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劍天下,恣意江湖的李白,為什麼一段時間詩詞裡寫滿了“愁”?

李白一生,素懷遠志,“不求小官,以當世之務自負”(《唐故翰林學士李君碣記》),少年之時,便踏上漫長的遊歷之路,以求增識廣交,求取功名,建功立業。

1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公元725年,年輕的李白開始了他的第一次遠遊,經瀘州,過武漢,穿九江,下揚州,一路踏馬揚花。遊歷其間,不管是在湖北安陸的成婚定居,還是其後舉家搬遷至今天的山東濟寧附近,李白幾乎走遍半個中國,訪遍名山大川,廣結天下仁人志士,在這灑脫自如的遊歷時光裡,為後世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名句。如我們從小就背過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靜夜思》等……

仗劍天下,恣意江湖的李白,為什麼一段時間詩詞裡寫滿了“愁”?

2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秋天,42歲的李白,得友人吳筠推薦,獲唐玄宗賞識,應召入京。然而,從喜悅到煩憂,從欣然到憤慨,京城的生活並沒有給他施展抱負的機會,只是成為了歌舞昇平時代的一個點綴。公元744年,無法融入宮廷生活的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離開生活了僅三個年頭的京都,開啟人生第二次較為集中的漫遊歷程。

仗劍天下,恣意江湖的李白,為什麼一段時間詩詞裡寫滿了“愁”?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行路難(其一)》),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


仗劍天下,恣意江湖的李白,為什麼一段時間詩詞裡寫滿了“愁”?

這一時期的李白雖然仍寄情於秀麗山水,放浪形骸,在名山大川中尋找心靈依託,詩文不僅有自然山水的描寫,更多的是傾注了自己對現實社會的理解與黑暗的揭露,此時已不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萊人”(《南陵別兒童入京》)的李白,遊歷詩歌多了憂憤和反抗之情。雖知人生苦短,壯志難酬,卻有著衝破阻力,跨越難關的勇氣。

3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獨坐敬亭山》)


仗劍天下,恣意江湖的李白,為什麼一段時間詩詞裡寫滿了“愁”?

上元二年,安史之亂,李白聽到李光弼率大軍出征的消息,李白激動不已,“拂劍照嚴霜,雕戈鬘胡纓”,要親自上陣殺敵,用自己的劍去收復北國疆土。然而,畢竟是六十一歲的老人,李白還不及行至軍營見到李光弼,便病倒在半路上,這最後的一次仗劍出行成為了人生的謝幕儀式。

4

沿李白走過的路,讀李白寫成的詩,才情、美景、思緒、抱負躍然紙上,如同經歷一場歷史之旅,領略一番大唐盛世。

還記得學生時代背詩的痛苦,但讀到蔣軍晶老師的《詩詞大發現:古詩詞創意圖解》,一張張精美的圖解,一條條清晰的脈絡,將我們學生時代的唐詩宋詞盡攬其中。才發現,詩詞果然比我們想象的更有意思。沿著李白的足跡看他仗劍天下,品他詩詞百味;隨著蘇軾歷經宋朝,圖解詩詞——先懂詩詞之妙,方品詩詞之美。

仗劍天下,恣意江湖的李白,為什麼一段時間詩詞裡寫滿了“愁”?


仗劍天下,恣意江湖的李白,為什麼一段時間詩詞裡寫滿了“愁”?


仗劍天下,恣意江湖的李白,為什麼一段時間詩詞裡寫滿了“愁”?


仗劍天下,恣意江湖的李白,為什麼一段時間詩詞裡寫滿了“愁”?


仗劍天下,恣意江湖的李白,為什麼一段時間詩詞裡寫滿了“愁”?



恰逢423讀書節,為孩子備一套《詩詞大發現:古詩詞創意圖解》,和孩子一起領略詩詞之美,讓孩子愛上詩詞。#我是推薦官##423 頭條知識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