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西效應:孩子慢慢熄滅的學習熱情,正是因為家長的物質獎勵

文 | 小心育兒說(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本文約1649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

德西效應:孩子慢慢熄滅的學習熱情,正是因為家長的物質獎勵


德西效應:孩子慢慢熄滅的學習熱情,正是因為家長的物質獎勵

孩子的學習問題往往是家長心中的一大難題,很多孩子學習不肯用心,作業拖拖拉拉,每次成績都讓家長非常惱火,家長們為了幫孩子提高成績,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也是絞盡腦汁,不少家長選擇了對孩子進行物質獎勵,這種方法一開始對孩子通常特別奏效,孩子的學習熱情瞬間高漲,但是時間久了,家長也會發現,孩子面對獎勵越來越淡漠。

好友文文(化名)昨天聊天時跟我抱怨起了她上二年級的女兒,告訴我她的女兒學習習慣非常不好,每次作業都要磨蹭到很晚才能完成,文文為此很是煩躁,不過後來她想到了一個好辦法特別管用,就是每次作業如果可以在八點之前完成,就給她五元錢。面對金錢的誘惑,孩子表現得特別積極,每天早早地就完成了作業,文文也特別欣慰,雖然花了一點錢,但是孩子也改掉了拖拉的習慣。後來文文覺得既然孩子已經養成了習慣,那麼就沒必要再用金錢進行獎勵了,可是她卻發現,在對孩子停止了獎勵後,孩子不但沒有繼續保持好習慣,反而比之前變得更加拖拉。

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反差,是因為孩子身上出現了“德西效應

”,這時候的孩子已經失去了自主學習的內驅力,沒有外界物質誘惑的驅動,他們很難去自發進行學習。

德西效應:孩子慢慢熄滅的學習熱情,正是因為家長的物質獎勵


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經過實驗表明,如果一個人在進行工作時,如果對他進行外部獎勵刺激,那麼反而會減少他自身工作的慾望,削弱自身的內驅力,這種外部獎勵對自身驅動的抵消就被稱之為“德西效應”。

一、使用物質獎勵孩子,為什麼效果不長久?

家長往往會很困惑,對孩子進行物質獎勵明明是投其所好,為什麼效果卻不長久呢?事實上,當家長選擇對孩子進行物質獎勵時,孩子慢慢會把自己的關注點放在物質獎勵之上,而不再去發掘自己本身對於學習的興趣點,隨著時間的推移,當物質獎勵對孩子缺乏吸引而同時孩子本身的內驅力也也變弱時,孩子也就沒有了學習的動力。

要想讓孩子真正愛上學習,必須要要孩子擁有學習的內驅力。


德西效應:孩子慢慢熄滅的學習熱情,正是因為家長的物質獎勵


二、關於孩子的內驅力

孩子的內驅力是孩子自主學習的動力,孩子在擁有內驅力之後才能主動去進行學習,會自主找尋學習中的興趣點,感受到學習中的樂趣,在遇到困難時,不會輕易放棄,可以憑藉自己對學習的熱情進行克服。

如果孩子缺乏內驅力,只是在家長的物質獎勵和打壓之下進行學習,那麼,孩子內心其實並沒有對學習的興趣,當外界因素消失時,孩子馬上就會喪失學習的熱情。

培養孩子的內驅力,才是讓孩子提高自主學習意識的關鍵所在,才能真正改變孩子行為習慣。作為家長不應該試圖通過物質獎勵去改變孩子,而是要想辦法培養孩子的內驅力

德西效應:孩子慢慢熄滅的學習熱情,正是因為家長的物質獎勵


三、讓孩子擁有學習的內驅力,家長可以怎麼幫助孩子?

1. 減輕孩子心理負擔,幫助孩子找到內心的歸屬感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求比較嚴格,當孩子達不到家長要求時,通常會對孩子嚴厲批評,孩子如果經常因為學習受到家長批評,那麼肯定會減少對學習的興趣,而且在學習時還會產生挫敗感並帶有很大的心理壓力,使他們喪失主動學習的動力。作為家長,要對孩子多進行鼓勵,孩子達不到自己要求時,只需要幫助孩子分析原因找到根源,而不要去對孩子多加指責,讓他們感受到無論結果如何,自己都可以被尊重被接受,找到歸屬感。

2. 讓孩子擁有自主選擇的權利

在生活中,家長不要事無鉅細的都為孩子安排好,而是要學著把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對於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自己進行支配,通過目標的達成讓孩子感受到自身具備的能力並從中獲得滿足感。

德西效應:孩子慢慢熄滅的學習熱情,正是因為家長的物質獎勵


3. 避免以物質獎勵來誘導孩子

對孩子的引導方式不要選擇物質進行獎勵,避免出現“德西效應”,對孩子內驅力的養成反而出現反作用。

對孩子的教育,需要家長的不斷學習和探索,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孩子的內驅力也不可能短時間擁有,家長只有靜下心來,反思成長,才能幫助孩子找回自主學習的動力。


今日話題:您對孩子使用過物質獎勵嗎?對於培養孩子的內驅力您又有什麼好辦法呢?不妨分享出您的經驗吧。

我是一名3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

如果您對“育兒知識”感興趣,請關注我@小心育兒說 會持續為大家提供這些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