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萬增至六十萬,滅楚的勝敗真的與兵力多少有關嗎?

二十萬增至六十萬,滅楚的勝敗真的與兵力多少有關嗎?

圖片來自網絡

歷史背景

秦滅六國的戰爭中,最為難啃的骨頭有兩塊,一是同宗同祖的趙國,其特點是“硬”;二是世代聯姻的楚國,其特點是“韌”,這一硬一韌,著實讓秦國吃了些苦頭。

在我們熟知的歷史中,發生在秦王政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公元前226年—前223年)的秦滅楚之戰中,秦國先是派出少壯派將領李信和蒙恬率軍二十萬伐楚,被楚國擊敗,後又派出老將王翦率六十萬大軍出征才一舉蕩平楚國。

對於這場戰爭為什麼會先敗後勝,後世很多人都認為是因為楚國連敗,秦王嬴政輕敵,忽視了楚國雖敗,但畢竟地廣人多的現實,以至於聽信了少壯派將領李信的話,僅派出了二十萬人馬滅楚,最終因兵少不敵敗下陣來。嬴政在戰敗反思後,認為老將王翦的建議是正確的,所以徵集了舉國之兵六十萬交由王翦統帥。秦軍在王翦的指揮下,深溝高壘,避而不戰,以此來消磨楚軍銳氣,待到楚軍銳氣喪盡退軍之時,王翦突然出兵,以秦軍精銳之師攻擊楚軍飢疲之軍,一戰而定。

根據歷史的記載和後人的評論,我們似乎可以總結出秦國先敗後勝的原因:一是輕敵兵少;二是王翦的指揮藝術比李信高明。但這僅是表面原因,並不是全部。在歷史的記載中,總是有那麼一點不為人注意的地方,它或是幾個字,又或是一句話,看似不起眼,但卻總能夠起著揭示歷史真相的作用。

下面筆者就來詳細說說秦滅楚之戰。為了詳盡的闡明觀點,那就需要從頭說到梢,篇幅自然也就稍長了一點。

二十萬增至六十萬,滅楚的勝敗真的與兵力多少有關嗎?

圖片來自網絡

兩條重要的記載:新鄭反;昌平君徙於郢

據《史記 秦始皇本紀》記載:

秦王政二十一年......王翦謝病老歸。新鄭反。昌平君徙於郢。

在這段記載中,有一些話沒有說,那就是秦王嬴政分別徵求王翦和李信需要出兵多少的意見及回答。這段對話記載在《史記 王翦列傳》中。王翦的建議未被接受,所以才會“謝病老歸”。緊接著就是“新鄭反”和“昌平君徙於郢”這兩條記載,很突兀,在整體行文中顯得很生硬。可就是這兩句話,卻給日後李信之敗埋下了伏筆。

封建社會的史官在做史的時候都願意仿效孔子作《春秋》,微言而大義。可是,這種做史形式卻給後人留下了很大的難題,那就是雖然知道歷史上發生過某事,可是具體情況卻一無所知,如果沒有相應的紀事本末,就根本不知道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如孔子作《春秋》,《左傳》就相當於紀事本末。可隨著秦朝的滅亡,各類典籍流失大半,後人們根本無法從史書中記載的隻言片語中窺見歷史的原貌,只能是推測,如筆者這樣。

筆者推測,這兩條記載的真實情況是這樣的:

“新鄭反”

秦王政十七年,即公元前230年,秦滅韓。末代韓王韓安被秦王政遷移到楚國故都郢陳安置。公元前226年,不甘於雌伏的韓國舊貴族們在新鄭發動兵變,隨即被鎮壓。為了徹底根除隱患,韓王安被處死。

對於秦國而言,韓國的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它正好擋在了秦國出函谷關的必經之路上,這也是韓國為什麼第一個被滅國的重要原因。韓國貴族們的反叛正好處於秦國要滅楚的節骨眼上,雖未成功,但也變相給秦國提了一個醒,如果韓國貴族們不是在秦國出兵滅楚之前反叛,而是在滅楚之戰進行的緊要關頭反叛,那對於在前方征戰的秦軍來說無疑是個噩夢。因為只要是堵住了函谷關,就等於掐住了秦軍的咽喉,秦軍此時進退失據,不敗也難。

二十萬增至六十萬,滅楚的勝敗真的與兵力多少有關嗎?

圖片來自網絡

“昌平君徙於郢”

鑑於韓國故地潁川郡的重要性,秦國決定,委派一位要員去前方坐鎮,選拔條件是:

其一、是朝中大佬級別的人物

其二、和楚國有關係並且要有影響力的

經過選拔,這項光榮而又艱鉅的任務落在了昌平君熊啟的頭上。不得不令人佩服的是我們的漢字,每個字都有著意義,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從“昌平君徙於郢”中的“徙”字中就可以看出,昌平君在朝中失勢了,這次到郢陳來,是被貶官了。

“徙”在漢字中有兩重意思,一是遷移,二是調動工作。昌平君本來在秦國是相邦(相國,漢朝為避劉邦的諱,改邦為國),相當於後世的總理或者首相,以相邦之尊到郢陳這個前線來做鎮守使,被貶官的意味已經非常明顯了。

昌平君和楚國之間的關係

那麼,昌平君又是因為什麼被貶謫到郢陳的呢?他和楚國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筆者在開篇時提到過,秦國在統一六國時有兩塊硬骨頭,其中一塊就是世代姻親的楚國。

楚國和秦國的聯姻由來已久。周初分封之時,楚國不過是子爵,秦國那時還不是諸侯,只是個養馬的頭。後來雖然因為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但仍然被中原諸侯視為蠻夷,和楚國是一對難兄難弟。

好在這對難兄難弟互不嫌棄,在與中原各國通婚無望的情況下,秦楚之間的聯姻就密切起來。在歷史上最早留下記載的是楚平王和孟嬴那次孽緣,也因此引起了太子建、伍子胥出逃、吳王闔閭伐楚破郢,伍子胥鞭墳等一系列連鎖反應。最後還是申包胥泣血秦庭請來了秦國救兵,楚國才得以復國,也為後人留下了“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赳赳老秦之風。

秦楚之間著名的婚姻還有一例,那就是著名的秦宣太后羋八子,她嫁給了秦國曆史上第一位改“公”稱王的秦惠文王。在秦宣太后統治時期,楚國公族正式登上了秦國的政治舞臺,並且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如秦宣太后的兄弟穰侯魏冉與華陽君(後為新城君)羋戎。

二十萬增至六十萬,滅楚的勝敗真的與兵力多少有關嗎?

圖片來自網絡

秦孝文王的夫人華陽夫人也是楚女。這位華陽夫人很多人都不重視,但是她卻為秦王政的上位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可以這麼說,沒有這位華陽夫人,就沒有秦王政。具體情節請翻看《史記》,筆者就不在此贅述了。

大家可能會忽視一個細節,那就是在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名義上的祖母華陽夫人去世了。華陽夫人的死,使得秦國政權內部失去了一位能夠為楚國公族站臺的強有力人物,權力架構頓時開始失衡起來。

早在公元前272年,楚國太子熊完來到秦國做質子。公元前263年,楚頃襄王病重,熊完想要回國爭奪王位,卻被秦昭襄王拒絕。無奈之下,太子熊完在黃歇的協助下逃回了楚國,不久繼位,史稱楚考烈王。太子熊完在秦國的時候,曾經娶了秦昭襄王的女兒,生了一個兒子,就是昌平君熊啟。太子熊完是偷跑的,自然不能攜妻帶子,這個孩子因為是秦國王女所生,又有華陽夫人呵護,所以在秦國受到了良好的對待,長大後被封為昌平君。同時,還有一位楚國公族也受到了良好的對待,被封為昌文君。筆者懷疑,這位昌文君很有可能就是楚考烈王和秦昭襄王的女兒生的第二個兒子,不過沒有歷史記載。

自秦宣太后開始,楚國公族在秦國政壇上始終處於強勢的地位,但是在秦王政當政時期,秦國政壇發生了變化,已經由過去的公卿政治逐漸變成了客卿政治,激起了秦國公卿們強烈的反彈,這也是秦王政十年《逐客令》出臺的原因。後來雖然因為李斯的《諫逐客令》,使得秦王政收回成命,但是在秦王政心中,過去那些因循苟且,依靠門第和姻親關係在秦國獲得高位之人早晚都要被拿掉,楚國公族自然就是第一批要被打擊的對象。

可是,楚國的華陽夫人仍在,又因為她在秦王政這一支系登上秦王寶座的過程中立有大功,使得秦王政投鼠忌器。華陽夫人死後,秦王政沒有了顧忌,於是,公元前226年,因為韓國舊貴族的新鄭之亂,昌平君被派到了郢陳。

二十萬增至六十萬,滅楚的勝敗真的與兵力多少有關嗎?

圖片來自網絡

在後世很多人的評論中,都認為昌平君不是被貶,而是因為郢陳是楚國舊都,昌平君又是楚考烈王和秦昭襄王的女兒所生,身份高貴,由他來鎮守郢陳,可以收拾楚人的心,以利於穩定秦軍伐楚的後方云云。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絕不是主要原因。

秦漢之前,國人們還沒有大一統的國家觀念,在士人之中極少存在像屈原那般具有家國情懷的人物。從楚國公族在秦國擔任重要職位開始,楚國公族向母國開刀絲毫不手軟。可以這麼說,秦楚之間強弱之勢的轉換就是在楚國公族在秦國掌權之後發生的。如楚國曆史上最悲催的楚懷王就是在秦惠文王時期被欺騙致死;公元前313年,漢中地區落入秦國之手;公元前299年,秦宣太后之弟羋戎親自率軍攻下新城八城,受封新城君;公元前292年,秦軍攻取宛、葉縣;公元前279年,白起攻打楚,攻佔了鄢城、鄧縣、西陵;公元前278年,白起攻打楚國,攻佔了楚國國都郢都,燒了楚國的先王墳墓彝陵,楚國遷都到陳丘(即郢陳)。如果說,這些楚國公族們能夠心懷家國,他們能夠對自己的祖宗墳墓都不放過嗎?

昌平君生於秦國,長於秦國,雖說是楚考烈王的長子,但是對楚國沒有絲毫的感情,以這樣一位人物出鎮郢陳,期望著他能夠收拾楚國人心,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的說辭!

因此,把昌平君派到郢陳的實質就是貶官,而要他收拾楚國人心就是一種能夠拿到檯面上來說的手段而已。

可說者無心,聽者卻有意,昌平君在此時卻有了另一番心思。既然自己已經在秦國失勢,那何不利用自己楚考烈王之子的身份和鎮守郢陳的便利條件聯合楚國反戈一擊呢?如果所謀成功,那自己在楚國的地位甚至要高於在秦國之時!

二十萬增至六十萬,滅楚的勝敗真的與兵力多少有關嗎?

圖片來自網絡

昌平君的謀劃

公元前228年,楚國一年之間三換其王,楚幽王、楚哀王、楚王負芻輪番上場,政壇大亂,這也是秦國決定要在前226年出兵滅楚的戰略契機。昌平君來到郢陳後,是如何與楚國聯繫上的,史書中沒有交代,但從李信先勝後敗的戰役經過來看,楚國很有可能是誘敵深入,戰略詐敗,待到秦軍深入,糧道延伸之際,昌平君在郢陳起事,斷了秦軍的後路,楚軍此時反攻,一戰大敗秦軍。

下面筆者就展開大膽推測。

1、昌平君來到郢陳後,積極與楚國聯繫,直接聯繫人應該就是指揮楚軍的大將項燕。

2、昌平君與項燕籌劃了誘敵深入,戰略詐敗,待到秦軍深入,糧道延伸之際,昌平君在郢陳起事,斷了秦軍的後路,楚軍此時反攻的戰役部署。

3、秦軍李信與蒙恬兵分兩路,一路由李信率領直取平輿;一路由蒙恬率領攻擊寢。

4、楚軍按照事先的謀劃節節抵抗,主動放棄了平輿和寢,保存了有生力量,也使得秦軍上下產生了輕敵思想。

5、秦滅楚之戰,郢陳作為大後方,負責前線士兵的後勤補給供應。秦軍千里遠征,不可能隨軍帶有大批糧草。李信和蒙恬攻佔平輿和寢之後,向昌平君催糧,被拒絕,隨即傳來了昌平君在郢陳反叛的消息。

6、 郢陳反叛,對秦軍來說是致命的威脅,不僅是後勤補給的危險,而且楚軍佔據郢陳後,可以出兵斷了秦軍的後路,正面的楚軍再攻擊上來,秦軍就會受到兩面夾擊,在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的情況下,秦軍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7、李信發現危機後,當機立斷,率軍北上攻擊郢陳。

據史書記載:李信攻平與,蒙恬攻寢,大破荊軍。信又攻鄢郢(此處有誤,應為郢陳),破之,於是引兵而西,與蒙恬會城父。荊人因隨之,三日三夜不頓舍,大破李信軍,入兩壁,殺七都尉,秦軍走。

在歷史的記載中,絲毫沒有提及昌平君謀反的字樣,這可能是史書中常見的為尊者諱吧!可是隻要認真思考一下這段記載,就會發現李信進兵的路線應該是攻佔平輿和寢後,大軍直驅壽春才是,又怎麼會臨時率軍北上攻擊郢陳呢?這不合常理!

二十萬增至六十萬,滅楚的勝敗真的與兵力多少有關嗎?

圖片來自網絡

結論只有一個,那就是昌平君在郢陳謀反了!李信在倉促之下率軍北上,雖然重新攻佔了郢陳,但如果不出筆者所料的話,此時的郢陳應該是一座一無所有的空城。秦軍連戰之下,人困馬乏,兼之缺糧,已經是強弩之末,在尾隨追擊的楚軍的強力有的攻擊下,大敗是必然的,李信沒有全軍覆沒,已經是萬幸了。

此役以楚軍大獲全勝結束。但令人奇怪的是,領軍的主將趙信和蒙恬卻並沒有受到秦王政的嚴厲處罰,而是仍然領軍作戰。由此可見,此役秦軍失敗,並不是李信指揮上的問題,而是秦國內部出現了問題所致。李信在戰敗之後仍然保存了數量不少的秦軍,更加反映出了李信作為名將的應變能力和指揮才能。在這一點上,秦王政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

結論

綜上所論,秦滅楚之戰第一期李信的戰敗並不是兵少的錯,而是秦國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舊貴族之間的權力鬥爭導致了內部傾軋,進而引發叛亂所致。如果王翦或者李信真的率領了六十萬大軍伐楚,遇上了這次變故,那對秦國的打擊將更是災難性的。秦國很有可能將一蹶不振,反被六國反攻倒算,有重新淪為地方大國的危險。如果出現這種局面,秦王政統一六國的宏圖偉業是否能夠實現尚未可知。

二十萬增至六十萬,滅楚的勝敗真的與兵力多少有關嗎?

秦滅六國形勢圖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