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跨年晚會,野狼Disco再度爆紅,原來是踩到了一個營銷學概念

2020跨年夜,我和家人一起看的湖南衛視。騰格爾楊冪翻唱了野狼Disco,嗨爆全場!本來是9、10月份爆紅的霸榜神曲,年前基本被新歌打下來,已經是“準過氣”了。結果過了個跨年晚會,人家再次爆紅。在我看來,寶石哥幸運地踩到了一個營銷學概念——“誘因”。

2020跨年晚會,野狼Disco再度爆紅,原來是踩到了一個營銷學概念

寶石哥發歌的時間挺講究,要是年初發的估計都該忘乾淨了

上一篇我們講到了“社交貨幣”,於是,我們認為新奇好玩的事物就一定會瘋傳。這個說法是沒錯,寶石哥東北話講了叫做“沒毛病”!但是,也不完全對!

喬納-伯傑在《瘋傳》這本書裡提出過一個問題,到底是迪士尼的人物形象,還是蜂蜜杏仁甜甜圈,更讓人口口相傳呢?直覺上,我們會說當然是迪士尼了,畢竟那個地方我們平常很少有機會去,還有迪士尼數十年來苦心設計的遊客體驗,出門跟朋友聊迪士尼,肯定要比談論甜甜圈更加有趣和刺激,讓我們更有面子和逼格。那麼有趣的事物一定會被人們討論嗎?事實到底是什麼樣的?

為了找到答案,喬納分析了數百個被口碑經紀公司包裝過的產品,譬如一個全新上市的收集新生兒臍帶的裝置,和一瓶普通的漱口水,一個看起來足夠新奇,另一個足夠普通,可是研究的結論是:產品的口碑傳播和是否新奇有趣,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為了讓實驗結果更加可信,他們又拿一個最新款的電子牙刷和一個塑料儲物袋作對比,得到的結論同樣是:新奇有趣的產品比普通的產品得到更多的臨時口碑傳播,但是有趣的產品並不能維持高水平的持續討論。

那麼趣味性不能獲得持續地口碑傳播,那麼什麼因素能夠引起人們持續地討論呢?

2020跨年晚會,野狼Disco再度爆紅,原來是踩到了一個營銷學概念

2020跨年又讓野狼Disco重新火爆

為何誘因能讓你的產品瘋傳?

1997年的夏天,一樁怪事兒出現在了瑪氏糖果公司。公司並沒有做任何的推廣和促銷活動,沒有改變產品定位,也沒有調整商品價格,在沒有任何措施的情況下,瑪氏的一款巧克力條銷量驚人,完全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原來,在當年美國宇航局成立,美國人歡欣鼓舞,媒體上鋪天蓋地都是宇航局要探測火星的新聞,而火星的英文Mars與瑪氏的英文相同,於是刺激了熱情高漲的美國人民購買“火星食品”的慾望,於是才有了前面的怪事。

瑪氏巧克力,原本很普通的商品,和新奇有趣完全不搭邊,卻成了街頭巷尾熱議的暢銷食品,因為“美國宇航局的火星計劃”激活了它。起碼得滿足兩個條件:

第一,環境刺激。女孩看到別人遛狗,小狗很可愛,她也想養一隻;本來說好的中午減肥不吃飯,可是當你走在大街上,一陣陣燉肉的味道撲鼻而來,於是你沒忍住,扭頭推門進了飯館。環境中的視覺、味覺甚至聽覺,都可能刺激你討論和消費相關聯的產品或者服務。

第二,刺激頻率。當你早晨睡醒打開電視、開車路上聽得廣播、吃午飯時餐廳的新聞節目,到處都是在說火星的事,並且是一連幾天,甚至持續數週,當你在超市買東西吃,恰巧又看到了“火星 ”的食物,你會不會順手拿幾包放在購物車裡,反正我是肯定會。

瑪氏糖果是交好運,遇到了現成的“誘因”,搭了順風車。野狼Disco也因為獨特的曲風,和過節的氣氛合拍,搭上了“跨年”的直升機,但並不是我們都能有這等好運氣,如何才能主動打造能幫我們帶貨的有效“誘因”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2020跨年晚會,野狼Disco再度爆紅,原來是踩到了一個營銷學概念

火星計劃不經意間給瑪氏糖果帶了貨

如何主動打造有效的誘因?

刺激頻率高

刺激物在人們生活中出現的越頻繁越有效。奇巧巧克力非常巧妙地使用了這個絕招。

誕生於1986年的奇巧巧克力,曾經風靡美國,但經過20年的市場洗禮,品牌價值每況愈下,每年的銷售額以5%的速度下降,同時由於公司高層厭倦了它的長期頹勢,不再願意繼續投入廣告費用,眼看這個品牌就要滅絕於世。

2007年,科林-喬克拉接過了振興奇巧品牌的接力棒,想要讓它再次重振昔日雄風,就要喚起消費者的再次關注,於世他在產品包裝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他發現人們吃巧克力的時候,普遍是在休息的間隙,同時配上一杯熱飲。科林有了新辦法。

他用很小的成本,拍攝了一支廣告,通過幾個月的反覆宣傳,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了一種固定認知,喝咖啡的時候一定要來一塊奇巧巧克力。當年年底,奇巧的銷售額增長8%,12個月以後,銷售額又增長了30%。奇巧品牌起死回生。

咖啡在美國人日常生活中是個高頻動作,科林聰明地把吃奇巧和喝咖啡聯繫在一起,就是從無到有開發了一個刺激消費者的誘因,讓人一喝咖啡就得吃奇巧。

再說一個咱中國人的案例,《贏在中國》是中央電視臺的一檔全國性商戰真人秀節目,大型勵志創業電視活動。獲勝者可以獲得企業提供的一大筆風險投資。先後舉辦過三屆,馬雲、牛根生、柳傳志這些商業大佬都做過這個節目的評委,創業的老闆們即使沒看過,也應該有一些印象。他們曾將做過一個廣告,特別絕,他們在德青源的雞蛋上做廣告。

雞蛋在我們的生活場景中是個高頻商品,德青源免費給他們一億個雞蛋打上《贏在中國》的廣告“贏在中國,孵化夢想”投放到超市中正常售賣,拿到廣告的客戶感到很有趣,再看電視的時候自然也會多關注一下這個節目,因為事情本身也足夠有趣,他們也會跟身邊人分享這個信息,不得不說,是很有水平的一個廣告投放,把高頻“誘因”用到了極致。

刺激強度大

高頻的刺激搭配大強度的刺激打造的誘因更好用。想象一下,假如奇巧不是用咖啡做刺激物,而是用一種顏色——比如紅色做刺激物會發生什麼後果。無論我們在廣告中將奇巧和紅色做搭配,當人們看到紅色,還是會聯想到太多的東西,比如看到紅色,我們會想到玫瑰、想到可口可樂,也可能是法拉利,還有可能是中國的五星紅旗。

紅色在人們記憶中已經連接了太多東西,我們無論如何將它與產品做連接,它們對客戶形成的刺激強度都是相對減弱的,遠不如喝咖啡這個場景來的直接,這是人們真實的生活經歷,所以刺激的強度也是相對高很多,消費者的思想鏈接也更精準。

選對激活地

我們肯定都看過一個很著名的口香糖廣告,你的益達,這是你的益達,一對男女,眉目傳情。你會說這跟我們說的誘因地點有什麼關係呢?不知道你有沒發現,這條廣告的發生地點是哪裡,對,是款臺!而我們經常去超市的口香糖貨架在什麼地方呢?對,也是款臺!

請你仔細回憶,當那個廣告熱播的年代,我們走在超市的收銀臺旁邊,等待結賬的時候,難道沒有過想起這個廣告的經歷嗎?當你想起這個廣告,又想到自己家的口香糖快吃完的時候,你會做什麼呢?對,往購物車裡再放一瓶益達的口香糖,bingo!益達廣告目的達成了。

2020跨年晚會,野狼Disco再度爆紅,原來是踩到了一個營銷學概念

結賬走人順手帶一盒口香糖

文章要寫完了,現在耳機裡放的就是野狼Disco,我喜歡聽寶石和陳偉霆混音那版,真的像張藝興說的,聽之前覺得不感冒,聽了一遍就愛上了,這兩天我是聽了一遍又一遍。快過年了,各種年會,各種聚會,各種嗨場兒,越來越多的“誘因”能讓野狼disco再火上好一陣子。

當然,人還有很多嗨不起來的時候,當你意志消沉,當你不在狀態,生活又需要你打起精神的時候,那就帶上耳機吧,來,左邊跟我一起畫個龍,在你右邊兒畫一道彩虹,走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