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科院張宇:5G廣播電視將有4種運營模式3種頻譜使用策略可供選擇

 去年6月,中國廣電與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同時獲得5G商用牌照,成為中國第四大運營商。隨著首個5G基站的開通、工信部解綁700MHz,廣電正式登上5G舞臺。此時,如何乘5G的東風,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為廣電發展提供新引擎成為新一輪待解的難題。

  在由FuTURE論壇舉辦的“5G和網絡發展戰略研討會”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電視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張宇講解了在新基建和5G網絡建設的背景下,廣電系統的一些新思考--5G廣播電視系統。

廣科院張宇:5G廣播電視將有4種運營模式3種頻譜使用策略可供選擇

好風憑藉力 如何利用5G技術打造新型傳播平臺

  對於這個問題,張宇解釋到,首先要面向多種終端,不僅是傳統的電視機機頂盒,還要包括手機、車載設備在內的智能移動平臺;其次,在傳輸與覆蓋方面,既要有雙向通信傳輸覆蓋,還要有單向的廣播傳輸覆蓋;最後,在應用層面提供豐富的內容,通過智能引擎根據用戶訪問內容的熱度,將內容在不同模式的網絡之間智能調度,最有效地利用網絡。

  據瞭解,5G廣播電視系統的業務形態主要分為四種,具體為廣播電視、網絡視音頻、應急廣播和數據推送。其中,廣播電視以電視頻道為內容組織形式,主動地、持續地廣播;網絡視音頻則包括多種內容組織形式和多樣的內容,表現為被動點播、主動推送,以及局部/臨時的廣播;應急廣播是基於5G廣播技術,面向移動終端和多種終端提供應急信息廣播服務,對接我國應急廣播系統總體架構;數據推送則是以大塔廣播數據業務與熱點內容後臺推送、終端緩存為主。

  四項設計原則、四個層次打造5G廣播電視整體架構

  會上,張宇具體講解了如何打造5G廣播電視系統,共具備四項設計原則,由四個層次構成。

  其中,四項設計原則包括:

  第一,移動優先,這就意味著5G廣播電視系統不僅要面向大屏,還要面向手機等移動終端;

  第二,以高清視頻業務為核心驅動力,不僅提供廣播業務,還提供點播以及各種新型靈活的業務;

  第三,依託先進的、開放的國際標準,如採用3GPP 5G的國際標準技術;

  第四,全面整合廣播電視資源,最大化利用廣電已有基礎設施,避免浪費、重複建設。

  另外,四個層次分為業務前端、核心網、傳輸和用戶終端。

  在業務層面,包括媒體的匯聚平臺、業務的融合平臺以及智能引擎運營維護系統等;

  在核心網層面,既要包括移動通信的5G核心網,還要有運營廣電視音頻內容的廣播核心網;

  在傳輸方面,做到承載網共享和無線通信、廣播聯合覆蓋;

  在終端方面,5G廣播電視系統則是主要打造具有5G廣播接收能力和5G通信能力的終端,不僅能夠支持自有用戶,還能夠支持第三方用戶。

  張宇表示,5G廣播電視系統實現了廣播和通信的融合、大塔和小塔的融合,可以在不同傳輸通道間智能調度內容,打造新興業務,同時能夠複用廣電現有的資源,幫助廣電系統快速部署網絡、拓展用戶和業務。

廣科院張宇:5G廣播電視將有4種運營模式3種頻譜使用策略可供選擇


  四種運營模式、三種頻譜使用策略實現廣播與通信融合

  總體架構是通用、完備的模型,5G廣播電視系統在實際運營的時候又將是怎樣的呢?

  張宇總結了四種運營模式,分別為針對網內用戶專享5G廣播的獨立運營、開放接收5G廣播的獨立運營、開放接收5G廣播的省級廣播電視臺等廣電機構運營,以及開放接收5G廣播的地市/縣級廣播電視臺等廣電機構運營。

  同時,張宇對設想中的三種頻譜使用策略進行了闡述。

  第一種是將5G雙向放在4.9GHz,5G廣播放在700MHz,如此一來,可以不侵佔DTMB數字地面廣播電視的頻譜資源,但穿透能力弱,在進行大範圍覆蓋時投資更多。

  第二種是將5G雙向不僅放在4.9GHz,還放在700MHz,將5G廣播放在600MHz,這樣可以保證良好的5G雙向網覆蓋,但5G廣播將侵佔現有的DTMB數字地面廣播電視的頻譜資源。

  第三種是將5G廣播與5G雙向在700MHz混合部署。張宇表示,由於第三種對頻譜的有效利用不夠好,所以更傾向於第二種策略。

  據瞭解,為產業界研發5G廣播設備,還需要在3GPP定義“單下行廣播”新的頻段類型。2019年廣播電視科學研究院聯合中國廣電在北京建立了由三個站點組成的5G廣播試驗網。張宇表示,將來和5G雙向通信的方式融合在一起,打造5G廣播和通信融合網絡,實現5G廣播電視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