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爆火,宋代士者文人的那些雅事

引言


最近,古裝劇《清平樂》熱播。

劇中對宋代各種生活場景高度還原,營造出古樸典雅的氣韻風格,再現宋代文人的雅緻生活。

隨著蘇軾、歐陽修、范仲淹、晏殊、韓琦等宋代著名大詞人登場,“宋詞”這塊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再次展現於世人眼前。

宋詞是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 蘊藏了無盡的審美價值與藝術價值。在眾多宋代文人筆下,不僅營造出高妙絕倫的意境,更展現宋代文人以琴棋書畫為主調的雅緻生活。

《禮記·曲禮下》記載:“士無故不撤琴瑟“。

“士”統指古代文人、知識分子。文人沒有特殊情況琴不離身。可見“琴”對於中國文人階層的重要性,透過悠悠古琴,亦可一窺宋代文人生活意趣。

《清平樂》爆火,宋代士者文人的那些雅事


古琴與宋代士人之間的關聯?


古琴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樂器之一,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深受歷朝歷代文人的喜愛,並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文化符號。

到了宋代,古琴更是成為文人隨身樂器,在文人的推動下古琴藝術與宋代文學相融合,併產生了大量描寫古琴或引用古琴的“宋詞”作品,這些作品客觀體現出文人與古琴之間的緊密關係。

《禮記·樂記》曰:

“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

先秦時期,中國古文學與音樂以統一的藝術形式出現,詩歌均配以音樂、舞蹈。《詩經》便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

《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載:

“三百五篇,孔子皆絃歌之。”

詩經記載的三百多篇詩歌均可以配樂演唱。

漢代,漢武帝設立專門的音樂機構“樂府”,在官方的推動下,逐漸形成一種帶有音樂性的詩體“樂府”,詩歌和音樂的關係更為密切。

宋代,與樂府詩體極為相似的文學式樣“詞”,成為主流文學,史稱“宋詞”。

《全宋詞》中,共收錄了宋代文人創作的兩萬多首“宋詞“作品,其中描寫古琴的有 596首。

在這近600首宋詞中,古琴或用來表達文人們的雅緻意趣,或用於傳遞文人間的知己深情,或用以表現內心豐富的情感世界。

古琴以其清、和、淡、雅的獨特品格,寄予了士人凌風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成為宋代文人的群體象徵。

《清平樂》爆火,宋代士者文人的那些雅事


古琴如何進入宋代文人的生活,並與之產生緊密聯繫?


宋代是一個“文人”文化非常發達的時代,在這種文化氛圍影響下,古琴作為”文人”文化的代表性樂器,逐漸被社會大眾所熟知併成為普及性的樂器。推動古琴流行化的因素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1、 統治階級對古琴的重視和推崇


宋代從開國便定下了重文輕武的國策,士人無不擅長琴棋書畫,整個國家的文化氛圍蔚為大觀。

宋代皇室古琴備加推崇,從宋太宗趙匡義起,各代帝王均雅尚古琴,又將古琴奉為禮典樂器,並且設立官琴局,官方開始製作統一標準的古琴。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由官方設立古琴推廣機構,可見宋代皇家對古琴的重視和熱愛。

這種自上而下極力的推動,使古琴在士人階層中迅速盛行。


2、琴學流派的產生,促使古琴藝術的多元化發展


宋代之前,琴樂主要以代表人物來區分。比如,俞伯牙和他的《高山流水》,嵇康和他《廣陵散》等等,沒有形成清楚的流派傳承。

北宋時期,中國歷史上首次出現古琴“流派傳承”體系,以“鼓琴天下第一”的朱文濟為始,代代傳承延續,由於每一代的傳承人都是僧人,因此稱之為“琴僧”系統。

他們師徒相傳、人才輩出,在他們的推動下,古琴藝術進入多元化發展時期。

同時,宋代文人將古琴藝術逐漸融入到宋代文學中,從而誕生出大量優秀“宋詞”作品,古琴藝術也逐漸成為宋詞創作的重要元素之一,音樂與文學的碰撞與融合,極大豐富了古琴藝術的多元化。

社會精英階層的高度參與,使古琴藝術深度進入宋代文人的生活,鼓琴賦詞在宋代文人階層中十分盛行。


3、印刷術的發展,成為傳播古琴藝術的加速器


宋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四大發明問世,其中印刷術的出現,推動了古琴藝術的迅速發展。各古琴流派的代表琴譜得以印刷流通,這些琴譜裡不僅包含著技法特點,還包含了各個流派的美學思想和音樂主張。

琴譜的刊印使各流派的美學思想得以在文人階層流通,與文學思想碰撞、融合,最終通過宋詞作品廣為流傳,令世人對鼓琴賦詞這樣的雅緻生活充滿嚮往。

宋代在古琴的發展史上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時代。宋代皇室的推動、科技文化的繁榮讓古琴深刻的融入到文人階層各種生活場景裡,他們以琴為載,陶冶性情,抒發情感,使古琴與書、畫、詩、棋等雅趣相結合,形成了宋代文人精緻、獨特的生活方式。

《清平樂》爆火,宋代士者文人的那些雅事


古琴對宋代文人雅緻生活的具體影響


“琴棋書畫”是宋代文人階層生活和社交裡經常出現的元素。


“琴棋書畫”等文人雅趣最早出現在唐代,盛行於宋代。可見,宋代文人對“雅趣”的追求達到了一個高峰。琴作為四藝之首,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蘇軾曾賦《減字木蘭花·琴》描寫古琴:

神閒意定。萬籟收聲天地靜。玉指冰弦。未動宮商意已傳。

悲風流水,寫出寥寥千古意。歸去無眠。一夜餘音在耳邊。

天地一片寂靜,萬物都在屏息凝神,等待著琴音的來臨,鼓琴之人恬淡從容,指還未下聽琴之人就已感受到餘音嫋嫋的意境,回味無窮。

詞中通過描述一位鼓琴人的動作、神態,映襯出古琴的高雅、韻味。

除琴棋書畫外,詩歌、舞蹈、品酒也是士人追求雅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宋詞中的古琴,常常與書、畫、酒相伴出現,意蘊更甚。


借酒撫琴是宋代文人生活的標配。


文人自古尤好酒,李白斗酒詩百篇。宋代士人繼承這一傳統,他們另闢蹊徑,把酒與琴融進了宋詞裡。

萬紅梅里幽深處。甚杖屨、來何暮。草帶湘香穿水樹。塵留不住。雲留卻住。壺內藏今古。

獨清懶入終南去。有忙事、修花譜。騎省不須重作賦。園中成趣。琴中得趣。酒醒聽風雨。

《青玉案·閒居》張炎

在梅花深處,詞人執杖履,飲至微醺,情不自禁,撫琴一曲,身雖醉心獨醒。

酒至微醺且撫琴,展現文人階層的生活方式。


遊山玩水,適逢美景且撫琴。

宋代文人熱衷遊山玩水,文人出門必帶古琴,尋一美景,席地而鼓感悟天地之美。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蘇軾《行香子》

夜氣清新,雜然無塵,一片幽寂,月光皎潔如銀。恬美的夜色,與日間塵世的喧囂判若兩個世界。

把酒對月是文人雅興,月下撫琴,美酒盈樽,獨自一人仰望長空,引發無限的遐想。


高山流水覓知音,以琴相交,以琴會友。


伯牙和子期一直是歷代文人心中的友誼典範,宋代文人在表達對知己的渴求或終遇知音的喜悅,通常會以古琴為元素表達情感。

繡嶺橫秋,玉螭吹暑迎涼氣。碧崖流水。流入春蔥指。

半倚朱弦,微嚲連環珥。通深意。月明風細。分付知音耳。

毛滂《點絳唇》

這首詞是毛滂聽友人彈奏古琴曲《流水》時有感而發所作,《流水》本身就是伯牙子期友情的見證,飽含著詞人與琴者的深厚情誼。


尋覓知音,得之撫琴相交,不得與琴為友。

知音難尋,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於紛擾的世間堅守初心,尋覓知音之人。

閒中一弄七絃琴。此曲少知音。多因淡然無味,不比鄭聲淫。

松院靜,竹林深。夜沈沈。清風拂軫,明月當軒,誰會幽心。

《訴衷情·閒中一弄七絃琴》張掄

作者因為所奏之曲不似鄭聲那般纏綿,既找不到欣賞琴曲之人,也找不到志同道合的知己,產生知音難覓的孤獨之感。

時而鼓琴、時而飲酒、時而賞玩山水、時而吟風弄月,悠悠宋詞之中,可看盡宋代士人之生活意趣。

《清平樂》爆火,宋代士者文人的那些雅事


結語


透過流傳千年的“宋詞“,我們得以瞭解宋代士人的雅緻生活。

中國的音樂與文學向來密不可分,宋詞中對古琴的描寫,保存了大量有關古琴藝術的寶貴資料,再現了文人撫琴吟詩、對酒當歌的美好畫面,展現了宋代文人對高雅生活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