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大學,人生才能少走10年彎路

中國高考制度中斷十年之後在1977年重新恢復。據統計,這一年的報考人數高達570多萬人;接下來的1978年,報考人數更多,是610萬。在1977年8月4日召開的教育座談會討論高校招生問題,因為鄧小平的明決果斷,決定馬上展開招生工作,所以1977年的高考是在冬季舉行的,也就是說,1977年和1978年兩次高考相距不到一年,卻有1千多萬考生參加,可見當時的人們熱切的求學之心和改變命運的迫切心情。

“讀書改變命運”是中國人一直以來的求學目的,古詩裡就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等勸人讀書的警世名句。但是讀書、教育未能普及的古代和近代,只有佔少數人口的貴族和有產階級才有機會上學,中西方都一樣。到了現代,大學也不是人人都能上,因為大學不多、資源不足。不過,進入21世紀後,高等教育普及,上大學已不是什麼稀罕事,這樣一來,大學文憑是否就失去光環了呢?

如何選擇大學,人生才能少走10年彎路

誠然,如果僅僅握著一紙文憑,就想獲得好工作、好前程,似乎很難達成願望,因為這張紙片已經失去八、九十年代的分量。那麼,讀大學能帶給我們什麼?我一直在想,讀書非要考慮功利因素嗎?吳軍博士的《大學之路》很好的解答了我的問題。翻開書頁會發現,吳博士是秉持一貫做學問的嚴謹態度來撰寫這本書的。

吳博士為了讓女兒能夠挑選出心儀的大學,參訪數十家英美著名大學,與校長和管理者們詳談交流後,總結出英美名牌大學的教育理念和特色。這本書並不是簡單的大學申請指南,而是深入剖析什麼是教育、高等教育的理念是什麼,以及為什麼學生挑選大學時必須先了解該大學的“性格”。

開篇第一章,作者就簡要分析了亞洲人和歐美人上大學的心態。通常一個人讀完高中,掌握的知識足用來以謀生了,但是亞洲人卻一定要上大學,而且上好大學,因為擁有優秀大學的文憑才能躋身社會高階層,獲得體面工作和高收入。“學而優則仕”更是自古以來中國學子們的期望,經過數代人的傳承,已然寫進我們的DNA中。我們揹負著家族的殷殷期盼,讀書不是為自己讀,而是為興旺家族而讀。而歐美人卻不是這麼想,一般講究技能的工作,如園藝、水電、工匠等等,收入很高,不需要獲得大學文憑來改變生活。在中國,如果一個名牌大學畢業生,從事低階工作,譬如掃大街,一定會招人恥笑和不解;歐美的情況則完全不一樣,讀大學和選擇職業完全是個人的自由,無需考慮社會眼光和家族期望。

如何選擇大學,人生才能少走10年彎路

如今,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上大學已不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了。因為大學擴招,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大大提高,文憑的含金量似乎降低了。既然如此,我們回到前面的問題:為什麼要讀大學?結合作者給出的答案和自己的思考,我認為,讀大學除了接受更深廣的教育之外,更重要的是掌握終生學習的方法、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就如作者所言,“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更不必擔心輸在起跑線上。許多人在起跑線上贏了,卻輸在終點,就是因為沒有跑下去,沒有終身學習。這種學習不能狹義地理解為學習一門技能或者語言,終身學習的目的是終身思考。只有不停地思考,才能體現作為人的意義。

此外,書裡透露了很多一般人不知道的招生內幕,譬如,哈佛、耶魯等名校,為各國政要、鉅富、超級明星的孩子保留名額,而且佔據的比例不低。美國大學的招生存在很多不公平的現象,沒有統一標準,招生過程不透明。很多亞裔孩子按照市面流傳的招生指南,除了認真讀書取得好成績以外,還在課外學音樂、繪畫,參加義工團體,最後卻發現,這些花在課外活動的時間其實是白白浪費了,因為“各所大學強調申請者的特長,不是為了給大家指出錄取的途徑,而是讓錄取因此做得不透明。”

如何選擇大學,人生才能少走10年彎路

《大學之路》提供讀者一次深度遊,跟隨作者的腳步,一同走進校園,瞭解不同大學的辦校特色,有助於學生申請學校。更重要的是,這本書概括了“大學”的歷史,描述了英美著名大學的地理、人文環境,也讓讀者瞭解這些的大學的優勢以及之所以成為學子們亟亟盼望進入的學術殿堂的原因,深入公正地分析英美大學存在招生不公平現象的歷史背景。

作者吳軍博士畢業於清華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是著名的人工智能、語音識別和互聯網搜索專家。他曾經作為研究員和副總裁分別任職Google公司和騰訊公司。作為風險投資人,他成功投資了120家硅谷和中國的高科技企業。除此以外,他還是作家,作品除了《大學之路》,還包括《浪潮之巔》、《數學之美》、《文明之光》、《硅谷之謎》等等,多次獲得國家級圖書大獎。這本書讓我們對大學的有更進一步理解,給學子們啟迪,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

如何選擇大學,人生才能少走10年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