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濰坊藝術名家張洪君

採訪人:李冰奇美術館副館長張璇

被採訪人:濰坊藝術名家張洪君


對話濰坊藝術名家張洪君

張洪君近照

張洪君簡介:山東濰坊人,書法家、篆刻家、詩人、書法教育家。1986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史論系師從王伯敏教授,2005年畢業於王鏞書法高研班,曾在《文藝報》擔任美術評論板塊撰稿人,現為職業藝術家並從事書法教育工作

對話濰坊藝術名家張洪君

採訪地點:靜篤草堂

張璇:您好,張洪君老師,今天非常榮幸能夠採訪到您,在這裡首先請您介紹一下自己,包括您的個人經歷及師承關係。

張洪君:從小的時候,大約五六歲吧,我就跟濰坊的一些老書畫家們學習書法,例如濰坊的陳衍緒老師(陳衍緒:字綿陬,濰坊市人,出生於1916年。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原濰坊市書協副主席),濰坊的孔祥林老師(孔祥林:山東省書協會員,孔子七十五代孫,孔子研究院副院長,北海書協會員,是濰坊己故的著名老一代書法家)等等,在他們的影響下,耳濡目染的天天聽他們講書法、看他們寫書法,書法就在我的心裡種下了一顆種子,這顆種子時常渴望破土而出。我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的喜歡上了位居中國國粹之首的書法藝術。考上浙江美術學院之後,我的授業恩師王伯敏老先生也是一直諄諄教誨我,作為一箇中國人,一個藝術生,一定要寫好中國字,在老師的教導和指引下,我開始系統的學習書法理論和錘鍊書法技巧。


對話濰坊藝術名家張洪君

張洪君工作室掠影


對話濰坊藝術名家張洪君

張洪君工作室掠影

張璇:那麼張洪君老師您是從什麼時間開始真正走上問道書法這條路的?

張洪君:我五六歲的時候就受濰坊一些老先生們、老一輩的書法家們的啟蒙與影響開始寫書法,但是真正開始錘鍊自己的書法技能是從文革之後,十三、四歲的時候。因為文革之後,那時家裡有條件買上筆墨紙硯讓我練習寫字,那個時候也有一個相對輕鬆的人文環境可以專心、潛心、虔誠的練習書法,所以說我真正開始練習書法,是在文革之後,我十四歲的時候。


對話濰坊藝術名家張洪君

張洪君書法作品欣賞


對話濰坊藝術名家張洪君

張洪君書法作品欣賞


對話濰坊藝術名家張洪君

張洪君書法作品欣賞

張璇:人們都說書法的練習過程非常的艱辛及枯燥,張老師您堅持寫了這麼多年,您的源動力是什麼啊?

張洪君:我寫書法,最大的源動力就是兩個字:喜歡。你只要是真的喜歡書法,所有看似艱辛與枯燥的過程都是快樂的,享受的,開心的。我認為寫書法的人,首先要耐得住寂寞。藝術的本質就是以心御物,而不是以物驅心,追求藝術的道路自古以來就是一條孤獨的不歸路,是自己跟自己較勁的一個過程,自己取悅自己的一個過程。若是一個藝術家,耐不住寂寞,他一定不會創作出好的作品,他的藝術高度一定也有限。現在當下的社會有點浮躁,但正是因為當下的浮躁,才更能彰顯一個藝術家真正的品質。受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獨,以心御物,這是一個藝術家的必修課。


對話濰坊藝術名家張洪君

張洪君在篆刻中

張璇:張老師,您浸淫書法這麼多年,在這裡您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下您對書法的理解。

張洪君:您問的這個話題是一個大課題,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能解釋明白的。書法從原始的結繩記事開始,到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到隸書,到草書、楷書、行書……幾千年來承載了太多的歷史和故事,在我看來,每一個寫書法的人應都該有一種使命感。做好中國人,寫好中國字,我們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書法裡面都有體現,包括現在黨中央提出的文化自信也是首倡要寫好中國字。寫好中國字不僅是文化自信的一種呈現方式,更是讓世界上所有國家和各個膚色的人理解到:中國的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歷史文脈,是中華民族的人文之魂,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千年一直輝煌的根基……


對話濰坊藝術名家張洪君

張洪君近照

張璇:張洪君老師,您有很多藝術特長,比如京劇、快板、二胡、詩歌……聽說這些與您的書法都有一些密切關係,在這裡您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下。

張洪君:藝術在於教學相長,這些愛好對我的書法幫助很大。藝術有時候,往往需要很多外在的東西去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內心情感,好的書法一定是有情感的,有思想的,有情緒的。比如說我喜歡京劇,我認為京劇就是一種大寫意的書法表現形式,我們看到京劇裡面,男主人公跨一步便是千山萬水,邊上的旌旗一搖就是千軍萬馬……這些張力與想象力都是與書法的特性相關聯的;拉二胡需要懂旋律,宮商角徵羽,寫書法也需要旋律;所有的藝術形式都是相通的,有的藝術形式看似獨立,但是與書法的關係密不可分。好的書法一定是具有生命力的,而生命力一定都是具象在生活裡,當然,這需你要有一雙藝術的慧眼去挖掘。


對話濰坊藝術名家張洪君

張洪君在篆刻中

張璇:很多美術評論家說您的書法氣象萬千,禪意佛性,張洪君老師您是怎麼解讀這些評價的?

張洪君:這些評論太高了,我實在是不敢當。但是我認為寫書法的人,首先要心中有萬物,筆下有精神,要做到胸有成竹,胸納萬物,胸有眾生,胸懷天下……這樣才能有的寫,會寫,寫好;其次,中國有幾千年的燦爛文化,這裡面有詩詞歌賦,有歌舞昇平,有神話故事,有宗教文化,有戰爭,有和平……作為一個書法家,要用手裡的筆墨,把這些文化內涵寫出來,傳承下去,這樣才能謂之藝術家。一個藝術家必須寫出自己的心性,這才是寫書法的精神追求。


對話濰坊藝術名家張洪君

張洪君書法欣賞


對話濰坊藝術名家張洪君

張洪君書法欣賞

張璇:您寫了半生的書法了,在這裡您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下書法對您人生的指導意義。

張洪君:我現在不僅在寫書法,也在帶學生、教學生,但是我感覺自己一直是一個在學習書法道路上追求上進的學生。到了我這個年齡,每天寫書法,不僅僅是一種源自內心的愛好,也是一種不能捨棄的生活習慣,更像是我的一個精神歸宿,只有伏案揮筆的時候,我才感覺自己是真實的,有生命的,精力旺盛的。當然,到了我這個年齡,不僅自己要好好的練習書法,學習書法,寫好書法,更應該有一種特殊的使命感,我要把中國書法的精髓提煉出來,傳遞出去,讓更多的人愛上中國書法,讓中國書法走入更多人的生活中,特別是要加強對青少年的書法教育。我感覺我更像是一個火炬手,我想用書法的火炬照亮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每一個人都理解中國書法的美妙,瞭解中國書法的意義與內涵。在書法朝聖的路途上,沒有盡頭,走在途中,我們都是學生,但是我會一直虔誠的磕長頭叩拜行路,感謝那些一直鼓勵我,支持我,幫助我的朋友,願我們在學習的路上一起進步……


對話濰坊藝術名家張洪君

張洪君工作室掠影


對話濰坊藝術名家張洪君

張洪君工作室掠影

張璇:謝謝張老師的精彩回覆。祝願您的藝術長青併為中國書法界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張洪君:謝謝!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我們一起加油。


對話濰坊藝術名家張洪君

張洪君近照

張洪君簡介:山東濰坊人,書法家、篆刻家、詩人、書法教育家。1986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史論系師從王伯敏教授,2005年畢業於王鏞書法高研班,曾在《文藝報》擔任美術評論板塊撰稿人,現為職業藝術家並從事書法教育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