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祕境!

7月,亞丁雨季,我們在雨霧瀰漫的天氣裡,看見了不盡完美的亞丁!但,哪怕你在迷霧裡的驚鴻一瞥,卻足以使我驚豔!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亞丁抵旦錯

關於這次探路,是基於2017年9月亞丁北線探路的第二次完整探路。第一次是以康古村為起點,經一段原始轉經路線,到達抵旦牛場,之後與轉經路分開,上到抵旦錯,再經朗格錯、將中錯、新則埡口、波用措到達衝古寺,再有景區向上,經珍珠海、松洛埡口、松洛北側幾個埡口,到達青蛙海,再由亞丁村出山,完成探路。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新則埡口視角波用措與亞丁三神山

2017年10月,還有一次亞丁北線的徒步,是以景區隆隆壩為起點,經將中牛場到達將中錯,此次只去到朗格錯,未去到抵旦錯便返回將中錯,再翻越新則埡口到波用措,最後由波用牛場下山,返回景區衝古寺。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朗格錯(2017年10月)

自從上次看過抵旦錯之後,便心心念唸的要再來第二次,因為當時雨雪天氣,卻足以被抵旦錯的美麗所驚豔。湖水顏色很像牛奶海,在陰雨天氣依舊無法掩飾它的湛藍。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抵旦錯(2017年9月雨雪天氣)

但是上次路線,除了抵旦錯、波用措和景區幾個景點之外,朗格錯、將中錯、青蛙海的景色都很一般,尤其青蛙海的湖面面積很大,但風景令人大失所望。這也正是上次探路之後沒有對外發布的原因。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青蛙海(2017年9月)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將中錯(2017年10月)

所以,再次探路要把路線規劃的更完美,本次只需走通錯該達湖群~娘錯~且尼~抵旦錯這一段,這樣便可以與之前的探路軌跡形成環線,風景與路線也更加完美。擱淺將近2年,再次出發,把亞丁北環線徹底完善貫通。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2017年9月在將中錯湖邊紮營

這次探路決定於7月1號晚上,本來原計劃是6月底7月初去來古冰川探路,走通去年冬季沒能完成的下半段。但是查了白日嘎峰近期氣候,都是雷雨天氣,所以改程亞丁。即便雨季,拍不了什麼照片,權當探路。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2017年9月初見抵旦錯

對亞丁周邊山區足夠熟悉,所以沒做太詳細的探路規劃,晚上收拾好揹包,2號啟程。我、AE86、col由麗江出發,楊大爺一人由成都出發,日瓦匯合。楊大爺帶了很多攝影器材,我們3人幫他分擔了一些,打好揹包,只待明日進山。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夏季亞丁衝古草甸

d1 3號,早上直接由景區進入,乘大巴到衝古寺,再換乘觀光車到聖水門,開始徒步。天氣不好,所以只顧走路,一個多小時便到達波用牛場。休息片刻,沿左側山路爬升,不用一個小時,來到波用措。湖尾的羊頭幾年了還在那裡,我決定把它拎到湖頭。到了營地先紮起一頂帳篷,因為時間還早,我們煮麵吃飯之後,決定把多餘物資放在帳篷,再背一頂帳篷,到山上的拍攝點守候一晚。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波用措

沿著山坡向上,過了草甸之後,便都是碎石坡,也沒有明顯路跡,只有極少數的攝影愛好者會沿此上山拍照。爬升到5050的高度,石堆間有一個小平臺,拍攝角度不錯,決定在此紮營,平整之後,可以勉強搭下一頂帳篷。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5050觀景平臺

楊大爺開始了他的攝影創作,不過沒多久便下起了雨,便都躲進了帳篷,不過四人在一個雙人帳裡,空間略顯不足。外面的雨不停反急,於是還是早些睡了,4個人頭足交叉而臥,勉強可以躺下。只是一整晚雨都沒停,在帳篷裡難以翻身,每個人睡的也都不是很好。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波用措與雲霧裡的央邁勇

d2 一早,外面還下著小雨,楊大爺便起來,拍什麼雲霧秘境。沒過多久,col也起來如廁,我和86終於可以大展身姿,趁此補覺。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8點多起來,吃了點東西,我跟86決定爬到山脊頂部,看能否下到山脊另一邊的山谷,然後再由山谷下到且尼牧場。

上山脊的路都是大大小小的碎石,更加難走,爬上5170米的山脊埡口,山脊處於迷霧之中,看不清另一側山況。再沿埡口碎石向右攀爬幾十米,石頭下面有一處平地,有2個脈動瓶和1根蠟燭遺棄此處,不知道是哪位攝影大師遺留下來的。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山脊平臺

等了片刻,霧不見散,埡口兩側的山脊很是陡峭,是確定行不通的,只能沿埡口向下看能否走通。向下走了只有幾十米遠,再往下便是坡度很陡的一條山溝,左側是奇形怪狀的石頭,也無法繞行,只能止步於此。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抵達山脊前回望波用措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山脊另一側向下的路,十分險峻無法通行

沿原路返回營地,已是10點多鐘,雨還在下,收了帳篷下撤回波用措。在湖邊休息,煮點茶吃了東西,收拾好裝備,繼續冒雨前行。波用措~錯該達埡口(5036m)~娘錯觀景點(4840m)的路,是我們亞丁轉山路線裡面要走的一段,我們很是熟悉,即使雨霧天氣,依然走的絲毫不慢。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山脊下到波用措的碎石路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楊大爺的裝x照

山霧瀰漫,什麼景色都看不清,過了娘錯觀景平臺,向下是垂直的山谷,沒有太明顯的路,我們迂迴下降。一直到湖邊,左側才有向湖尾延伸的山路。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下到娘措(@楊大爺)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措該達湖群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天晴時的娘措

沿山路繼續向下,便到達且尼。且尼湖面積很小,沒有什麼亮點,尤其雨霧天氣,更平平無奇。經過且尼繼續下降,右側山間竟然還有一條大冰瀑,已然夏季,顯得有些突兀。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路邊山谷中的冰瀑

繼續往前不遠,便到達且尼牧場,這裡的牧場屬於嘎洛村,水源豐富,地勢平闊,規模很大,地處群山之間,原始的亞丁大轉山路線會經過於此。牧場海拔4380米。牧民們以為我們是迷了路來到這裡,可見現在除了當地牧民,已經很少有人來往此處。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且尼牧場

在山野徒步,尤其雨季,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到營地可以有間牛棚,可以避避雨、烤烤火。我們花150塊租下了一間牛棚,還包含了柴火的費用,豈不美哉!

時間還不到4點,先把溼掉的衣服揹包全部烤乾,開始準備晚餐。下了一夜一天的雨,沒有要停的趨勢,等到碳火熄了,今晚睡個好覺。


d3 夜裡,雨停了,但是天依然沒有完全晴開。8點多起床,吃點東西,收拾好揹包,繼續趕路。首先出門一條河流就攔住了我們去向,打水時只覺得水流很大很爽,此刻卻成了我們的攔路虎。沒有木橋,繞行很遠不得過,只好搬石頭墊幾個著腳點勉強通過。

出了牧場便是山谷,沿著山路前行不遠,前方還有一個小牛場。我們走錯了路,到了牛場又往回折返,在岔口向上,是去往扎則埡口的路。雲霧中我們沿著河谷行走,又開始下起了雨。到達埡口之前山路兩旁,隨處都是形態各異的岩石峭壁,碎石間也盛開了很多雪蓮。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碎石中盛開的雪蓮


沿著碎石坡一路向上,便到達扎則埡口,埡口海拔4835米。埡口上的路很平緩,過了埡口向下,脫離大路,往左斜切向上,翻過幾個平緩的山坡,便可以看到錯格多。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扎則埡口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前往錯格多途中

本來只是抱著路過看看的心態,湖的面積在地圖上看並不大,又是雨天,沒想著能有什麼收穫。然而初見卻意想不到,有幾分驚喜。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錯格多

錯格多處於群山環抱之中,與抵旦錯一道山脊之隔,海子已經退化分成兩部分,主體部分由於深淺不一,呈現出藍綠兩種顏色。不知道經過雨季之後,是否會合二為一,變得更加漂亮。我們沿湖繞行一圈,每一個角度都讓人留戀,在湖邊可以看到湖水極其清澈而深邃,但由於其顏色濃厚並不能見底。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錯格多環湖多個視角

楊大爺在另一側,用無人機拍攝錯格多,想一同拍攝山脊另一側的抵旦錯,無奈霧氣太大並不如願。如果天氣好,無人機一定可以同時拍攝錯格多和抵旦錯兩個海子。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錯格多航拍視角(@楊大爺)

在錯格多拍照停留了片刻,雨漸大了,只好繼續趕路。由錯格多切回正路,沿河谷向下便是抵旦牛場。楊大爺褲子溼了要去牛場烤火,col與他一同去抵旦牛場,我和86選擇在左側橫切,向抵旦錯行進。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由前方的凹口而出去往抵旦錯

向抵旦錯橫切沒有路跡,只能沿大概方向行走,幾百米後走到抵旦牛場去往抵旦錯的小路,與上次探路走過的路段匯合。爬升100米來到一個瀑布,這個季節還有未化完的冰雪,筆直一條向下延伸,瀑布便是抵旦錯的出水口。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抵旦錯出水口的冰瀑

再向上幾十米,抵旦錯便進入視野。同樣的陰雨天,卻再一次令我驚豔。抵旦錯,海拔4700米,湖水呈湛藍色,同樣群山環繞,但不同的是抵旦錯周圍的山形各具風格,有幾分巴塔和阿爾卑斯山脈的風格。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抵旦錯全景

時間已經是下午3點,在平臺上搭了帳篷,雨還在下個不停,把衝鋒衣褲脫掉,換上乾爽的衣服。休息片刻,開始做飯,天色漸晚,雨卻沒有絲毫要停的意思,趁早入夢。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抵旦錯宿營

d4 早上起來,小雨淅瀝。燒水泡了包土豆泥,發現打火機火石沒有了,另外的兩個火機在col那裡,後面的正餐只能等著他們上來。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清晨抵旦錯

10點多依舊沒有見到兩人的身影,我和86確定先去轉湖,去抵旦錯裡面一探究竟。湖的左邊是凸出的山體,無法通過,只能逆時針環湖行走。先走到抵旦錯對岸山峰的背後,翻過一片碎石,便可以看到左邊的1號湖,再往裡走,2號湖也出現在眼前,與抵旦錯相比,兩個小湖顯得平淡無奇。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抵旦錯對岸山峰側面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1號湖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2號湖

我們繞過2號湖,繼續往前,打算上到對面山脊(以下稱為抵旦錯1號山脊),看有無下到且尼~將中錯山谷的路。我們打量著上山脊的路,最後還是決定沿最左側碎石向上,爬升不到100米便到達頂部。這裡確實是一個埡口(以下稱抵旦錯1號埡口),有一些不明顯路跡,山谷裡雲霧繚繞,看不到谷底的情況。但是埡口向下有路可循,雖然很陡,但並非無路可走。後來詢問過我們當地的馬幫,確定且尼~將中錯的山谷路線是可行的,所以由抵旦錯可以翻1號埡口到達且尼或抵旦錯。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抵旦錯1號山脊的奇石異貌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抵旦錯1號埡口

由埡口返回,經過1號湖,其東側上方山脊(以下稱抵旦錯2號山脊),便是分隔抵旦錯與錯格朗的山脊,預測上方的觀景角度一定不錯。於是,向山脊爬升,同樣的碎石陡坡,爬了幾天也習以為常。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抵旦錯2號湖

到達埡口(以下稱抵旦錯2號埡口),再往下便是錯格多,但破度極大,看不完全是否有通到湖邊的路,沒帶繩索,埡口有風,不敢以身試險。

在山脊上,一側可觀覽抵旦錯及其1號湖,另一側可俯瞰錯格多,觀景視野絕佳,只是接近性差,道路艱險。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抵旦錯2號埡口俯視錯格多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抵旦錯2號埡口觀賞抵旦錯、1號湖

在山脊上看了周遭的山形路況,停留片刻,下到抵旦錯邊,由於無法環繞一週,只能順時針返回營地。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抵旦錯環湖視角

到達營地已是2點多鐘,那倆貨依舊沒有上來,先用衛星盒子聯繫了俱樂部後勤,沒有他們的消息。開始收拾裝備,準備下山,本想在此多停留一晚守候好天氣的計劃泡湯了。

向下1km多到達抵旦牛場,現如今的抵旦牛場已經荒廢,不若兩年前還有人放牧的樣子。在破廢的牛棚裡,一塊木板上看到楊大爺留的一行字:已下山 楊大爺。看到如此,也算踏實了,我和86也沒有必要久留,還是一同下山去。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抵旦牛場

從抵旦錯到康古村的路,一路下坡,或緩或急,15km下降1800m海拔,沿途沒有什麼風景,下的讓人崩潰!兩個人只管往下,一前一後,走到最後開始麻木,其過程也無言過多贅述。3個多小時終於出山,可以回到日瓦吃吃喝喝,結束本次全程雨霧的探路!

亞丁北線環線探路筆記,邂逅雨季迷霧裡的亞丁秘境!

夏季天氣晴朗時的波用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