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家人的"拳打腳踢",7歲的她沒流一滴眼淚,也沒有任何祈求

導讀:面對全家人的"拳打腳踢",7歲的她沒流一滴眼淚,也沒有任何祈求

正所謂“虎毒不食子”,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對孩子的是愛都來不及,更別說是“拳打腳踢”了。但是有一些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就特別想狠心,下手沒有輕重。

面對全家人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樣一個視頻,一個7歲的小女孩,被自己的父母,給打進了重症室。

小女孩每天放學回家,媽媽動不動就是對她一頓猛打,把她當成了一個出氣筒,等媽媽打完。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下,結果下班的爸爸,回到家也是一頓猛打。甚至連2歲的弟弟,看到父母這樣打姐姐,動不動就扯姐姐的頭髮。

小女孩每天面對全家人的"拳打腳踢",她沒有流過一滴眼淚,也沒有任何祈求,她獨自一個人默默的承受著一切。

面對全家人的

最後小女孩還是承受不住,被送進了醫院……

而父母的說辭是“孩子不聽話,看著就生氣,自己的孩子,想打就打。”

我們可能從小就聽過這麼一句話“黃金棍下出好人。”老一輩的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採用棍棒教育,不聽話就打。孩子那麼小,打架肯定是打不過大人,只能是暫時妥協,但是等他們長大了,心理的陰影會一直伴隨著他的成長。如果孩子極端,長大了可能會報復父母。


面對全家人的


而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是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造成的。孩字犯了一點小錯,家長就開始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打罵,表面上看似把問題解決了,但實際上並沒有解決問題的根源。因為你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沒有讀懂孩子的心理。

做一個不吼不叫的媽媽,讀懂孩子心理必看:


打罵孩子會給孩子帶去什麼影響呢?

一、讓孩子變得內向自卑

其實父母經常打罵孩子,不僅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甚至還會讓孩子變得內向自卑,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性格。


面對全家人的


二、讓孩子變得暴力

經常打罵孩子,會讓孩子覺得打架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孩子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就會模仿家長的這種處理方式。在學校和同學相處,出現什麼分歧,就會通過打架的方式來解決。

三、做事沒有主見

因為父母打罵的影響,孩子會覺得自己做事不行,所以做事猶豫不決,沒有自己的主見。

所以家長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就是要以身作則,先提升自己,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慣,再談教育孩子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