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挑戰3000年傳統種姓觀念——印度電影《流浪者》

引言

“阿巴拉咕,阿巴拉咕”……(到處流浪,到處流浪),印度電影《流浪者》的這首主題歌朗朗上口易於流傳,而縱觀浩瀚的影視劇作品,沒有哪句臺詞可以像劇中:“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強盜的兒子一定是強盜”那樣,既表現了電影主題,也揭示了一個國度因3000年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而對社會階層施行的“宿命論”嚴格劃分。

一部電影,挑戰3000年傳統種姓觀念——印度電影《流浪者》

電影《流浪者》拍攝於1951年,被長影譯製上映的時間是1955年,影片導演就是劇中男主人公拉茲的扮演者、27歲的拉茲·卡普爾,而法官就是由拉茲的親生父親普利特維拉·卡普爾飾演,麗達的扮演者是納爾吉絲。

電影梗概

著名大法官拉貢納特堅信這樣一個主觀信條,那就是“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強盜的兒子一定是強盜”,他一直以這種理念支配斷案。

一部電影,挑戰3000年傳統種姓觀念——印度電影《流浪者》

在一次庭審中,他武斷地認定其父祖輩都是強盜、而他們的子孫卻是無辜的扎卡,就是小偷,判其有罪,這使扎卡無比冤屈,發誓要報復法官。扎卡出獄以後,製造假象,讓法官拉貢納特認為他已有身孕的妻子有了外遇,將她趕出了家門。法官妻子在外生下了一個男孩兒,就是拉茲,扎卡虛情假意施以關懷,刻意將拉茲教唆成了一個小偷。

一部電影,挑戰3000年傳統種姓觀念——印度電影《流浪者》

拉茲後來知道了這個真相殺死了扎卡,在法庭上當法官拉貢納特得知被告席上的小偷就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時,猶如五雷轟頂,殘酷的事實徹底擊碎了他“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唯成分論的荒謬。那麼這種以血緣劃分一個人品質的做法是怎麼產生的呢?

歷史背景

印度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神奇國度,作為世界上被入侵過次數最多的國家(達230多次),外域的多種宗教也隨之進入根植於了印度次大陸。多年來生活在這裡的人們觀念更新緩慢,一種習慣的延續不變,動輒就是幾百上千年。如信仰,世界上所有的信仰它都有,幾乎“什麼都信”,只要有佈道的就有人聽、學、信、用,歷史、文化、風俗、社會、政治、經濟、軍事等等各個方面無不閃爍著宗教的“奪目光輝”。

社會現實

絕大部分印度人(10億餘)信奉印度教,大量自然現象和社會活動都由教義去詮釋,去規範,所以,印度才有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種姓制度,並且一直延續了3000年。種姓制度其核心就是“血統論”,電影《流浪者》中大法官拉貢納特的信條“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強盜的兒子一定是強盜”就源於此。種姓制度(一等婆羅門、二等剎帝利、三等犬舍、四等首陀羅)牢牢地禁錮著印度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人;一個人一出生,就被父母的種姓“捆綁”在了屬於自己的階級裡,終身難以改變。

一部電影,挑戰3000年傳統種姓觀念——印度電影《流浪者》

電影《流浪者》的結尾打破了“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強盜的兒子一定是強盜”這個魔咒,衝擊了3000年以來不利於文明進步的陳規,寓意深遠。

走出國門

電影《流浪者》充分證明了“帝王將相寧有種乎”的理念無比正確,被許多在剛剛結束的二戰後,民族獨立、國家振興的人們所引進並接受,也使得《流浪者》成為了印度電影首次走向世界的影片。上世紀五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逐漸散去,世界各參戰國飽受戰爭的摧殘,在抗擊軸心國的戰爭中,非達官顯貴出身來自所謂社會底層的卑賤群體,是他們付出的巨大代價,才換來了二戰正義的一方戰勝了非正義的一方。許多新興力量和各階層人民為同盟國的勝利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這種歷史大背景下,戰後在國家獨立、制度建立過程中,代表廣大人民訴求的、大量出身底層的政治軍事人物紛紛登上了世界舞臺,他們的聲音成為了主旋律。

一部電影,挑戰3000年傳統種姓觀念——印度電影《流浪者》

電影《流浪者》應運而生,其挑戰傳統的血緣論,不認同人們會“世襲基因”,也就是好人後代必是好人、強盜後代還是強盜的邏輯,折射出“英雄理應不必問出處”的科學理念,非常適合當時的世界潮流,這使得東西方國家紛紛引進了《流浪者》這部電影,也使電影《流浪者》獲得了當年的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獎。

斯人已逝

電影《流浪者》導演、主演、主唱拉茲·卡普爾於1988年去世,終年64歲;麗達的扮演者納爾吉絲1981年去世,終年59歲。

一部電影,挑戰3000年傳統種姓觀念——印度電影《流浪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