的史實。

努爾哈赤以“七大恨”為藉口,起兵反叛,兵侵遼瀋。滿洲在進入遼瀋的過程中,伴隨著血腥的屠殺和殘酷的擄掠。這些“不德”表現不僅不利於本民族歷史的建構,更是漢族社會的歷史創痛。“遼事”也就成為清朝君臨中原後的歷史包袱。

另外,著名的明清史學家謝國楨指出:明史有五個缺失的地方:

1、對清廷不利的史實、2、對明朝初年事實記載不夠詳細真實,尤其是驅逐蒙古於漠北、女真於東北臣於明和明初統治集團內部矛盾、3、出清廷的需要,明史對建文帝的事情非常忌諱、4、對於李自成、張獻忠等起義軍大肆抹黑、5、對東林黨人多加以美化。

可見對於《明史》的失實之處,學界已經有了較為統一的認識,主要就是以上我說的幾點。另外一些被網友認為是故意“醜化明朝”、“黑明朝皇帝大臣”的部分,很有可能已經是當時的史官儘量還原歷史事實的結果,並無故意抹黑。


三、大家怎麼分辨真假呢?

在研究層面,一般做明史研究的學者,特別是人物、事件方面研究的,幾乎沒有完全依據《明史》的。

除了《明史》,明朝皇帝的實錄,如《太祖實錄》、《神宗實錄》等都為當朝史官當時記錄,作為皇家檔案封存,當朝邸報、奏章、詔書的檔案(基本官方文件都會入檔封存,且大部分在清軍入關時並未受到極大破壞),歷代士大夫的文集(戚繼光也著有《止止堂集》,明代大凡士紳基本都會撰文編書,文風素養較好),地方人士的隨筆記錄(《輟耕錄》之類,鄉野退隱士人的記載),士大夫之間的私人信件,以及地方文叢、地方誌等,都會作為研究明史的資料,鮮有依據《明史》一面之詞而進行推斷,大多是旁鑑以進行佐證或駁斥。

學者們大多如上所言的一系列資料作為一個系統進行剖析,如同對於犯罪現場進行調查一樣,雖然有官方記錄,還有很多目擊證人、當事人、間接見證人、道聽途說者(如記載當時的社會輿論)及其子女、親屬的記錄,以及這些記錄的後代古人的再記錄、傳抄和見解,將此所有綜合起來進行推斷,來最大程度還原歷史現場。

在日常歷史愛好者的層面,只要秉持“兼聽則明、偏信則闇”的原則,儘量查看學術著作和第一手的古籍資料,不要受到網絡上煽動性言論的影響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