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快樂無需花錢

有些快樂無需花錢

童年,最單純的快樂

說到快樂,大家並不陌生,每個人都有過這種快樂的經歷,那是一種身心愉悅的感覺,沒有人能夠拒絕它。


談到快樂,也許大家會有一種直觀的感覺,普遍認為有錢了,就會使人快樂。因為錢可以滿足人們的慾望,當慾望被滿足的時候,快樂就隨之而來。


這個觀點,不反對,而且是普遍存在的。個人認為,因錢和慾望所帶來的滿足與快樂,只是最原始、最初淺的一種快樂狀態,如曇花一現,稍縱即逝。


也許有人會問,難道不用花錢,也能會擁有快樂嗎?


答案是肯定的,有些快樂無需花錢!

比如:

捧著小零食,窩在家裡,看頭條上的免費小說,或看文章,看抖音,享受慵懶而恬靜的快樂。


信步於荷塘小道,賞月色,聽蛙鳴,清風拂面,享受閒情逸致的快樂。

挽袖執筆,揮毫破墨,或吟詩作畫,或錦繡文章,享受文思洶湧、慷慨激昂的快樂。

……

舉不勝舉,現實生活中,不用花錢的快樂,實在是很多,然於你對生活的熱愛程度,然於你對事物的感知與發現,然於你的內在和心態!
首先,我們應該知道什麼是快樂?


簡單的來說,快樂是一種情緒。屬於人類喜、怒、哀、樂四大情緒中的一種。它來自於感覺,來自於心裡,源至於對外界事物的感應,使人心情愉快。


然而,快樂是可以分類的,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一、原始快樂。二、高尚快樂。


何為原始快樂呢?


顧名思義,原始快樂,就是最初級的,最本能的情緒反應。


比如,中了彩票,有人誇你,收到禮物,心想事成等等諸如此類的好事、美事,讓人開心、愉快。


這一類的快樂,通常是短暫的,它可以隨著年齡,隨著環境,隨著心情而不斷的改變著,所以這種快樂沒有辦法長久。


比如,一個孩子想要一支棒棒糖,你滿足了他的願望,孩子就會非常的開心快樂。


童年的快樂,就是這麼單純,一把小木槍,一架紙飛機,一張精美的卡片,一個漂亮的小布娃娃,甚至是一灘泥巴水,都能讓孩子們玩的很開心,快樂到不亦樂乎。


隨著時間的改變,年齡的增長,快樂的源泉,也會產生變化。


學生時代,考出好成績,開心快樂!


有電腦玩,有手機玩,開心快樂!


踏進社會,有個好工作,開心快樂!


升職加薪,談戀愛了,開心快樂!


買車購房,結婚生子,開心快樂!


子孫滿堂,身體健康,開心快樂!


這些快樂,都是平常生活中的快樂,每個時期的快樂,都是不一樣的,這些快樂,也是最原始,最本能的快樂,短暫而變化著,同時伴隨著喜、怒、哀、樂,週而復始,無限循環,有些與金錢有關,有些卻與金錢無關。


因此,原始快樂,取決於事與物的性質,讓人呈現喜、怒、哀、樂的情緒況狀,這種快樂是短暫的。

有些快樂無需花錢


那麼,高尚快樂,又是什麼呢?


我國東周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學派代表人物莊子,對快樂的實質,有了非常全面、深入、細緻的解析。


一、心中有道,精神境界
《莊子·讓王》中雲:“古之得道者,窮亦樂,通亦樂。”


其大致意思是說,古時候得道的人,窮困也快樂,通達也快樂。


只要人們是心中有道,身處於道中,無論多麼窮困潦倒,還是前途飛黃騰達,都無關緊要,根本不會影響快樂的。


莊子在文中所提到的“道”字,指的就是精神境界,這是一種內在素質,是一種不以物質為由的、純粹的高尚快樂。


比如, 助人為樂。


我們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人們心裡都會有一種渴望被人需要的感覺,這是一種本能的、潛在的心理意識。


幫助他人的行為,能讓人們感覺到了別人對自己的需要和依賴,而這種感覺所帶來的就是快樂,是一種高尚的快樂。


助人會快樂的原因,在於幫助別人的同時,會感受到別人發出的感恩與尊重,助人的行為被人需要,被人肯定,被人讚揚而產生快樂,這是一種正能量。


比如,資助貧窮的孩子讀書,完成學業。積極參與義工活動,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為社會多做一些好事。路見不平,見義勇為等等。

有些快樂無需花錢

女孩蘇明娟 無數人曾被這樣一雙眼睛打動, 蘇明娟一直致力於幫扶貧困


體現自我價值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每個人都有一種渴望被人肯定的感覺,當一個人被肯定的時候,也會產生快樂的感覺。


人們最基本的成就動機,就是自我價值被人肯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自我價值感。


自我價值感,是通過各種成就來體現的,同時經常因為對別人提供幫助,而受他人的尊重及肯定而得到精神境界的昇華。這種心理上的認同,會讓我們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感。


人們需要這種自我肯定,當人們這種需要,得到滿足和認同的時候,就會從心裡產生有一種自豪感、愉悅感,也就是快樂。


這種助人為樂,是高尚的快樂。體現自我價值,並不是指你有多少錢,而是指你對社會做出了多少的貢獻,這是用錢都買不到的,體現了人生的價值,是十分有意義的!

有些快樂無需花錢

關愛老人,為他們提供幫助


二、人樂與天樂


莊子在《天道》中曾曰:“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


莊子認為,快樂分兩種:一種是人樂。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快樂。


另一種是天樂,就是那種超脫世俗的快樂。


比如,和同學、朋友、同事在一起,聊的很開心,玩的很愉快,這就是人樂。


人樂的意義在於與人為善。友善的對待身邊的人,身邊的人也會友善的對待你,形成一種和諧愉快的氣氛,人與人相處的快樂感也就產生了。


比如,時常回家看看父母,陪老人吃吃飯,聊聊天,散散步。


時常和親戚們聚聚,聊聊人生,聊聊感慨,聊聊未來。


時常陪陪老婆和孩子,下廚做做飯,聊天看電視,一起去戶外踏青。


逢年過節,一家人老老少少,兄弟姐妹,歡聚一堂,熱熱鬧鬧,歡度佳節。


這就是天樂。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天倫之樂,這是融融的親情,所帶來的快樂,也是金錢無法代替的。

有些快樂無需花錢

常回家看看,多陪陪家人,享受天倫之樂

三、至樂至譽


莊子在《至樂》中又提到:“至樂無樂,至譽無譽。”


大意是說:人達到極致的快樂時,是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是沒有任何表現的。真正的榮譽是不需要讚揚、是沒有光輝的。


也就是說,當事物達到了極限,達到了極度快樂的時候,就感覺不到快樂了。榮譽達到了最高境界時,也就不在乎什麼榮譽了。某種事物或者情感達到一定境界之時,就不再是原本的感受了。


莊子所說的至樂,是一種極致狀態。那是一種何等高的境界啊!非聖人不可為也!


一切都是平平淡淡,波瀾不驚,不以物喜,不以事憂,無時不刻都是處於快樂的狀態,而且是永恆的。
我們通過解讀莊子的論著,瞭解到了快樂的真正含義,由淺至深,感悟頗豐。


由此可見,真正意義上的快樂,與金錢、財富無關,與地位尊卑無關,這是一種純粹的快樂,並非金錢、物質等因素所能決定的,而是取決於一個人的精神修養境界。

有些快樂無需花錢

享受平平淡淡的快樂,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其實,生活中處處都存在著快樂。


重點在於你是否能夠發現,


重點在於你的心態,


重點在於你的精神修養境界!


人生一世,短短几個春秋,你能擁有多少個快樂?


快樂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品味人生,何不靜下心來領悟?


有些快樂,無需花錢,


有些快樂,利人利己,


有些快樂,體現人生價值!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讓我們調整好心態,重新去認識快樂,站在一定的思想高度上,去認知、感受真正意義上的快樂。


珍惜生活,珍惜友情,珍惜親情,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讓快樂無處不在!

有些快樂無需花錢

珍惜現在,享受快樂

“今日頭條小說頻道 10 萬本小說轉免費了,來頭條小說,一起享受免費閱讀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