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研究發現:楊梅黃酮對非洲豬瘟病毒有強力抑制作用

韓國研究發現:楊梅黃酮對非洲豬瘟病毒有強力抑制作用

韓國研究人員發現,楊梅黃酮和衍生物楊桃素對非洲豬瘟病毒蛋白酶有明顯抑制作用,研究報告發表在《酶抑制與藥物化學雜誌》。

最近的研究報道,類黃酮(flavonoids )具有多種抗病毒活性,包括非洲豬瘟病毒。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非洲豬瘟蛋白酶作為抗病毒靶蛋白。使用FRET(熒光共振能量轉移)方法,測定了一個類黃酮庫對非洲豬瘟蛋白酶的作用,該類黃酮庫由基於十個不同骨架分類的六十五種衍生物組成。

研究發現,黃酮醇(flavonols )骨架具有潛在的抗非洲豬瘟蛋白酶活性。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楊梅黃酮(myricetin),其具有鼠李糖苷部分的衍生物——楊梅苷(myricitrin)——也顯示出對非洲豬瘟蛋白酶的明顯的抑制作用。

研究人員認為該發現提供了製作非洲豬瘟抗病毒藥的一種思路。

類黃酮化合物屬於一類植物次級代謝產物,具有多酚結構,廣泛存在於水果和蔬菜中。它們具有廣泛的生化和藥理作用,包括抗氧化、抗炎、抗突變和抗癌的特性,並具有控制主要細胞酶功能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類黃酮也具有抗病毒活性。具體而言,此前據報道芹菜素和芫花素可以抑制非洲豬瘟病毒。前者影響非洲豬瘟病毒蛋白質合成和病毒工廠形成,後者影響其進入和流出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