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一七旬老人便血當痔瘡,自行去藥店買痔瘡藥卻仍便血,一查才知是大腸癌

長沙一七旬老人便血當痔瘡,自行去藥店買痔瘡藥卻仍便血,一查才知是大腸癌
長沙一七旬老人便血當痔瘡,自行去藥店買痔瘡藥卻仍便血,一查才知是大腸癌

71 歲的袁爺爺(化名)3 個月前發現大便中帶血,以為是痔瘡出血,就一直沒去醫院檢查,自行買了痔瘡栓使用。4 月初,袁爺爺到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就醫,經過腸鏡檢查和病理活檢,袁爺爺被確診為直腸癌,入院接受治療。醫生提醒,出現便血是明顯的肛腸疾病的信號,不可忽視。

據瞭解,家住湖南沅江、71 歲的袁爺爺自 2017 年在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確診肺腺癌後,一直口服靶向藥物治療,每 3 個月複查 1 次。今年 1 月初,袁爺爺在家解大便時發現便中帶血,因為之前有痔瘡便血的病史,他以為這次是痔瘡又犯了,於是去藥店買了痔瘡栓使用,一開始痔瘡栓確實有效果,但是時間一長,還是會出現便血。因為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袁爺爺不想麻煩家人,一直和老伴隱瞞著家人。直到 4 月份,女兒帶著他到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複查,袁爺爺才和醫生說了實情,醫生建議行腸鏡檢查,通過病理活檢,袁爺爺被確診為直腸癌,入院在腫瘤科接受放化療的治療。

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腫瘤科主任、主任醫師王桂華表示,大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70% 大腸癌是由大腸息肉和大腸腺瘤惡變來的,這個過程一般需要 10 年的時間。而 50 至 65 歲是大腸癌的高發期,因此,市民應該至少從 40 歲開始每年進行大腸癌的早期篩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如果能通過篩查及早發現大腸息肉並儘早切除,可以大大降低腸癌發病率,且生存率也會大大提升。

" 特別是大腸癌的高危人群,無論有無明顯症狀,最好定期進行一次大腸癌的早期篩查。" 王桂華強調。大腸癌的高危人群包括有胃腸道腫瘤家族史者;高蛋白、高脂、低纖維素飲食人群;結腸腺瘤、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等。大腸癌並非完全 " 無跡可尋 ",如果出現以下 " 苗頭 ",人們就應警惕並儘早就醫。

1、排便習慣發生改變。當出現大便次數頻繁、裡急後重、粘液便、大便不成形,扁細等症狀,除了飲食因素外,很可能是痔瘡、腸癌、直腸息肉所致。

2、便血。當大便後出現廁紙帶血、大便表面帶下血、黑便、便後滴血等,是最明顯的肛腸疾病信號。比如痔瘡、肛裂、腸炎、腸息肉、腸癌等等都會有便血癥狀,出現便血不能忽視,切不可當 " 痔瘡 " 自行用藥,延誤治療。

3、肛門墜脹。肛門墜脹感的病因可能是直腸脫垂、各種炎症、內痔脫出、直腸息肉外漏等,多由於直腸腫瘤對腸壁的刺激導致。

4、長期便秘或腹瀉。雖然便秘、腹瀉很常見,但是長期便秘或長時間腹瀉務必到醫院查明原因,千萬不要自己到藥店盲目買藥服用掩蓋病情。

此外,日常生活中預防大腸癌,市民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戒菸戒酒、多運動,並建立健康的飲食結構,多吃水果蔬菜和粗糧,少吃醃製品等。

及時就醫。

通訊員 蘇霽清 秦璐 瀟湘晨報記者梅玫

【來源:ZAKER瀟湘】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