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屯田的“沓中”在現今何處?沓中地形、土壤如何?

三國是一個兵荒馬亂的時代,當時群雄爭霸,分分合合終形成三國鼎立,期間經過許多大大小小的戰役,將士百姓死傷者不計其數,所消耗的糧草物資更是一個天文數字。

古兵法有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可見糧草對古代戰爭的重要性,其能夠左右軍隊的勝負。當年諸葛亮北伐中原失敗就是因為糧草問題,所以他就想出了“屯田”的方法。後來姜維做決定的時候,就選擇了去沓中屯田。

姜維屯田的“沓中”在現今何處?沓中地形、土壤如何?

雖說曹操早就啟用過“屯田制”,可諸葛亮在屯田方面更注重選地方。當時有大批士兵卸甲歸田,並非是真正意義的退伍,而是一邊打仗一邊耕田,如果前線戰情不緊張,將士們就放下武器拿起鋤頭就地開荒種田,並且一邊修繕防禦工事防禦。

等到秋收季節,士兵又組織起來一起割稻子、麥子。關於姜維赴“沓中”種田的事情發生在後蜀時期,當年第一代扛把子劉備託囑孔明先生照顧好自己的兒子阿斗,之後孔明遵從遺願把蜀國料理得差不多的時候,就想在有生之年進行北伐匡扶漢室。

不料北伐過程路途艱辛,先是從川蜀出兵向北方魏國進軍,而當時魏國又把主力調守在蜀魏邊界,孔明先生不想與其正面交鋒,所以就採取“繞道而行”。可惜繞往魏國腹地之路,崎嶇難行,大部分地區均是沒開荒的深山野林,處處野草雜生,連路都沒有,這最終使得孔明忍不住發出肺腑之言:“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姜維屯田的“沓中”在現今何處?沓中地形、土壤如何?

道路難行不是最重要的問題,最致命的是後方的糧草輜重隊跟不上,導致了缺糧缺草現象頻繁發生。該嚴重情況最終拖垮了北伐的蜀軍,逼得孔明下令班師回朝。然而諸葛亮也深知糧草難題一日不解決,就無法順利北伐。可惜他在多方壓力跟失敗的重挫之下,逐漸身體不支終病死在五丈原。諸葛亮敗亡後,只剩下的姜維幫他完成遺願,且繼續艱難的揮軍北伐。

姜維屯田的“沓中”在現今何處?沓中地形、土壤如何?


蜀國後期,姜維榮任大將軍,幾次帶兵向魏國發起進攻,雙方均有勝有敗。不久,蜀國朝廷開始動亂,主戰派重臣陳祗病死的噩耗傳出,遠在前線的姜維就被劉禪召回奔喪。然而在早朝時,姜維卻跟其他文武官員因為北伐的問題吵了起來。主張休戰的主和派武將有諸葛亮兒子諸葛瞻、大將張翼、長壽者廖化等文官武將都極力勸住姜維放棄北伐,想必是說:“算了吧,連智勇無雙的諸葛軍師都失敗了,你一個姜維能打得敗魏國嗎?”

甚至就連參與過諸葛亮數次北伐的張翼也改變了最初的想法,轉而不想再戰了。眼看朝中多位權勢之人,不想再北伐,而劉禪又默不吭聲,姜維便逐漸心生不滿。事後,還有官員上奏彈劾姜維,想讓右路將軍閻宇接管姜維大將軍的職位,而此事因此逐漸鬧僵,姜維因多方顧忌問題,而不想久待在成都。

姜維屯田的“沓中”在現今何處?沓中地形、土壤如何?

估計在思考出路的時候,姜維就想到了諸葛亮屯田養兵的妙策,而當時比較理想的種田地點就在“沓中”。既然朝中主和派不想再北伐,姜維就唯有暫時休兵,以屯田養病的方式,養精蓄銳,等強大後再另謀出路。一念及此,姜維很快就上奏蜀主,希望讓自己帶領自己的將士趕赴沓中種田,以補回糧草的虧損。劉禪或許也不想再戰,於是很爽快的就答應了姜維。

姜維帶兵種田的沓中到底在哪裡?

姜維屯田的“沓中”在現今何處?沓中地形、土壤如何?

古代的沓中位於現今的甘肅省舟曲縣西北面。

其在古時候,綠林茂密,空氣清新,處處都是青山綠水,而山水間鮮花盛放,總流露出一幅迷人詩情畫意,故此世人又稱其為“隴上的桃花源”。姜維選此地屯田,一為水草豐富,土壤肥沃容易豐收,二則是因為戰略性問題,需要把沓中視為重要的防守重地。

以姜維的觀點來看,一旦蜀軍放棄北伐撤退,那麼勢必會引來魏軍的大肆入侵,這也是諸葛亮當年的後顧之憂,所謂最好的防守就是主動出擊,當初諸葛亮率軍北伐的時期,魏國只能被動防守。

如今諸葛亮一死,蜀國損失一名大人物,魏國的司馬懿正在考慮要不要趁機剿滅蜀軍的時候,虧得姜維一直堅持戰爭,把戰火引到外地。可如今,蜀主下令班師回朝,不再北伐,這反而給了魏軍一個反攻的機會,而魏朝則認為蜀軍現在已經是強弩之末,需趁機襲之。

姜維屯田的“沓中”在現今何處?沓中地形、土壤如何?

《蜀書·姜維傳》有記錄,公元263年,大將姜維上奏劉禪,稱:“聞鍾會治兵關中,欲規進取,宜並遣張翼、廖化詣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

本來重要的軍事決策,應當聽取武將姜維的意見才對,沒想到劉禪卻偏偏聽信宦官黃皓的片面之詞。黃皓本身是太監,說話總打小算盤,還特別迷信,他為此事請來一個巫術師占卜,算出北方的魏軍根本不敢進攻蜀國,於是就勸說劉禪把姜維的提議掩蓋,使得朝中文武鮮少人知。

這一年秋季,當姜維準備沓中割麥子的時候,邊關卻傳來魏國大軍侵境的消息,時值魏國將領鄧艾,被封徵西驃騎大將軍,統領175000士兵,分三路殺入蜀地。而鄧艾早就探到姜維的主力軍遠在沓中收糧,故特地帶著30000人向甘肅省臨洮邁進,想借此壓制姜維所部。

姜維屯田的“沓中”在現今何處?沓中地形、土壤如何?

大戰在即,姜維剛忙完豐收糧草充足,準備大幹一場。殊不知,後路已被魏軍搶先一步阻斷,這時他前後鄧艾,後有諸葛緒,進退不得。而另一面,還有十多萬魏軍,趁機攻奪漢中,當漢中要塞被破後,川蜀都城淪陷的命運已無力迴天。

姜維那麼多地方不選,為何選擇屯田於沓中呢?

其原因之一是受到諸葛孔明的計謀影響,當初孔明在世的時候,就考慮過把重兵駐紮到沓中,一邊耕田一邊防禦,等到機遇來臨,就可從沓中出發,經過陰平大道,繞開魏國的雍州軍事重地,從而殺入涼州。只可惜,劉禪可以採納姜維的防守戰略,從而導致魏軍這麼快就攻入成都。

姜維屯田的“沓中”在現今何處?沓中地形、土壤如何?

另外,漢中跟沓中兩地的山行、地理很接近,擁有不少的天然屏障跟防守要塞,而沓中還有一條大峪溝橫跨白龍江,其進入的地方狹小陡斜,建立防禦工事後,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而峪谷口又坐立在西山頂部,站在那裡可一眺幾十裡,把四周的動靜觀察的一清二楚。

所以沓中的戰略重要性一點都不輸給漢中。此地雖然沒有漢中、定軍山等蜀國要塞出名,可當年諸葛孔明有一場仗就是通過取道沓中,而獲得大勝的。文獻《三國志》記載,在三國後期,蜀軍北伐中原的過程中,有一次是諸葛亮命姜維帶兵從沓中出兵,抄陰平小道離開蜀國,且很快殺入涼州把魏軍打敗。而姜維也不止一次從沓中出兵通過陰平道出兵,而且還曾大敗雍州魏軍,贏得數次大勝。

總得來講,姜維屯田沓中,部分原因是受到諸葛亮的影響,也有一部分出自他本能的作戰經驗,畢竟當初他多次帶兵來到沓中,且通過此地殺出,重挫過魏國大軍,根據經驗來看,姜維在失去諸葛亮的指引後,僅能憑藉自己的經驗做出了抉擇。

參考文獻:《三國志》、《蜀書·姜維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