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切利的歌聲中我們觸感到了希望

在波切利的歌聲中我們觸感到了希望


4月13日上午8點,從羽毛球館出來開車回家,聽到電臺在播放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波切利演唱的巴赫-古諾的《聖母頌》。歌聲過半,我怪罪起電臺主持人:怎麼選擇這個版本來播放?音色有些幹,到了高音區氣息還有些飄移。等到一曲終了,才知道這是一個現場錄音版本——就在意大利時間4月12日晚上7點,波切利在米蘭大教堂舉行了一場沒有觀眾的復活節抗疫演唱會,巴赫-古諾的《聖母頌》,就是當晚的曲目之一。

回到家裡,開始尋找這場音樂會的視頻。

這場名為"安德烈·波切利:希望的音樂"的音樂會上,波切利為在線觀看這場雲音樂會的世界各地樂迷,奉獻了5首經典歌曲。除了巴赫-古諾的《聖母頌》外,另外4首歌曲分別是阿奎那和弗蘭克創作的《天國的食量》、創作了著名歌劇《鄉村騎士》的馬斯卡尼的另一首作品《聖瑪利亞》、羅西尼的《莊嚴彌撒》以及約翰·紐頓的《奇異恩典》。音樂會的曲目安排,盡顯歌唱家在音樂會前對樂迷的告白:"我相信祈禱的力量"。

經過五個世紀工匠們的接力才完成的米蘭大教堂,是世界上規模僅次於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的第二大教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大教堂。彙集了多種民族建築風格的米蘭大教堂,是世界各地熱愛古建築的遊客嚮往的地方。


在波切利的歌聲中我們觸感到了希望

米蘭大教堂

2020年4月12日晚上7點,向來人流絡繹不絕的米蘭大教堂裡,空無一人,只有安德烈·波切利和教堂的管風琴手伊曼紐爾·維亞內利彼此相望。維亞內利知道,波切利看不見他。出生於1958年的安德烈·波切利,天生患有嚴重的青光眼,12歲那年踢足球時因為意外波切利完全失明,"小傢伙,彆氣餒。這個世界屬於每一個人。雖然,你看不見你眼前的世界,但是,你至少可以做一件事,那就是讓這個世界看見你"。

父親的鼓勵,日後變成了事實。不想耽誤了"被天使吻過的嗓子",已經拿到法律博士學位的波切利在30歲那年開始學習聲樂,並以火箭速度躥升為世界最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之一。1994年他的首張個人專輯《寧靜的夜海》一推出就連連獲獎,與英國女高音歌唱家莎拉·布萊曼合作的歌曲《告別時刻》,直至今天都是美聲唱法歌曲中傳唱度最廣的一首。

創造奇蹟的安德烈·波切利,給我的感覺是,永遠年輕。可是,4月12日晚獨自一人站在,米蘭大教堂裡的波切利,讓我沒法面對——他老了。白色襯衣、黑色領結、深色西服,波切利像每一次登臺一樣,衣冠楚楚,且身材一如既往地清瘦挺拔,但是,那一頭如霜的白髮以及鏡頭一拉近就顯露無疑的滿臉皺紋,都在告訴我們,安德烈·波切利已經61歲了。

隨人一起變老的,還有那條被天使吻過的嗓子。

因為不常聽《天使的食量》,我聽到波切利在演唱這首歌時力有所不逮的地方,那麼,包括波切利本人的演唱版本在內的巴赫-古諾《聖母頌》,我不知道聽了多少遍,所以,我聽到這一回他唱的《聖母頌》,已不像他的巔峰時期那樣,透亮、清澈;高音遊刃有餘,低音則迴腸蕩氣。可我,儘管一大早已在電臺裡聽到過了,等到伊曼紐爾·維亞內利先生奏響能包容普天下所有雜聲的管風琴,等到波切利的歌聲非常妥帖地進入到管風琴的琴聲裡,我還是淚流滿面了。


在波切利的歌聲中我們觸感到了希望

波切利走出教堂站在空無一人的廣場上演唱《奇異恩典》


"安德烈·波切利:希望的音樂"音樂會,時長不到半小時,卻讓我數度哽咽。無法眉目傳情的波切利,用他沉靜如水的表情告訴我們,他為深受疫情困擾的全世界人民祈禱、祈禱大家能早日安康的心情,有多麼急迫。

這種情緒,在第5首歌開始前,已經滴水成珠,只見波切利,緩緩地從米蘭大教堂裡走了出來,走到了米蘭大教堂的廣場上。他是看不見,可老天在奪去他的視力的同時,也給了他最敏銳的聽力,這位能精確分辨音高的歌唱家,豈能聽不見總是與米蘭大教堂相伴相生的廣場上的喧囂?可是,4月12日晚的米蘭大教堂的廣場上,卻寂靜無聲,於是,波切利的清唱,格外寂寥,格外令人傷感。

波切利清唱的,是約翰·紐頓的《奇異恩典》。

1725年,約翰·紐頓在倫敦出生。6年後,小約翰的母親伊麗莎白去世,死於肺結核。伊麗莎白在世的時候,專心致志地教養小約翰,她教他閱讀、告訴他許多做人的道理,可惜的是,失去母親時小約翰才6歲,還沒有能力像母親希望的那樣,規範自己的行為舉止,後來,他做了販奴船的船長三次遠赴非洲販賣黑奴……遭遇了一次意外後,約翰·紐頓開始痛改前非。他努力學習、研讀神學,成了一名能力出眾的牧師,

《奇異恩典》就是在這期間創作的。"奇異恩典,何等甘甜……"在波切利的歌聲中,鏡頭帶著我們去看了一眼巴黎、倫敦、紐約,無論是往日裡熙熙攘攘的埃菲爾鐵塔和塞納河畔,還是總不乏圍觀人群的倫敦大本鐘下,抑或是行人川流不息的紐約街頭,此刻,幾乎均已成空城,唯有一個"全副武裝"的紐約人騎著自行車在鏡頭前一閃而過。人聲鼎沸、擁擠不堪等等世界大都市的常態,一旦失去了我們才覺得無比珍貴,想必貴為世界最著名的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也有同感吧,所以,他會選擇4月12日開一場雲音樂會的方式,祈禱"前我失喪,今被尋回"的人類共同願望,能早一點實現。

"多虧了現場直播的音樂,讓世界各地數百萬雙手緊握在一起,我們將擁抱這顆受傷的地球跳動的心臟……"

"願藉大師的歌聲,全世界人民緊密合作,抗擊疫情,取得勝利,重現世界太平。"

"懂得感恩,人心向善,願世界和平。"

"願天下蒼生一代代平安康寧,幸福地生活在地球上!"

"安德烈·波切利:希望的音樂"雲音樂會結束才10多個小時,他的歌迷寫在網頁上的留言,滾熱得叫人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