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還是世俗意義上的好工作?

我們應該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還是世俗意義上的好工作?

第4篇文章

傅 毅

當你擁有足夠能力的時候,你就可以做自己喜歡並且大家眼光都羨慕的好工作。

我們應該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還是世俗意義上的好工作?

曾經我是多麼想成為一名播音員。

可就是為了所謂的學工科有前途,淪為一名機械女。

如今不敢回頭,甚至為了逃避現實有向第三類人邁進的想法。

每當在廣播臺聽到很爛的聲音都會小小惋惜下自己。

致跟我一樣在科研路上越走越遠的膽小鬼們。

你們還記得最初的夢想嗎?

我們應該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還是世俗意義上的好工作?

一個朋友三十四歲,娃五歲,終於找到了自己想研究的事情。

每天等娃睡了看書,地鐵上看書,午休時看書,偷偷去大學聽本科生的課。

其實看的東西真的離現在工作不算近,不過我給自己的期限是五年,到時候總會看完這個冷門領域內的資料了吧,

一通百通真的,我看的東西真心冷門,不過喜歡的話,像打了雞血,繁體字古代文獻都跟言情小說一樣好看呢。

我們應該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還是世俗意義上的好工作?

畢業那會兒填志願,全家人逼著我填護理系啊!

媽蛋還都是不是親人了,一個連針都不敢扎還超級怕疼的美少女要如何給別人扎針啊!

於是我力排眾議填了中文系!

畢業之後做著喜歡的工作!我高興啊!

就算苦了點,累了點,但是我甘之如飴啊!

我們應該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還是世俗意義上的好工作?

我從小崇拜文字,如飢似渴。

夢想讀中文系,當作家,或者讀西語系,當翻譯家。

後來遵從父母意願學醫,找到好工作,靠小聰明讀到博士,但是每邁一步都感覺離夢想更遠一些,總在質疑當下的付出是不是沉沒成本。

真正的精力總想拿來讀閒書,寫影評。

所有同事都說“其實你不適合當醫生”,每天都生活在充滿割裂感的鈍痛之中。

每天,每天。

我們應該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還是世俗意義上的好工作?

還記得小學有篇被粘貼在公告欄的文章是:當一名記者。

然而是因為想到處跑才想當記者,後來的夢想都是圍繞到處跑這個主題。

畢業後一年,換了三份工作,嘗試過最貼近的導遊,卻受不了各種情況。

度過一段黑暗後做著一份並不喜歡的工作,想抽身卻不敢,家庭負擔大。

從小建立的“跑熱愛”不確定了,我一直以喜歡為前提,現在卻不知道喜歡什麼熱愛什麼,感覺像被一直堅持的東西突然背叛了。

或許我始終活在自以為的熱愛,所以才會不夠努力,又或許我僅僅是不夠努力,心裡的聲音還是始終能聽見的,只望歲月不會淹沒心底的吶喊。

我們應該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還是世俗意義上的好工作?

其實……我並不清楚世俗意義上的好工作是什麼,一直以為自己的工作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然後,別人都說我是工作狂。可我只是在玩耍好嘛!

我們應該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還是世俗意義上的好工作?我們應該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還是世俗意義上的好工作?
我們應該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還是世俗意義上的好工作?

▍本文編輯:傅先生的狗腿子

▍版式:狗腿子

▍感謝:供稿網友

我們應該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還是世俗意義上的好工作?

傅毅

一個不會寫作的作家

我們應該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還是世俗意義上的好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