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瓊威脅不到李世民,為何有人說:李世民不待見秦瓊

大家對隋唐演義非常瞭解,秦瓊作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排在了倒數第一位,論他的戰功也應該晉升在中部位置,李世民卻把它安排在末位,是不是李世民愛才有私心?秦瓊給人形象是大好人,是效忠於他的賢君李世民,不知在史書還是影視劇中這種光芒四射的感覺,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沒有人會說秦瓊有哪方面有缺點。

秦瓊威脅不到李世民,為何有人說:李世民不待見秦瓊

這大落差的排名讓很多人產生了懷疑,有人說,因為秦瓊的聲望太高,權力太大,又在玄武門之變時持中立態度,不參加。甚至有人懷疑說,李世民可能有除掉秦群的想法,只是礙於他的戰績和名聲不能實施而已。其實這種說法有點牽強,秦瓊參加的各種戰績表象,對李世民的效忠,他的做事方法沒有一點跟著產生聯繫。

展開大家的想象,從史書和影視劇中就找不出李世民想要除掉秦瓊的想法和動機。為何有人還有這種想法說辭呢?主要原因還是李世民把秦瓊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在末尾,子孫沒有襲爵等質疑來的。

01 找不到除掉秦瓊的理由

秦瓊作為唐朝的開國功臣,就說李世民想要除掉這個威脅,也得找一個讓人信服的理由,就像劉邦為了掃清威脅皇權的障礙,先從異姓王開始動手,再逐步除掉有威脅的人物。朱元璋的做法更是典型,為了給孫子掃清威脅皇權的障礙把許多功臣一一除去。

秦瓊威脅不到李世民,為何有人說:李世民不待見秦瓊

玄武門之變時,秦瓊擔任左武衛大將軍,也是李世民向李淵請旨冊封的,雖然掌握著一定的軍權,沒有多大威脅,並且秦瓊一直是擁護李世民的,對李世民非常效忠。在多次開拓唐朝戰場中秦瓊都是作為李世民的先鋒官驍勇善戰,立下汗馬功勞,有什麼值得李世民懷疑的,因而也就不存在能夠威脅李世民。其他 十二衛也掌握著李世民的親信和權戚手中。

史書中就有一段記載:秦瓊六月四日,從誅建成,元吉;程咬金六月四日,從太宗討建成,元吉。有可能秦瓊當時負責在玄武門外率領大隊人馬來抵禦薛萬徹等人的反攻,仍是李世民的最信任人之一。

02 秦瓊懂得為人知進退

隋煬帝繼位以後,各地被壓迫著民不聊生,反隋義軍如火如荼,也是在這時秦瓊報著上為國家、下安黎民的思想加入朝廷軍隊,隨著隋將張須陀征討盧明月時,和羅士信接下很危險的襲營任務表現很賣力。

秦瓊威脅不到李世民,為何有人說:李世民不待見秦瓊

後轉入裴仁基麾下,被情勢所迫投到了義軍李密陣營。秦瓊審時度勢,認清隋朝大勢已去,昏庸難立,百姓根本得不到安樂,離曾經報效朝廷的想法甚遠,果斷投入義軍。

加入李密陣營後,秦瓊始終抱著仁義的心態參加和王世充,以及宇文化及的戰鬥中拼死效力。還在童山之戰中,李密受傷部將都逃散,只有秦瓊把李密拼死相救出來。李密陣營中發生內訌,他也做到了不失本心,盡忠職守。李密敗於王世充後投奔了李唐,後來在戰鬥中被王世充所浮,完全認清了世道,投降於王世充,逐漸的結識中,認識到此人並非人主,只想要投奔到李唐陣營,尋找機會全身而退,

在王世充陣營中,雖被他重用,高官厚祿委之,又授予兵權,他卻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依然選擇投奔到了李唐陣營。

秦瓊威脅不到李世民,為何有人說:李世民不待見秦瓊

加入李唐後,披肝瀝膽,常任破敵先鋒為李唐的統一大業,立下了汗馬功勞。秦瓊在隋末唐初亂世中幾進幾退,都是做出理智的選擇,奔向最終的目標,建功立業,流世美名。

03 秦瓊參與玄武門之變討誅

玄武門之變時,他依然效忠於李世民,從誅李建成、元吉,不像李靖、李勣那樣避而遠之,始終支持李世民上位。

據《舊唐書》列傳14李建成傳記載:太宗左右數百騎來赴難,建成等兵遂敗散。

從中可以看出李世民當時率程咬金,尉遲恭、侯君集正在跟李建成兵馬廝殺時,秦瓊和長孫順德的率領另一數百騎兵部隊跟趕來救援李建成部將薛萬徹等人廝殺。

秦瓊威脅不到李世民,為何有人說:李世民不待見秦瓊

當時秦瓊是被佈置在玄武門和臨湖殿戰場,在玄武門危機時秦叔寶等人緊急趕來增援。因此,秦叔寶在玄武門之變是是親自參加了戰鬥的,而且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參加玄武門之變時的幾位武將,都被一一封賞,程知節封賞為700戶,尉遲敬德為1300戶,長孫順德的1200戶。秦叔寶也是700戶,和程咬金都是相同的,他們只後端執行。這種封賞已經很高了,並且對職務也有了封賞。

武德九年(626)七月,以秦府護軍秦叔寶為左衛大將軍,又以程知節為右武衛大將軍,尉遲敬德為右武侯大將軍。在職位上秦叔寶跟他們都沒有什麼區別,在李世民的心目中位置都是一樣的。

秦瓊威脅不到李世民,為何有人說:李世民不待見秦瓊

李世民登上皇位以後,秦世寶常年在養病,就這樣李世民依然委任他為左武衛大將軍,在貞觀年間依然在發揮宿衛京師的重要作用,不像其他人想的那樣,閒在家中養病。

有人質疑李世民和秦叔寶的關係,有裂痕,封賞不公,對他以後的待遇會冷落等一些說詞都是空穴來風,不值得實事推敲。

秦瓊是封了公爵的,按照制度規定嫡子細襲爵,去世後嫡子根據唐令明確的規定自然襲爵,在一些記載中,他的三個兒子並沒有繼承他的爵位。

嫡子行到官至右衛左郎將,秦懷道官至常州義興縣令,秦善道官至左清道率檢校左金吾衛大將軍。到他的孫子都沒有繼承秦瓊胡國公,但是按照唐令嫡子秦道是繼承的,這毫無疑問。但兩唐書均未記載秦瓊兒子襲爵情況,應該是他的家族資料的缺失。

從任何資料中都可以看出,李世民對秦瓊是比較信任的,秦瓊對李世民也是比較效忠,是比較重仁義,一些傳說謠言會不攻自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