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一生譭譽參半,但在這件事上無法脫責,直接把大清推向絕路

由於中國古代對女性的種種壓制,導致女人能發揮的地方是少之又少,可即便這樣,還是出現了很多巾幗不讓鬚眉的典範,比如呂雉,武則天,慈禧等等,她們雖然身後充滿了爭議,可論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她們一點兒也不比同時期的正統皇帝差。篇幅有限,咱們今天就先來說一個大家最熟悉的,她就是晚清時期的慈禧太后。

慈禧一生譭譽參半,但在這件事上無法脫責,直接把大清推向絕路

跟前面兩位一樣,慈禧太后也是通過影響自己的丈夫進而影響朝政的。咸豐皇帝在位的時候,她就時不時地幫忙處理一下政務。咸豐過世之後,她的能力和手腕就立馬顯示出來了,她先是聯合恭親王奕訢和慈安太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所謂的顧命八大臣,把最高權力牢牢掌控在自己手裡。

後來,跟她一塊兒發動政變的恭親王奕訢不甘心自己被壓制,一點點兒就想著操控朝局,被慈禧一個手腕給治理得服服帖帖的,從此再不敢胡來。此後,大清上下在沒有一個人可以和慈禧抗衡了。從這一點上來說,慈禧太后的確是無人能及,可因為她權利慾太強,精力難免分散,在培養繼承人的時候就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慈禧一生譭譽參半,但在這件事上無法脫責,直接把大清推向絕路

對於自己的親兒子同治,她是溺愛過度,一味放縱,搞得同治天性釋放,玩的不亦樂乎。等到她回過神來想要嚴格要求的時候,卻發現收不住了。只要自己提出點兒要求的話,他就會打心眼裡反抗,並以此為由跟自己越來越遠。反倒是慈安太后諸事不問,和藹可親,同治有點兒委屈都會找她哭訴。

時間一長,這倆人之間的關係就越走越近了,慈禧面對這種辦法是既生氣又無奈。她自己還要把絕大部分精力都用在朝政上,只好聽之任之。等到同治長大親政之後,慈禧就很無奈地發現他什麼都不會,這無疑是她在教育上的一大失敗。

慈禧一生譭譽參半,但在這件事上無法脫責,直接把大清推向絕路

後來,同治因為和載澄出宮尋歡作樂,結果染上梅毒,沒過多久就過世了。慈禧就把年僅四歲的載湉給立為皇帝,有了上一次的教訓,她就更加註意打小嚴加管教了。可沒想到這次她的良苦用心,依然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由於光緒打小就在慈禧的高壓政策,以及時不時地恨鐵不成鋼的呵斥中成長,導致他對慈禧是又敬又怕,見到慈禧就嚇得膽戰心驚,連一句利索話都說不出來。

眾所周知,母子倆因為戊戌變法的事情徹底反目,光緒皇帝變成了徹頭徹尾的囚徒,再也無力在大清政壇上發揮作用。慈禧一生譭譽參半,雖然在政治手腕和才能上是鮮有人及,但接連扶植出兩個沒能力的皇帝。在教子無方這件事上,慈禧無可脫責,這是把大清推向絕路的直接原因。

慈禧一生譭譽參半,但在這件事上無法脫責,直接把大清推向絕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