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型肺炎文學作品,最是為母親擔憂

李勳

2020年2月22日,是我人生最“陰暗”的日子,就在這一天午間12時30分,我正在鄉下居家隔離的客廳做著“學習強國”的答題,忽然聽到廚房處一陣撲嗵聲,心頓時緊張地跑過去,看見母親一下栽倒地上,盛滿稀飯的瓷碗摔得粉碎,右腳落地默不作聲成匍匐狀,那一刻心痙攣的樣子無法言表,我即前往順勢想把她抱起來,母親一陣驚叫嚷嚷說右腿麻木漲痛一點也動彈不得了,鄰居的五爺也聞響動跑過來,示意讓母親坐地休整喘息一會兒,再一起把她扶往床上好好休息。


抗擊新型肺炎文學作品,最是為母親擔憂


焦急中,我一邊打電話將母親摔傷的情況告知在新洲城區邾城街很有些名氣的民間老中醫王傳進醫生,諮詢母親腿部摔傷如何治療方法,一邊迅即聯繫在邾城派出所工作的弟弟李全壽,速打聽“封城“之際的醫院如何就診情況。當感到母親右腿疼痛難忍兩邊擺動厲害的時候,下意識判斷母親的右腿應該是骨折了。再也不能遲凝,即與作為鄰里的舊街街道舊街黨總支副書記的叔爺李林波商議,李叔爺書記二話沒說,趕忙與舊街衛生院的操文凱副院長聯絡,當即作出先將我母親左春蓮送舊街醫院拍片檢查,再視摔傷程度進一步確診的決定。


說時遲,那時快,非常時期,我和林波書記叔爺迅速聯繫車輛,當得知情況後,在武漢一家裝飾公司任老總被稱為畫家且同樣於灣下隔離的李道平小兄弟迅速出擊,拿著臨時“闖關”通行證,載著我傷疼的母親朝鎮中心醫院急馳而去。


抗擊新型肺炎文學作品,最是為母親擔憂


經舊銜街道衛生院放射拍片,顯示我母親屬“右股骨幹骨折,必須立即送新洲區人民醫院進行手術治療(新洲劉集骨科和劉三屋骨科兩家專科醫院疫情期間暫時關閉)。天呀,此刻我的大腦不停地嗡嗡作響,本來在鄉村封村、封路居家隔離好好的,突然要送母親進入疫情嚴重的城區醫院就診,這談“肺”色變的關鍵時期,心情像打翻了陳雜的五味瓶,不是當事人不會理喻這種複雜心境的。


一切都來不及多想,緊接著由舊街街道衛生院出具證明,向街道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指揮部打報告,一路綠燈過卡,到達區人民醫院住院部經核酸檢查過關,辦理入院手續,被院方正式接收住進了10樓骨二科12病室34床,那一刻的心才算稍稍釋然下來。


抗擊新型肺炎文學作品,最是為母親擔憂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當我陪伴母親懷著極度忐忑不安的心情住進醫院3一4天后,每天除打消炎針、胸部、心電圖和右腿進一步確診拍片檢查外,其它不見大的動靜。度日如年和心急如焚的我一經打聽,才獲悉由於受武漢“封城”的影響,醫院不僅骨科類,其它心腦血管、各種癌症化療等一些必備的醫療器具很難及時運送到位,搶救器材的齊缺,導致大部分患者不能按時得到應急治療。每日每夜揣度病床上焦慮疼痛呻吟的母親,急中生智找到院方科室好友同學、找醫院、找區衛生局和區新老領導,極度訴說苦衷,終於在骨二科主任醫師陳勁東和主治醫生姚紅軍的大力切磋協助下,於接下來緊要關頭的兩天時間裡將手術器材爭取到位,是日一連幾天繃緊的神情才算舒緩過來。


抗擊新型肺炎文學作品,最是為母親擔憂


2月27日上午,在住院部17樓對母親正式進行了“連硬外麻下行右股骨骨折開放復位內固定手術”,當我把母親送進手術室後,就一直在手術室門外靜靜等候,上午10點至下午二點多近4個小時的時間,心都提到桑門上,那一刻只剩下戴著口罩你望著我我望著你,每一位無聲聚集的家屬眼神中滿含期待的目光。當輪到我手術室門靜悄悄打開,陳勁東主任醫師告訴我手術很成功,只是我母親身體虛弱,正由姚紅軍主治醫生聯繫輸血事宜,我內心才暗暗露出喜悅的神情,接下來我和護士將手術後的母親,小心翼翼地推進了病房。


再接下來繼續為母親餵飯、喂水、喂藥、守候打點滴、幫擦洗身子、接大小便,一個七尺男兒,做著連女子都難以啟齒的活兒,因為妹妹住漢口“封城”不能前往照料,弟弟警察公務在身,更重要是怕不小心疫情傳染,每天只由弟弟負責送飯到醫院大院門口,我噴上消毒液,嚴嚴實實戴上口罩,一個全副武裝樣,才乘著電梯下樓取餐,就這樣週日復始循環著最嚴厲為母親堅守的日子。


抗擊新型肺炎文學作品,最是為母親擔憂


好在新型冠狀肺炎患者入住就診不在一個樓層,且有著專門進出的綠色通道,相互的矜持是必不可少的。每當取血、送做CT、取藥、到發熱門診為母親核酸檢查錄入數據等等,那種常人進出疫區後怕心情無法言狀描述,生怕一不留神可惡的疫魔趁機鑽進肺裡,乃至我和母親被傳染極度發熱起來。


人生何處不相逢,直到在憂心忡忡的時光中,相遇張引娣那個叫著白衣天使最美的護士時,我一度恍惚的精神世界似乎被打開嘹亮,她經常鼓勵我母親進行踝關節和足趾的伸屈活動,教我如何細心為母親翻身、墊護墊、定時夾放導尿管、蒙上眼晴避開病房每天用紫外線消毒,還有一些生活護理中的必需常識,盡一個兒子應有的照顧義務。除此外,每隔兩三天還不忘幫我們換髮並要求戴上新的醫護口罩,更重要的是無論在病房還是出入病房的身體檢查,每一次都要耐心叮囑和親情呵護,責成我必須幫母親把口罩嚴實戴好,有時還親自動作示範,以防我們病毒侵襲感染。如果說當初我一個大男人還不太懂得護理,還不敢或者太過於羞澀直視母親的身體時,她的一句入情入理的話“你都是她生的”,都這個時候還有什麼講究的哩,一下拉近了我悉心照料母親的距離,這點點滴滴無不傾注我感動的心泉。


抗擊新型肺炎文學作品,最是為母親擔憂


是夜,靠在醫院病房翻來覆去睡不著,想到疫情尖鋒時刻發生的這些事,凝望為母親輸液的心電監護儀,一首題為“母親脈率”的詩作從心中汩汩流淌而出:夜守著心電監護儀/母親生命的體徵/隨那一聲聲頻率在生根/也是這樣的聲音/引領我走進那時的童謠/在一個平面曲線鄉村的點上/用精密的儀器測量我漸漸稠蜜的故鄉/才發現山村跳蕩的牧歌形成心電圖形/彷彿當年草垛的模樣/用一些成長的體溫 FONT>/我多想通過存儲器/把我對母親的愛/存進血氧飽和度和她跳動的脈率……


時針嘀嘀嗒嗒,一下轉走了10多天的時間,艱難熬過病房的守候,待3月3日出院那天,防疫救護專車穿越層層封鎖的道路村莊,把母親載回到最初隔離的自然村落煙李灣,熱心的李林波書記五爺等鄰里鄉親都守候在我家房舍前,驅寒問暖關切母親手術康復的傷勢病情,並送來問候與探望的禮金禮物。最讓人感動的還有新洲作家群領導、原區政協主席王建生,從我母親入院到出院,一直不間斷給予我親切的鼓勵與關懷,還有全國知悉我在隔離期間不忘母恩孝道守候在病床頭悉心照顧老人的舉動,那聲聲囑託和帶著體溫的關心信息,如滾燙在心間戰勝疫情的暖流。


抗擊新型肺炎文學作品,最是為母親擔憂


小時候,父母是兒女的依靠;長大了,兒女是父母的手杖。 父親早年辭世,我深知母親在,兒不必遠行。此刻,作為兒子的我,最是為母親的傷情牽念、揪心和擔憂。一度思慮中,我回過神來,接過眼前濃濃慰籍的淳樸鄉情,點亮山村靜夜守望的星星,就像這個深度感染新冠狀肺炎疫情籠罩的冬天,“封城”的武漢,一次次無比感受馳援救助的溫馨,人們希望早日走出“疫魔”的陰影,迎接那解禁後陽光明媚春天的早日到來,氤氳的四月,齊聚武大櫻花樹下,深情對視凝望,齊唱《心手相連》抗疫那首歌,一直把持、掂量日子的厚重,試問:這世間情為何物?為何有些人有些事一轉身就成為時光的背影?每每嘮叨我們喜悅重逄後,仍不忘其相見與懷念隔離的那些苦澀中殷殷祝福歲月靜好的溫暖……


作者單位:國網武漢市新洲區供電服務有限公司


抗擊新型肺炎文學作品,最是為母親擔憂


作者簡介:李勳,魯院首屆電力作家高研班學員,著名作家、詩人、詞人,供職電網。先後在《詩刊》《人民日報》《北京文學》《星星》《脊樑》發表文學作品千多篇(首),收錄大型文摘和高初中教材,獲全國文學參賽大獎40多次,著有文集多部,創作多首歌曲唱紅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