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帶來家族企業私有化契機,同時這也是一個賭注

新冠疫情帶來家族企業私有化契機,同時這也是一個賭注

新冠疫情帶來家族企業私有化契機,同時這也是一個賭注

本文字數 2090 字

閱讀時間 6 分鐘


惠裕全球家族智庫歡迎優質稿件,投稿可發送至:

主編郵箱 [email protected]



隨著股市暴跌,家族所有者尋求奪回對上市企業的控制權。《家族辦公室》雜誌很感興趣的是,瑞幸自曝財務造假導致股市大跌後,會不會被家族併購易手甚至私有化?


新冠疫情帶來家族企業私有化契機,同時這也是一個賭注

文:FOTT《家族辦公室》雜誌 曾淑玲


今天股市上的明星非SOHO中國不可。自3月10日因黑石溢價私有化傳聞而暴漲37%的SOHO中國,今日一度跳水跌超12%。


根據傳聞,開發商SOHO中國收到美國私募股權公司黑石集團4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溢價幾乎翻番,這次私有化潘石屹夫婦要將所持多數股權出售給黑石,僅保留少數部分。但也有傳聞稱黑石溢價私有化目前沒有進展,因為在SOHO中國公司3月25日出爐的年報中,全篇僅敘述了整體市場情況與項目情況,並沒有提及股東們最關心的私有化問題,甚至全篇年度報告都隻字未提


但是我們今天要分析的不是為什麼股價爆跌,而是股價暴跌帶來的私有化問題。


1

私有化全球逆風飛揚


私有化的逆風這兩年在全球市場颳得起勁,尤其是近來因為新冠病毒引發的暴跌的市場,為上市家族企業的所有者提供了一個奪回控制權的獨特機會。


2020年2月25日,聚美優品發佈公告稱,已與母公司SuperROI Global HoldingLimited達成最終私有化協議,母公司與買方將收購聚美優品所有已發行A類普通股,收購價為20美元/ADS。交易一旦完成,公司將從紐交所退市。


實際上,私有化這一過程已經在亞洲開始得更早一些,這裡的市場已經低迷了更長時間。尤其是香港藍籌股公司的股價在30年內僅第三次低於賬面價值。而在在冠狀病毒危機之前,他們去年在香港已經慘遭廢青騷亂的6次打擊。


據南華早報援引Deallogic的數據稱,亞太地區第一季度的私人市場交易總額為146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2.9億美元。億萬富翁吳光正家族以21億美元將由“船王”包玉剛一手創立的房地產公司會德豐(Wheelock&Co)私有化,股份聯交所上市地位將被撤銷,吳光正也是會德豐創始人“船王”的女婿。馮氏家族和新加坡普洛斯集團計劃以9.3億美元將供應鏈管理公司利豐私有化。去年,吳氏家族推動了房地產集團合和(Hopewell)27億港元的私有化。


如果我們把時間節點往前拉回,就會發現,當股價回落時,家族偶爾會將企業私有化,並根據需要進行重組。例如,邁克爾·戴爾(MichaelDell)在2013年利用他的家族辦公室幫助他的美國計算機公司私有化,在2018年重返市場時盈利。2019年,據彭博社報道,羅斯柴爾德(Rothschild)家族計劃將瑞士銀行Edmondde Rothschild (Suisse) S.A.私有化,以鞏固並簡化該行的法律結構。


2

新冠疫情帶來家族私有化契機


投資銀行家認為,家族有興趣以合理的價格獲得控制權。但他們也熱衷於在遠離公眾視線的情況下應對新冠狀病毒帶來的挑戰。


一旦潛在競購者弄清楚了當前新冠危機的影響,私有化將成為今年的全球趨勢。而私募股權基金坐擁1.5萬億美元,可以用來幫助家族和其他人完成交易。邁克爾·希納(MichaelShina)的船員服裝公司對摩斯兄弟(MossBros)的收購要約,是英國退歐後一系列收購英國公司的最新報價,還有更多交易可能達成。


然而,私有化會提升公司的債務,對創始家族和最大股東來說,這算是一個賭注,但私有化未必是壞事。它脫離了向公眾股東披露業績的義務,不用再追求短期的業績回報,可以大幅精減業務,公司或許能夠通過私有化完成重塑,從接近崩潰的業務中脫穎而出。


當然,也有一些銀行家認為,家族可能不想給他們的企業面臨的挑戰增加進一步的不確定性。隨著時間的推移,像邁克爾·戴爾(MichaelDell)這樣的家族需要意識到,他們的企業可以從他們耐心的做法中受益,而不是最近猖獗的短期投機活動,後者損害了他們的財富。


甚至有一位銀行家表示:“有一種感覺是,競購者或銀行顧問競購一家被新冠狀病毒拉低估值的公司,看起來令人反感。”畢竟當年曾發生過不少類似企業22元上市,然後要7元退市私有化割投資人羊毛的事情。


《家族辦公室》雜誌很感興趣的是,瑞幸自曝財務造假導致股市大跌後,會不會被家族併購易手甚至私有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