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故事:導遊解縉,帶您遊覽河州

導遊解縉,帶您遊覽河州

在古河州淵源的歷史上,有位明朝洪武年間被朝廷謫貶河州的翰林院庶吉士——解縉,他雖在這塊土地上度過了他短暫的仕途生涯的低谷歲月,但他留在河州的詩詞文章、軼聞趣事,至今仍在民間廣泛流傳。

今天,讓我們

跟隨古人解縉的詩詞

領略河州的萬般風情

解縉在臨夏也就一年有餘的時間,但他的足跡幾乎到了臨夏各地。這一點可以從他在河州的詩作中看到......

臨夏故事:導遊解縉,帶您遊覽河州


寓河州

只道河州天盡頭,

誰知更有許多州。

八千里外泥巴國,

行客經年未得休。

長城只自臨洮起,

此去臨洮又數程。

秦地山河無積石,

至今花樹似鹹京。

春風一夜冰橋折,

霹靂聲如百面雷。

亦有漁人捕魚者,

短歌微送明月回。

有距離通常會美一些,我們往往羨慕古人驢行天下、浪漫灑脫。但如果我們湊近一點,便會發現,古人旅行其實為的不是風景,而是有不同目的與情懷的。

臨夏故事:導遊解縉,帶您遊覽河州

題積石

積石唐家節度城,

吐番羌帽悵縱橫。

而今河水清無底,

時有遊人月下行。

他們有的為治理天下巡遊,有的為求取仕進而漫遊,有的為了拓展見識而周遊……他們有時雄心壯志,也時常坎坷悲涼,我們唯有理解了古人前行的真意,才能與其一起上路。

臨夏故事:導遊解縉,帶您遊覽河州

炳靈寺

炳靈寺上山如削,

柏樹龍幡點翠微。

況有冰橋最奇崛,

銀虹一道似天梯。

解縉在河州的詩作,是他藝術的高峰。他的作品胸襟開闊,大氣磅礴,平中見奇,音韻鏗鏘,似天馬行空,空靈而飄逸。

臨夏故事:導遊解縉,帶您遊覽河州


萬壽寺

河州城東萬壽寺,

古碑上有貞觀字。

時時獨立倚青空,

大夏河流宛如直。

解縉被貶河州時才29歲,他降職到西北邊城河州,即今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市。風流倜儻的大學士第一次踏入人生低谷,他站在邊關古城的北城樓上,面對晴空曠野、綠樹亂崗的蕭瑟景象,慨然而歌,寫出了《登鎮邊樓》這樣的千古絕唱:

臨夏故事:導遊解縉,帶您遊覽河州


登鎮邊樓

隴樹晴雲萬里秋,

思情獨上鎮邊樓。

幾年不見南來雁,

真個河州天盡頭!

明代天順進士、高寶寺兼翰林院侍講、金城人黃諫這樣評價解縉:“其詩如古體詩篇,使入太白集中,孰別其為近時之作。”解縉的詩直追李杜,已是不爭的評價。解縉的為人,其才華、其品格,影響了很多臨夏人。今天,提起解縉,臨夏人民無不肅然起敬。

臨夏故事:導遊解縉,帶您遊覽河州


滄海桑田,故人已去。但解縉眼中的河州在幾千年的歲月中依舊保持著她的宏偉與神秘,吸引著更多人前來一探究竟,一睹古人詩歌中古河州亙古不變的絕代風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