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下千古仁君,開創漢初盛世,她是這樣的女人

西漢初期,高祖劉邦崩。太后呂雉掌握朝政,誅殺劉氏宗室及劉邦妃嬪,重用呂氏子弟。呂后薨,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開國功臣剷除諸呂,把呂氏一門滅族。

但隨後大家發現一個嚴重問題,天下無主,皇帝由誰來做?

由於呂后的誅殺,劉邦的血脈所剩無幾。諸位大臣能想到的皇子劉長是呂后親自扶養,誰能保證他繼位後不反攻倒算?如果那樣,這次政變的參與者就有滅族之禍。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有位大臣突然想起一位皇子。他一說,大家交口稱讚,都稱帝位非他莫屬。因為這位皇子不但“以仁孝聞於天下”,更重要的是他有一位賢良仁德的母親。

生下千古仁君,開創漢初盛世,她是這樣的女人

坎坷不平凡的早期生涯

這位被遺忘的皇子就是代王劉恆,他在後世有一個如雷貫耳的名號……漢文帝。劉恆的母親就是平凡而偉大的薄太后。

薄太后史稱薄姬,她的母親是魏國的宗室之女魏媼。魏媼年少時與一個姓薄的人私通,生下薄姬。可能這小丫頭命硬,不久那位姓薄的老爹就死於非命。魏媼只好自己帶著薄姬艱難度日。

秦末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魏國的宗室魏豹趁機自立為王,恢復魏國。這時薄姬已出落成聰慧美麗的小故娘。魏媼於是把薄姬獻給魏王豹,送入後宮。

魏媼對薄姬寄予厚望,於是請天下有名的相士許負給薄姬相面。許負觀過面相表示,此女貴不可言,“當生天子”。

魏王豹聽說這一消息,欣喜若狂。他認為自己的女人當生天子,那自己一定會做天子。因為只有皇帝的兒子才能做皇帝。於是魏王豹對薄姬倍加寵愛,期望她早生“天子”。

生下千古仁君,開創漢初盛世,她是這樣的女人

魏王豹這個人沒有帝王之才,而且左右搖擺,首鼠兩端,品德極差。他先是站在勢力最大的項羽一邊。後來項羽率主力討伐齊國,被劉邦偷襲,攻佔彭城。魏王豹以為項羽大勢已去,又投靠劉邦。項羽隨後帶三萬精銳騎兵回師彭城,擊破劉邦軍六十餘萬。魏豹又轉而投降項羽。這小子象陀螺一樣轉來轉去,終被韓信滅國,自己被俘,後又為劉邦部將所殺。

薄姬被送入劉邦後宮,成了一名粗使的洗衣婦。她剛剛做了不久的諸侯寵姬,一下子成了最卑賤的下等婦人,生活從雲端直跌入地獄。

閨蜜引薦峰迴路轉

薄姬在少女時有兩個好閨蜜。三人相約,“苟富貴,勿相忘”,也就是如果有人發達了,不要忘記提攜其她姐妹。

這兩個閨蜜,一個叫管夫人,一個叫趙子兒。兩人這時都成了劉邦寵姬。有一次劉邦在高臺觀景,正好是趙子兒與管夫人陪侍。這兩人談起兒時的約定,又想到兩人的生活與薄姬的處境如同天上和地下,一時高興的哈哈大笑起來。劉邦好奇,就問了一嘴。這二人如實地把少年時的盟約上告劉邦。

過了一段時間,劉邦晚上歡宴,喝多了酒,乘興跑到洗衣房去瞧這薄姬。常言道“酒是色媒人”。更何況劉邦月下觀美人,越看越喜歡,便在當晚寵幸了薄姬。

命運有時好開玩笑。魏豹辛苦耕耘,希望薄姬如相士所言,早誕麟兒。可惜“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劉邦一夕歡好,薄姬競懷了龍子。老劉基因很強大啊,不服不行!

生下千古仁君,開創漢初盛世,她是這樣的女人

上善若水,保全母子於亂局

自從那次偶然歡好以後,薄姬就鮮少見到劉邦。一個原因是“忙”。今兒英布反叛;明兒韓信不軌;再往後匈奴來犯。

另一個原因是“宮鬥”。以戚姬為首的新歡們著急上位,不停狂吹枕邊香風。對立面太后呂雉胸有城府,沉著應戰。她一面向謀聖張良求救,請出民間高人商山四皓給太子保駕護航;另一面,秘密聯絡創國重臣增強實力。

這兩樣夠劉邦忙活,就顧不上薄姬母子了。薄姬自己也主動遠離劉邦,不迎合,不諂媚,清靜無為,與世無爭。同時她在其他妃嬪爭寵的時候,故意放低姿態,尊重呂后,經常到呂后宮中請安,嬴得呂后好感。

在兒子劉恆8歲時,薄姬又主動請求劉邦把劉恆封在其他皇子都不願去的北方邊境代地。

劉邦駕崩後,呂后囚禁了那些爭寵的妃嬪,並且把帶頭的戚夫人,砍去雙手雙足,戳瞎眼睛,割掉舌頭,做成“人彘”。卻放掉她唯一有好感的薄姬去代地陪伴皇子劉恆。

薄姬用她的智慧,在宮鬥亂局中,保全了母子性命。

生下千古仁君,開創漢初盛世,她是這樣的女人

柳暗花明,扶助兒孫創盛世

公元180年,也就是薄姬母子在代地抗擊匈奴、守衛邊疆的第17年,呂后薨逝,大臣們商議擁立繼位皇帝,都稱讚薄太后善良仁德,“太后薄氏謹良”,於是迎回代王劉恆,立為皇帝,也就是漢文帝。

薄太后年輕時,受道家學派相士許負的影響,遵循黃老之術,苦讀《道德經》,深徹地領略道家思想的精髓。

在她的影響和扶助下,漢文帝在位23年,勵精圖治,興修水利,廢除肉刑,車騎服御都沒有增添,並且屢次下詔禁止郡國上貢奇珍異寶,連他的皇陵也一切從簡。

漢文帝還親自為母親嘗藥,深具孝心,為天下垂範。

在文帝治理下,社會經濟顯著發展,流民歸返田園,人口迅速繁衍,財富快速積累,國力日益增強。史聖司馬遷高度讚美漢文帝“嗚呼,豈不仁哉!”

生下千古仁君,開創漢初盛世,她是這樣的女人

文帝治理也並非十全十美。每當文帝聽信讒言、莽撞行事之時,朝中無人敢攔。薄太后卻總能當頭棒喝,使文帝懸崖勒馬、及時回頭,不至犯下大錯。

開國功臣周勃身兼太尉和右丞相之職,在剷除諸呂一役居功至偉,有人卻告發周勃謀反,文帝於是拘禁周勃。薄太后聽說後,抓起頭巾擲向文帝,並聲色俱厲地斥責道,絳侯周勃身掛皇帝賜給的印璽,率領數十萬兵,不在那時謀反,如今身居一個小縣,反倒要謀反嗎?

文帝幡然悔悟,派人放了周勃。

太后薄姬長壽,在文帝時被尊為皇太后。文帝駕崩,景帝劉啟繼位,尊薄太后為太皇太后。東漢光武帝劉秀恢復漢室以後,感念“薄太后母德慈仁”,追尊薄太后為高皇后。

生下千古仁君,開創漢初盛世,她是這樣的女人

薄太后一生,上善若水,清淨無為,雖身處亂世,幾經危難,卻能保全母子,並扶助子孫共創“文景之治”的盛世,豈不正合了“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深刻哲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